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A 2019 D

发布 2023-12-23 16:30:09 阅读 2023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考试卷(a、b)

考核形式:开卷、闭卷班级: 姓名学号:

一、单选题:(每题0.5分,共40分)

1、背吃刀量是指主刀刃与工件切削表面接触长度( )

a.在切削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

b.在正交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

c.在基面上的投影值;

d.在主运动及进给运动方向所组成的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

2、在背吃刀量ap和进给量f一定的条件下,切削厚度与切削宽度的比值取决于( )

a.刀具前角; b.刀具后角; c.刀具主偏角; d.刀具负偏角;

3、过切削刃选定点垂直于主运动方向的平面称为( )

a.切削平面; b.进给平面; c.基面; d.主剖面;

4、切屑与前刀面粘结区的摩擦是( )变形的重要原因。

a.第ⅰ变形区; b.第ⅱ变形区; c.第ⅲ变形区;

5、切削用量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小的是( )

a.切削速度; b.切削深度; c.进给量;

6、切削用量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的是( )

a.切削速度; b.切削深度; c.进给量;

7、安装车刀时,若刀尖低于工件回转中心,其工作角度与其标注角度相比将会( )

a.前角不变,后角变小; b.前角变大,后角变小;

c.前角变小,后角变大; d.前后角均不变;

8、车削时切削热传出的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a.刀具; b.工件; c.切屑; d.空气介质;

9、下列刀具材料中,强度和韧性最好的材料是( )

a.高速钢b. p类(钨钛钴类)硬质合金;

类(钨钴类)硬质合金; d. 合金工具钢;

10、车外圆时,能使切屑流向工件待加工表面的几何要素是( )

a.刃倾角大于0; b.刃倾角小于0; c .前角大于0; d.前角小于0;

11、机床通用特性代号“m”表示机床的( )通用特性。

a.磨床 b.精密 c.高精密。

12、车削较重或形状不规则的工件应用( )机床附件。

a.三爪自定心卡盘 b.四爪单动卡盘 c.顶尖及鸡心夹头。

13、车削l/d>10的阶梯轴时,常用( )机床附件。

a.中心架 b.跟刀架 c.鸡心夹头。

14、车削细长轴类零件时,为了减小径向力fp的作用,主偏角κr,采用( )角度为宜。

a.小于30° b.30°~45° c.大于60°

15、切削用量选择的一般顺序是( )

vc 16、齿轮铣刀所加工的齿轮精度较低原因是( )

a.机床精度低 b.加工时分度精度低 c.铣刀采用刀号制 d.制造公差大。

17、粗车时,切削速度的增大,主要受( )限制。

a.表面粗糙度 b.尺寸精度 c.刀具角度 d.刀具耐用度。

18、加工一些大直径的孔,( 几乎是唯一的刀具。

a.麻花钻 b.深孔钻 c.铰刀 d.镗刀。

19、丝锥是用于加工各种( )螺纹的标准刀具。

a.内 b.外 c.内、外。

20、钻头安装不正会将孔( )

a.钻大 b.钻偏 c.钻扁 d.钻小。

21、车外圆时,车刀刀尖低于工件旋转轴线,则导致前角、后角的变化为( )

a.前角增大,后角减小 b.前角减小,后角增大。

c.前角增大,后角增大 d.前角减小,后角减小。

22、长径比大于15的细长轴工件的粗加工,常用( )装夹工件。

a.三爪卡盘 b.双顶尖中心架 c.一夹一顶跟刀架。

23、在箱体、支架等大型零件上加工孔径较大、精度较高的孔,常用的加工方法是( )

a.铰孔 b.镗孔 c.扩孔。

24、加工尺寸精度it7、表面粗糙度ra1.6~1.8um内孔,常用的加工方案是( )

a.钻-扩 b.钻-扩-铰 c.钻-扩-粗铰-精铰。

25、铣削时,进给方向与铣削力水平分力方向相反,称( )

a.逆铣 b.顺铣。

26、工序基准定义为( )

a.设计图中所用的基准 b.工序图中所用的基准。

c.装配过程中所用的基准 d.用于测量工件尺寸、位置的基准。

27、机床夹具中,用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位置的元件是( )

a.定位元件 b.对刀—导向元件 c.夹紧元件 d.连接元件。

28、布置在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支承板相当于的支承点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无数个。

29、机床夹具中夹紧装置应满足以下除( )之外的基本要求。

a.夹紧动作准确 b.夹紧机构的自动化与实际情况适用。

c.夹紧力应尽量大 d.夹紧装置结构应尽量简单。

30、没有限制工件的全部自由度,但能满足本工序加工要求的定位属于( )

a.完全定位 b.不完全定位 c.过定位 d.欠定位。

31、工件以平面定位时,所使用的主要定位元件有( )

a、支承钉 b、v型铁 c、削边销。

32、车削形位精度要求高的较长轴类工件时,一般应采用( )为定位基准。

a、外圆 b、阶台端面 c、前后中心孔。

33、一般情况下,由于夹具体的体积较大且要求具有一定的尺寸稳定性,小易变形,所以最好是用( )制造。

a.铸铁 b.铸钢 c.铸铅

34、在夹具中,长圆柱心轴,作工件定位元件,可限制工件的( )自由度。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

35、当加工的孔需要依次进行钻削、扩削、铰削多种加工时,应采用( )

a.固定转套 b.可换钻套 c.快换钻套。

36、机床夹具中需要考虑静平衡要求的是哪一类夹具( )

a.车床夹具 b.钻床夹具 c.镗床夹具 d.铣床夹具。

37、工件采用心轴定位时,定位基准面是( )

a.心轴外圆柱面 b.工件内圆柱面 c.心轴中心线 d.工件孔中心线。

38、箱体类工件常以一面两孔定位,相应的定位元件应是( )

a.一个平面、二个短圆柱销 b.一个平面、一个短圆柱销、一个短削边销。

c.一个平面、二个长圆柱销 d.一个平面、一个长圆柱销、一个短圆柱销。

39、在平面磨床上磨削工件的平面时,不能采用下列哪一种定位?(

a.完全定位 b.不完全定位 c.过定位 d.欠定位。

40、采用弹性心轴装夹短套工件,属何种定位( )

a.完全定位 b.不完全定位 c.过定位 d.重复定位。

41、零件图中尺寸标注的基准一定是( )

a.定位基准 b.设计基准 c.测量基准。

42、只有在( )精度很高时,重复定位才允许使用。

a.设计基准 b.定位基准 c.定位元件 d.设计元件。

43、不属于工艺基准的是( )

a.定位基准 b.装配基准 c.测量基准 d.设计基准。

44、零件加工时,精基准一般为( )

a.工件的毛坯面 b.工件的已加工表面 c.工件的待加工表面。

45、加工中,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的原则称为( )原则。

a.基准重合 b.基准统一 c.自为基准 d.互为基准。

46、装夹工件时应考虑( )

a.尽量采用专用夹具 b.尽量采用组合夹具

c.夹紧力靠近主要支撑点 d.夹紧力始终不变。

47、平头支撑钉适用于( )平面的定位。

a.未加工 b.已加工 c.未加工过的侧面 d.都可以。

48、若零件上两个表面的位置精度要求比较高,在选择定位基准时应遵循( )的原则。

a.互为基准 b.基准重合 c.自为基准 d.基准统一。

49、轴类零件定位用的顶尖孔属于( )

a.精基准 b.粗基准 c.互为基准 d.自为基准。

50、自位支撑(浮动支撑)其作用增加与工件接触的支撑数目,但( )

a.不起定位作用 b.限制一个自由度 c.限制三个自由度 d.限制两个自由度。

51、( 是零件实测尺寸与理想几何参数间的偏离值。

a.加工精度 b.加工误差 c.偏差 d.均方差。

52、( 不能通过改变工艺装备的方式加以改善。

a.加工精度 b.加工误差 c.制造成本 d.经济精度。

53、车削加工外圆时,( 对工件圆度影响较大。

a.主轴承内径圆度误差 b.主轴颈圆度误差。

54、车床导轨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的是( )

a.水平面内的直线度 b.垂直面内的直线度 c.前后导轨的平行度。

55、车削细长杆时,受工件热变形影响,容易出现( )的形状误差。

a.两端粗、中间细 b.两端细、中间粗 c.锥形。

56、为提高接触面的耐磨性,摩擦副的表面粗糙度( )

a.越小越好 b.越大越好 c.存在最佳值。

57、两次机床调整后加工的零件放在一起,会使加工误差分布呈现( )

a.正态分布 b.偏态分布 c.双峰分布 d.多峰分布。

58、分布图法主要用于分析( )

a.常值系统误差 b.变值系统误差 c.随机性误差。

59、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因此常采用( )方法来保证。

a.基准重合 b.互为基准 c.自为基准 d.基准统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A 2019 下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2010 2011学年第一学期。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考试卷 a b 考核形式 开卷 闭卷班级 姓名学号 一 单选题 每题0.5分,共40分 1 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基面与前刀面的夹角为 a.前角 b.后角 c主偏角 d.刃倾角 2 切削塑性材料时,切削区温度最高点在 a.刀尖处 b前...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试卷

系别年级专业姓名学号。密封线。一 填空题 1 切削用量三要素是和。2 切削用量选择的顺序是 先选后选再选。3 机械制造的生产类型一般分为和 4 车刀的前角用表示,是在面内测量的,是面间的夹角。6 机床型号ca6140中,c表示40表示。8 右图为车刀的结构示意图,图上标注的。a是 b是c是。d是e是...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试卷

广东海洋大学学年第 2 学期。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试题。一 填空题 每题1分,计 10 分 1.衡量已加工表面质量的指标有 表面层的和物理机械性能。2.量规按用途可分为三种。3.目前,平面铣削大都采用 铣,其原因是。4.切削加工45钢时通常应采用类或yw类硬质合金刀具。5.7级精度内齿轮,其加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