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 下教学计划

发布 2023-12-11 16:55:08 阅读 5281

松花江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度下期)

一、学情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任教四、1和四、2两个班,学生人数分别为人。经过三年半的学习后,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

本班学生两级分化较为严重,优秀生学得轻松,,还是老师的好帮手,中等生少而很难向上迈进,后进生总给人感觉是扶不起的阿斗!总而言之,我应该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四则运算;观察物体;运算定律;确定位置;三角形;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

1、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这单元进一步学习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习使用小括号、中括号,继续学习解答两步应用题,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它的特点是未知量随着两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连乘和连除应用题集中在一起教学,加强彼此的联系,有助于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并能进行相互检验。

2、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包括乘除法的关系,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4部分内容。这些知识不仅是进一步学习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而且是进一步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重要基础,如运算律在代数学习中也要经常用到。

3、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认识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一样可能不同。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在学习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它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六部分内容。

5、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先教学小数加减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再教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由于小数加减法有密切联系,计算法则基本相同,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便于学生在已学的基础上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新的计算方法。这单元同整数计算一样,注意教给学生多种计算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灵活计算能力。

6、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征,初步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以及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和三角形的特征,以及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加减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难点。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是本册教学的难点内容。

四、教学总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2、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能力。

3、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4、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5、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6、进一步认识三角形,了解其分类和一些基本特征。

7、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能再方格纸上画出其观察到的图形。

8、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习惯。

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双基的基础上,注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培养优生的能力。

3、鼓励算法多样化,课堂训练形式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

4、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愉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5、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关注学习过程,多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

6、精心设计作业,有层次,讲究目的性、科学性。对学生的要求要合理,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不用一个刻度要求每一个学生,作业布置分层进行,避免部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三)情感与态度。

1、在学习中培养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空间观念、计算能力。

2、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数学的价值。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细心解题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五、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掌握有关0的特性,知道在运算过程中0不能做除数。

4、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3、能合理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教学难点。1、准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2、能列出正确的综合式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0不能做除数。

第二单元:确定位置。

单元教学目标。

1、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

2、认识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一样可能不同。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里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把观察到的物体抽象成平面图形。

第三单元:运算律。

单元教学目标。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加深对加法、乘法运算的理解,提高学生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

教学难点: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记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5、进一步提高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第五单元:三角形。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验探索等活动,是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遍。

2、通过分类操作活动,是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识别。

3、通过画量折分等操作活动,是学生经历**活动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并在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边数增加变化中感悟数学研究方法,发现多边形内角和,渗透合情推理。

教学重点:三角形有稳定性,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分类的过程。

教学难点:三角形有稳定性,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分类的过程。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教学目标。

1、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体会小数加、减运算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1、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

单元教学目标。

1、观察操作等活动中,是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形,感受平移运动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运用平移解决不规则图形面积问题

教学难点:在学习中加深对平移的理解。

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单元教学目标。

1、 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重点:1.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进行简单的类推分析。

2.理解、会用平均数,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提出并解答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单元教学目标。

1、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的有趣性。

经历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了解列表法,假设法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时间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够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会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第十单元总复习。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经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六、教学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新人教版四下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线上教学计划。一 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带一个班数学,本班46人。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好,学习自觉性高,但仍有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太好,基础较差!学习散慢,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习惯也不好。像谢佳美 六博 刘磊等。李胜男 丁馨雨 李兆涵 王胜这些同学学习成绩优异,思维灵活,对待问题...

四下数学教学计划

心湖小学四年级 下 数学教学计划。一 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三个班级共133人。三3班尖子生占优势,三1班尖子生明弱点。三2班据中。后进生占总数的10 他们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有5个学生数学能力真的很差。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

四下教师教学计划

2015 年 2016 学年第 二 学期。学科 语文。教师 年级 四年级。日期 2016年 月。昌吉市第三小学。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人数57人。男生28人,女生29人。本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是,孩子们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看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