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陶罐和铁罐》 模仿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 2023-10-30 17:04:07 阅读 2326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陶罐和铁罐》:模仿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今年我从事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第七册教材里的一篇阅读课文《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要求学生学习之后,仿造《陶罐和铁罐》的写法,重新编一个故事,说明骄傲必败的道理。以及在本单元学习之后,要求写一篇作文,内容是以提供的几组词语,请选择一组,编一个故事。

根据教材要求,于是我在阅读教学中紧紧抓住教材的写作特点,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比和态度的变化,刻划出两种不同的形象。铁罐是一个由傲慢到恼怒到蛮不讲理,大发雷霆的形象;陶罐是一个谦虚,不软弱、据理力争的形象,让学生理解、朗读。使学生知道教材内容。

即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仍然光洁如新,而铁罐则完全氧化,不复存在的故事。并明白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学会全面看问题这个道理。

当学生学完课文之后,我问学生:陶罐除了谦虚、克制之外,课文还写了他什么优点?从哪看出?

学生找到两个优点:有礼貌、心地善良。从课文谢谢你们!

陶罐兴奋的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他掘出来吧,他一定闷的够受了。我又抓住契机问:如果铁罐能听到陶罐的话,会怎样呢?

学生答道:他定会愧疚难当。如果能回到从前,相信他一定会与陶罐好好相处。

教学到这儿应该是比较成功的,学生也从中受到了教育。可我想到课后仿造作文一题,寻找素材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印象,我突然产生一个想法:

何不利用陶罐、铁罐之间反串角色,继课文编故事。于是我问道:生活中陶罐比起铁罐来,还有什么优点,你们知道吗?

学生便列举了陶罐盛东西的面更广,鸡、鸭、鱼、

肉可以隔夜盛放,而铁罐却不好用。为反串角色的故事提供了对话素材。我接着说道:

由于陶罐在生活中的作用明显多于铁罐,因而人们偏爱陶罐。于是他翘尾巴、骄傲了。现在老师请大家将陶罐、铁罐的角色调换,看看他们之间的故事又会怎样呢?

请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重新设计他们的对话。

于是课堂上便欣喜地看到左右,前后同学纷纷讨论起来。一篇《铁罐和陶罐》作文对话生动的描述下来,并写成一篇文章。

有了学、仿的基础,学生又广泛寻找贴近他们生活的素材,写出了反映团结协作、谦虚克制的美德的作文,交上来了。如《五官争功》、《文具盒里的故事》、《钢笔和墨水瓶》、《奖章谁先戴》多篇寓言故事,均写得生动、活泼。尤其是柯远航同学写的一篇《奖章谁先戴》的寓言故事并编成了剧本,在班级参加全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演出。

同学们争先恐后要求充当角色。他们自发组成几组排练,最后我们选定一组表演。这出剧目受到全校师生热烈赞扬。

同学们都高兴地说道:这个节目我们喜欢。他来自于我们生活,又很有教育意义。

剧本又是我们自己写的,真棒!总之,这项学习活动让我班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煅炼和展现。有工于文笔的、有能说会道的、有长于表演的、有能歌善舞的,真让我带了四年这个班的老师有一种成功感、自豪感。

我深深感到,模仿是儿童提高语言能力的手段,也是我们写作教学中必须自觉运用一种手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参考“战士”和“壮士”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参考 战士 和 壮士 在同一篇文章写同一类人物中,作者为什么先称他们是战士,后又称他们是壮士呢?战士和壮士虽然都是表示人物的名词,但它们的含义和感 彩的深浅是不同的。一般说来,战士是指在战场上参加作战的普通士兵,仅仅表明他们的身份而已,不含歌颂的意味。而壮士则不同,它是指意气...

小学五年级语文《月光启蒙》教案

教育资料 小学五年级语文 月光启蒙 教案 1 听写篱笆时辰启蒙。2 反馈 强调篱笆是用竹子或树枝围成的栅栏,所以都是竹子头蒙不要少写一横。2 还记得母亲用什么启蒙了我吗?指名说,板书歌谣神话童谣谜语 3 在柔和的月光下,母亲把那歌谣 神话 童谣 谜语向我娓娓道来,让我感觉到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一...

小学五年级语文《月光启蒙》教案

教育资料 小学五年级语文 月光启蒙 教案2 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的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2 看到这幅画面,你们可曾想过长大后的孙友田做的什么职业?为什么?从课文中的哪句话可看出?出示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 流畅 储蓄 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二 分析课文。一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