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

发布 2023-10-23 07:10:06 阅读 1610

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

今天我讲的课题是体积和体积单位,它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38~40页的内容。我将从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法选定、教学过程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1、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体积和体积单位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本单元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空间观念的又一次发展,也为今后学习体积的计算做好了充分的知识铺垫。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难点: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3.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度、长度单位,面积、面积单位等知识。

学生认知特点:从已有经验出发,体现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过程,而活动无疑是这个过程的再现。大量的活动又为从直观辨认到探索特征提供了坚实的素材基础。

本班学生特点:基础知识较好,初步具备了理论分析和**能力,在教师引导下,可以自主分析问题。

二、教学目标确定。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容确定以下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动眼、动手、动脑来培养学生分析、观察、比较、概况的能力,扩展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渗透知识**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

三、教学方法选定。

体积和体积单位属于概念教学,要展示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虽然前面已经学过了长度、长度单位,面积、面积单位,但是由面积概念过度到体积概念,由面积单位到体积单位,由认识平面图形上升到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又一次发展,知识跨度大,难度高,学生不易理解,因此这部分教学要加强对体积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本节课我首先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通过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生活应用等体验手段来强化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学习思维发展的规律,本节课我是按以下五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的:(一)、认识体积1.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出示课件,通过学生非常熟悉的“乌鸦喝水”的小故事导入。

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感悟到物体占有空间。导入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设计意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抓住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的特点,在上课时以《乌鸦喝水》导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所要**的知识产生兴趣。

2.实验证明。

石头真的占了水的空间吗?实验验证:教师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第一个杯子里倒满清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第二个杯子里,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这时第一个杯子装不下第二个杯子的水,因为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物体占空间”。

3.建立体积概念。

实物演示一:用手摸一摸抽屉,说说有什么感觉。再把书包放入抽屉,用手摸一摸,说说感觉。引导学生得出:物体占空间。

实物演示二:橡皮、铅笔盒、书包。观察这三个物体,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大?

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小?引导学生得出:物体占空间有“大小”:。

由此概括体积的定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课件展示冰箱、电脑、手机这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你知道体积比冰箱大的物体吗?你知道体积比手机小的物体吗?

设计意图]:体积的意义十分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这里的第一个实验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认识物体“占有空间”。

再通过第二个实物演示,让学生形成“空间有大小”的鲜明表象,帮助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便于建立“体积”的概念。]

二)、引出体积单位。

出示两个体积大小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体,请学生判断哪个长方体的体积大。由于无法直接判断,引导学生得出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从而引入“体积单位”的教学。

在学习体积单位前,回想一下,长度单位是用什么来表示的?面积单位是用什么来表示的?引导学生说出:

长度单位是用线段来表示的,面积单位是用正方形来表示的。那体积单位应该用什么来表示呢?应该是正方体。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教师板书:体积单位:

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运用迁移类推,理解体积单位的意义。

三)、认识体积单位。

猜想1cmdmm3是多大的正方体,讨论得出: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1m3,看书自学验证。举生活中的体积接近于它们的物体的例子,如手指尖的部分、一颗蚕豆、计算机键盘的按钮、小骰子;一个拳头、一个粉笔盒、魔方,进一步巩固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空间观念。

四)、训练检测。

1.完成课本第40页的做一做的第1小题,使学生正确看待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的联系与区别。

2.填单位,考察学生对体积单位的认识。

3.完成课本第40页做一做第二小题,使学生明白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它的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

4.淘气日记,使学生熟练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应用,并进行德育教育。

这四个练习,动静结合,紧扣教学难点。(五)、归纳总结。

这样的总结,可以突出重点,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板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体积单位:立方厘米: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立方分米: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 立方米: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1m3。

小学数学五年级体积

成功之举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探索过程及结果。由于在前几节课拼搭立体图形中,学生曾用8块小正方块既搭出了长方体也搭出了正方体,因此在本节课中,有好几个小组的学生通过同一次的操作活动,就能同时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且正确地阐述了原因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同时学生能根据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

五年级体积经典习题

五年体积问题 带水 例题分析。例一 有甲 乙 丙三个正方体水池。它们的内棱长分别为5m 3m 1m,在乙 丙水池中分别铺上碎石,两个水池的水面分别升高了4cm和2cm。如果将这些碎石铺在甲水池中,甲水池水面将升高多少分米?解答 5米 500厘米 3米 300厘米 1米 100厘米。300 30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