2024年河南省中招化学试卷

发布 2023-12-23 20:15:10 阅读 6809

2006年河南省省级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学业考试试卷。

化学。本对原子质量:h:1 he:4c:12 n:14 o:16 p:31 s:32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铝合金用于制造门窗框架 (b)氢气用于作清洁燃料。

c)食醋用于清除水壶中的水垢 (d)氮气用于制硝酸和化肥。

2.下列认识或做法,你赞成的是。

a)“白色污染”指白色粉尘造成的污染。

b)为使养分还田而将植物秸杆焚烧处理。

c)“点石成金”指石灰石能变成**。

d)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水产品有损健康。

3.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冰水共存物、干冰、氮气 (b)石油、煤、天然气。

c)洁净的空气、***、液态氧(d)纯碱、酒精、水银。

4.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5.“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中包含“化学反应绿色化”,即要求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入到产品中。下列反应一定符合“化学反应绿色化”要求的是 [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6.“齐二药”假药事件是将“二甘醇”用于药品生产造成的。“二甘醇”在人体内可发生如下反应:c4h10o3+4o2=2x+3h2o,而导致人中毒。x的化学式为。

a)c4h4o8 (b)c2h4o4 (c)c2h2o2 (d)c2h2o4

7.在加压条件下,25m3的石油气(含丙烷、丁烷等气体)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由此可以说明的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8.达菲(化学式为c16h28n2o4·h3po4)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禽流感药物。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达菲属于氧化物。

b)达菲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

c)达菲分子中碳、氮、磷元素的质量比为16∶2∶1

d)达菲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四氧化二氮分子和磷酸分子构成。

9.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括号内的物质)不正确的是。

a)氮气中的氧气(铜)

b)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浓硫酸)

c)碳酸钙中的氯化钠(水)

d)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硫酸)

11.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正确的是。

a)caco3高温cao+co2↑ (b)2kmno4 △ k2mno4+mno2+o2↑

c)al+o2点燃al2o3 (d)co2+ca(oh)2=caco3↓+h2o

12.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的质量减少b)溶液的质量不变。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增大。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3.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农业上可用来降低土壤的酸性,改良土壤结构的物质是。

2)医疗可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来中和过多的胃酸(含盐酸),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在h、he、c、n、fe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

1)可用作燃料的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

2)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物质是。

3)由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元素和上述五种元素中的金属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写作一种即可)。

15.磷酸氢二铵[(nh4)2hpo4]是一种复合肥料,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为 (已知其中的氮元素显示-3价)。不合理使用化肥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如造成水生植物疯长,使水质恶化。水体污染的**还有写出一种即可)。常用的净水方法有写出两种即可)。

16.干粉灭火器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受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家中煤气若泄漏,应及时采取的措施是。

17.2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加入到盛有10**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20℃时(填“甲”或“乙物质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图2表示的是甲、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要使甲试管中的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

18.某居民家每天冬天取暖用煤500kg,煤中含硫约1%。煤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会造成大气污染,该居民家每年冬天取暖会向大气中排放约 kg二氧化硫。目前,人们对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已使其面临枯竭。

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写出两种即可)。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2分)

19.某同学根据“铁生锈后质量会增加”,推测质量守恒定律也有例外,你认为该同学的推测正确吗?**以解释。

20.用实验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写出两种可行方案所需的物质。

2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有关反应的原理。

工业上可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

工业上可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制烧碱。

乙醇(c2h5oh)被用作酒精灯、火锅、汽车等的燃料。

22.右图是某澄汁饮料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除配料中涉及的营养物质外,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还有写出两种即可)。

该饮料的ph 7(填“>”或“=”

如何检验一种无色溶液是否具有酸性?请设计两种实验方案(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3.实验是实现科学**的重要途径。请回答以下有关化学实验的问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填标号)。

制备气体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加热实验结束时,用嘴吹灭酒精灯。

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④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注入水中。

在实验室里,可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起反应制取氯气(cl2),该气体能溶于水,则制取氯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填标号)。

某兴趣小组设计的趣味小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其中a、b为未膨胀的气球,c为玻璃导管,d为胶头滴管。用气密性良好的该装置分别进行甲、乙两组实验。实验时均把胶头滴管中的溶液(足量)加入到锥形瓶中,并轻轻振荡。

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取12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7.6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溶解忽略不计)。

则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006年河南省中招化学试题评析。

一、命题指导思想。

本套试题严格按照课标要求进行,覆盖了五个一级主题,即:科学**,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涵盖了十八个二级主题,知识的覆盖面大。考查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课标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进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考查了学生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初步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或分析解决生活、生产、社会中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试题体现了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没有出现繁、难、编、怪的题目,对新课改有一定导向的作用。

二、试题结构。

一)题型和分数分配如下。

选择题 12分约占24%

填空题 16分约占32%

简答题 12分约占24%

综合应用题 10分约占20%

二)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中档题和较难题的比例仍维持4:4:2,试题总体难度仍为0.61。

三、学生答题得失情况统计(抽30个考场,60份试卷进行统计)

一)选择题。

表一。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失分比较严重的是第小题。第10小题考查的是除杂问题,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掌握得不好,造成失分。

第12小题是考查溶解度、质量分数、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加之又涉及氧化钙与水反应,对学生思维能力、判断分析能力要求较高,有的学生顾此失彼,有的学生不能综合分析,有的学生这些方面的知识本来就欠缺,造成绝大部分学生失分。

2024年河南省中招化学试卷

a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 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 22 二 填空题 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l分,共1 6分 11 请从h c 0 n k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

2024年河南省中招化学试卷

2006年河南省省级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学业考试试卷。化学。本对原子质量 h 1 he 4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cl 35.5 ca 40 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 下列物质...

2024年河南省中招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na 23s 32fe 56cu 64 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干冰作制冷剂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煤作燃料d.发烧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2.2008年6月1日,我国实行 限塑令 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