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傲霜篇第二课时语文A版

发布 2023-11-05 15:55:02 阅读 8346

13傲霜篇(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品读文中描写菊花的语句,品味菊花的特点,理解菊花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2、总结全文,激励学生向菊花学习。积累颂菊的古诗。

重点、难点:感悟菊花的象征意义。

教具准备:在严寒中怒放的菊花。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展示风霜中百花凋零的**,教师深情地叙述:同学们,“西风吹紧,黄叶飘零”,当风霜来临的时候,很多花草都受不住严寒,枯萎了,凋落了。

2、镜头切换到菊花盛开的景象:看(迎着风霜盛开的菊花)提问:你们心情怎样(激动、惊喜、感动、佩服……)

3、导入:今天,我们就去欣赏一下风霜中的菊花是怎样的。(通过鲜明的对比,感受到菊花不畏严寒,体会菊花刚毅的品质)。

二、学习描写菊花的段落。

1导入:风霜中盛开的菊花是什么样的呢?划出课文有关语句,并读一读。

2指名反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赞叹、惊喜、敬佩地读)

4、引导学生区别句子中的“、”使用的表达效果。

5、反馈,读了这些语句,你想对风霜中怒放的菊花说什么?

6、展示**:同学们,风霜中的菊花争妍斗艳,喷芳吐香,而且千姿百态。

引导想象:指名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说菊花的姿态。

小结:难怪人们说秋菊傲霜呢,可真的是经霜一打,它倒越发显得精神了。

三、品读句子,体会菊花品质及作者的情感。

1、导:从哪些语句看出菊花傲霜斗雪不畏**的情操。

2、反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小结:傲霜秋菊凌寒怒放,所以作者说它不愧是一种富有晚节的可爱的花儿。

四、出示语段“我爱它们超凡脱俗的风姿,……我更爱的是它们那傲霜斗雪不畏**的高尚情操。”教师导读,学习跟读。并按课后问题四要求说句子。

五、引导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最爱菊花那傲霜斗雪不畏**的高尚情操?

七、拓展延伸,积累诗句。

教师导: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均被菊花高尚的情操所感染、折服。同学们一定搜集了不少这样的古诗吧!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学生自由反馈,诵读古诗。

八、课堂小结: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们喜欢菊花吗?

总结:菊花不仅超凡脱俗,香气扑鼻、清雅大方、平易简朴、而且傲霜斗雪、不畏**。它所折射出来的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做一个像菊花一样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布置作业: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搜集描写菊花的古诗,并把自己喜欢的背诵下来。

五年级作文叙事 我爱傲霜耐寒的梅花

五年级作文叙事 我爱傲霜耐寒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我家楼下公园里就长着几株梅花树,在冬天才会显的格外出眼。梅花树株高约5 10米。叶片卵形,边缘有细锯齿。梅花的颜色也很多 红色 黄的 白的 粉的 婀娜多姿,有的矫小玲珑,有的端正大方,还有的青春洋溢,总之,每一朵都似...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24课网上呼救课堂实录

精品资料欢迎 24 网上呼救课堂实录。一 激趣导入,课题质疑。1.你喜欢上网吗?你上网一般做什么?2.板书课题,质疑。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与大家一起 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快速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2.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识记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6课词二首

第26课词二首。总。教学目标目标。教学重点要。教学难点。求教学课时教学准备 多 课件。1.知识目标 正确认读 藕 掌握 鹊 和 藕 两个生字。2.能力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这两首词,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背诵课文。3.情感目标 理解词的意思。品味两首词不同的意境。1.正确认读 藕 掌握 鹊 和 藕 两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