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卫生健康管理制度

发布 2023-11-21 01:22:56 阅读 4622

1. 目的。

为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我公司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控制作业环境的职业危害因素,制订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职工的职业安全卫生健康管理和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

3. 职责。

3.1 公司生产安全部负责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档案,负责职业健康防护设施的管理。专职安全管理员负责职业健康管理工作。

3.2 公司委托专业机构负责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职工的健康监护档案。

3.3 公司经济运行部负责办理职工的工伤社会保险。

3.4 公司财务资产部负责职业健康检查费用、职业病诊治费用、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费用、职业健康防护用品及设施费用的落实。

3.5 各单位制定与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4. 术语。

4.1 职业病:从业人员因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由国家以法规形式规定,并经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

4.2 职业禁忌症:某些疾病(或某种生理缺陷),其患者如从事某种职业便会因职业性危害因素而使病情加重或易于发生事故,则称此疾病(或生理缺陷)为该职业的职业禁忌症。

4.3 危险因素:能对人造成**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

4.4 有害因素: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通常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二者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一定限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

4.5 有尘作业: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作业。

4.6 有毒作业: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作业。

4.7 防护措施:为避免从业人员在作业时身体的某部位误入危险区域或接触有害物质而采取的隔离、屏蔽、安全距离、个人防护等措施或手段。

4.8 劳动防护用品:为使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和职业危害因素的伤害而提供的个人穿戴用品。

5. 职业危害的防护。

5.1 在公司进行新、改、扩建项目时,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职工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应当悉知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并告知职工,不得隐瞒。

职业安全卫生健康管理制度

为预防 控制 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控制作业环境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本制度。一 适用范围职工的职业安全卫生健康管理和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二 术语1 职业病 从业人员因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由国家以法规形式规定,并经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2 职业禁忌症 某些疾病 或...

职业安全卫生健康管理制度

为预防 控制 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控制作业环境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本制度。一 适用范围。职工的职业安全卫生健康管理和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二 术语。1 职业病 从业人员因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由国家以法规形式规定,并经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2 职业禁忌症 某些疾病...

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卫生健康管理制度

一 应建立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考核制度。定期对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并向员工公布。二 应加强对工艺设备的管理,对易产生泄漏的设备 管线 阀门等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杜绝或减少跑 冒 滴 漏。企业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