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级会计实务公式

发布 2023-10-17 01:25:06 阅读 8190

账面价值=账面原值—备抵账户。

应收款项账面价值=应收款项账面原值—相关的坏账准备。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正数计提,负数冲减)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1、加权平单位成本=(期初库存材料实际总成本+本期购入材料实际总成本)/(期初库存材料实际总数量+本期购入材料实际总数量)

2、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3、本月结存存货成本=本月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

1、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次购入材料实际成本)/(原有库存材料实际数量+本次购入材料实际数量)

2、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3、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本月月末存货数量╳本月月末材料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收入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成本。

计划成本法: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库存商品:1、毛利率法(批发)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销售净额=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毛利率)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2、售价金额核算法(零售)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1-商品进销差价率)

期未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存货减值。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的原价-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原价╳100%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 x100%

年折旧额=每个折旧年度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4.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 尚可使用年限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 ╳年折旧率。

无形资产: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无形资产账面原值-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账面余额、账面净值、账面价值。

账面余额=入账价值=账面原值。

账面净值=账面原值-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账面价值=账面原值-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账面原值-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各类资产期末账面价值的确定。

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公允价值。

应收款项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坏账准备。

存货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存货跌价准备。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账面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账面原值-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一般计税方法。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简易计税方法。

应纳税额=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应纳税额=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如3%)

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额=(实际交纳增值税+实际交纳消费税)╳适用税率。

应交教育费附加额=(实际交纳增值税+实际交纳消费税)╳适用税率。

留存收益-利润分配。

可供分配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如盈余公积补亏)

期末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期末可供分配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法定+任意)

期末未分配利润=期末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给投资者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分配的**股利等。

留存收益-盈余公积。

期末盈余公积=期初盈余公积+本期贷方发生额(提取)-本期借方发生额(盈余公积补亏、转增资本、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等)

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期间-提供劳务交易结果能够可靠估计。

本期确认的收入=劳务总收入╳到本期末止劳务的完工进度-以前期间已确认的收入。

本期确认的成本=劳务总成本(已经发生的成本+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到本期末止劳务的完工进度-以前期间已确认的要成本。

利润的构成。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其他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净敞口套期收益(-净敞口套期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应交所得税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法利润)╳所得税税率。

资产负债表。

1、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

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余额)

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

其他应付款=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

2、根据明细账户余额计算填列。

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明细账科目货方余额+预付账款明细科目货方余额。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坏账准备。

预收款项=预收账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应收账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

预付款项=预付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应付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坏账准备。

3、根据总账账户和明细账户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长期待摊费用:根据“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将于一年内(含一年)摊销后的数额填列。

长期借款:根据“长期借款”总账账户余额扣除“长期借款”账户所属的明细账户中反映的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部分计算填列。

其他非流动资产:根据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将以一年内(含一年)收回数后的金额计算填列。

4、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的净额填列。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清理。

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工程物资减值准备。

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备。

5、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

存货=原材料+周转材料+在途物资(材料采购)+委托加工物资+生产成本+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款+(-材料成本差异-存货跌价准备+(-商品进销差价。

利润表的编制。

本期金额。1、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2、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材料、燃料、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1、一般分配法。

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总额。

某种产品分配的费用=该产品分配标准╳分配率。

2、定额分配法。

在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原材料、燃料也可按照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或材料定额费用比例进行分配。

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

1、一般分配法。

分配率=待分配工资总额/生产工时总额。

某种产品分配的工资=该产品生产工时╳分配率。

2、定额分配法。

如果取得各种产品的实际生产工时数据比较困难,而各种产品单件工时定额比较准确,也可按产品的定额工时比例分配职工薪酬。

某产品的定额工时=该种产品投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

分配率=各产品工资总额/各产品定额工时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该产品定额工时╳分配率。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交互分配法:

对内交互分配率=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辅助生产提供的总产品或劳务总量。

对外分配率=(交互分配前的成本费用+交互分配转入的成本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成本费用)/对辅助以外的其他部门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

对外分配的辅助成本=交互分配前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计划成本分配法:

对外分配的实际辅助成本=交互分配前的费用+按计划成本转入的费用(不减按计划成本转出的费用)

制造费用的分配: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分配标准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

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

1、约当产量比例法。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

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单位成本。

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单位成本。

如果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和单位工时定额都相差不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也可按50%计算。

2、定额比例法。

方法1、计算费用分配率,按分配率分配成本。

费用分配率=待分摊费用/分配标准。

某产品分摊费用=某产品分配标准╳费用分配率。

方法2、按某标准计算分配率,按标准分配率分配成本。

标准分配率=某产品标准/总标准。

某产品分摊费用=总费用 ╳标准分配率。

两种方法只是计算顺序不同:

1、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总成本/总定额)

2、完工产品成本=总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总定额)

初级会计实务 公式

第一章资产 一般纳税人的存货成本 购买价款 运输费 装卸费 保险费 购买价款不含增值税,因为增值税可以抵扣 小规模纳税人的存货成本 购买价款 增值税 装卸费 运输费 保险费 存货的计价方法 先进先出法 先 的先发出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存货的单位成本 月初存货的实际成本 本月购入的实际单位成本 本月...

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

1.借入各种短期借款。借 银行存款。贷 短期借款。2.发生的短期借款利息。借 财务费用。贷 预提费用 或银行存款 3.归还短期借款。借 短期借款。贷 银行存款。二 长期借款。1.借入各种长期借款。借 银行存款 或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等 贷 长期借款。2.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支出,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

2023年初级会计实务

第一部分基本理论知识。第一章总论。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第四章会计记账方法。第二部分具体业务大集合。第三部分做账流程。第六章会计凭证。第七章会计账簿。第八章账务处理程序。第九章财产清查。第十章财务报表。第一部分基本理论知识。第一章总论。知识点一 会计的概念与特征。一 会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