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基础安全管理效能

发布 2023-09-12 16:35:48 阅读 1067

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和实践活动中形成或塑造的,并被广大员工接受的安全价值观、信念、传统、风气、行为准则的复合体,它融汇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价值观念、群体意识、道德规范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被企业员工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念、安全意识、安全目标和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它作为一个企业软实力构件,与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体系一道,构筑起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高楼大厦,成为提高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的软“着陆点”。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门新知识,也是一项新工作。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谈谈对烟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些认识,与各位同仁共商榷。一、烟草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烟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途径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管理的探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人类手工作坊到18世纪工业革命兴起,这阶段人们对安全追求是盲目的,无科学的体系;第二阶段从18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到20世纪80年代,科学管理开始应用,但传统的经验型安全管理是主体;第三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安全文化融合了现代社会特点。

近年来,烟草行业发展迅速,为确保行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国家烟草专卖局(公司)始终高度重视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但随着行业改革和发展,尤其是在实施企业联合重组的新形势下,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和方法越来越。

多的表现出事后处理型的弊端。2023年底,国家烟草专卖局(公司)在全行业内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导、帮助企业建立起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现代安全管理模式。近年来,我国烟草企业也逐步开始探索企业安全文化管理。

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可有效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反过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又会促进安全文化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在实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当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当前开展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及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结合起来,以体系建设的骨架,付之于标准化、安全文化的血肉,三者水**融,才能达到骨骼坚固,血肉丰满的效果。否则,将会身心相离,劳力、劳心而无为。

二、烟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

分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作为融入浓厚文化韵味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需要经过不断提升、持续改进,逐次渐进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毛海峰教授将实现安全文化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并认为各阶段有如下特征:

第一阶段,安全不被认为是重要的,法律法规的要求没有得到遵守,安全技术不到位,员工冒险作业是家常便饭。第二阶段,员工一般认为安全是管理层的责任,是由别人强加给他们的。第三阶段,员工能够产生要求工作于安全环境之中的意识,但是并不是在员工个人和班组水平上的对安全的自觉承诺和认识。

第四阶段,安全被认为是一个人人都有责任的不断改进的过程。并且强调,第四阶段是许多组织正在为之努力奋斗的理想,达到这个阶段是一个不断改进的。

过程,不能幻想跨越前面的阶段而直接进入第四阶段,认识到这一点十分重要。

目前,就烟草企业来讲,在个别环节和特殊程序过程中,我们的安全文化发展似乎位于第四阶段,但总体而言,是处于第三阶段的初级阶段,理由是:当前,绝大多数烟草企业已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该体系用清晰的语言描述了本企业的安全价值观或安全目标,建立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程序;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会注意到,系统化、文件化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规定了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但是,安全对于员工个人来说仍然处于被动的状态,并且被安全管理人员监视和监督;这是符合第三阶段特征的。

但差距在于工作计划做得不是很好,对安全的考虑在诸多环节是被动的而不是优先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部分或个别员工依然存在“安全是管理层的责任,是安全管理部门的责任,我只要管好自己的三分地就行了”的思想,甚而至于“**不犯,小法不断”,管理人员在与不在两个样,局部表现出了第二阶段的特征,形成了管理上的短板。这些因素,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主攻方向。

三、烟草行业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方面的一些措施。

有了上述理论和政策支撑,我们在倍感压力的同时,有着些许欣慰和轻松。只要我们找准了差距,明确了思路,进一步夯实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基础,结合企业的实际,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将安全文化建设的“行为层”“心态层”“制度层”“物态层”等因素有。

效地融入其中,将会事半功倍地搭建起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高楼大厦,为企业的健康发展遮风避雨,保驾护航。

一)不断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将安全文化融入制度之中制度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责任,是安全生产的保障,是保护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手段。大家知道,制度是使有机会犯错的员工不敢犯错,因为有制度来约束、惩罚;文化是使有机会犯错的员工不愿犯错,因为他已经形成了一套坚定的价值观,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下意识的、潜移默化的一些东西在制约着,约束着他的行为,使他不愿犯错。因此,应将制度建设与安全文化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使员工不愿或不敢犯错,从而有效避免人为事故的发生。

需要引起管理者关注的有以下几点:

1.应注重制度编制过程中的会签、审核环节。该环节是充分体现和落实系统原理的重要环节,只有会签、审核人员充分参与和发表意见,才能有效地体现管理系统各要素的要求,才能实现安全生产管理在整体规划下的明确分工。

2.应注重建立管理过程的闭环模式。安全管理工作从计划、实施、检查、反馈、考核到改进,应形成闭环管理,做到环环相扣,既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又相互监督、制约,才能确保落实有力。

3.应在制度中体现正向激励机制。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是解决部分职工安全意识不强的有效手段之一,运用得当可有效引导职工遵章守纪,逐步形成安全行为习惯,也可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4.应不断审查规章制度的合规性、合理性。要不断结合企业的实际,密切注新颁或新修订的法律、法规条文,审视行业目标对企业的新要求,来修订、完善规章制度。

目前,全行业正在积极开展《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的宣贯、实施工作,我们应重点围绕《规范》的具体要求来进一步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予以实施。

二)不断细化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工作,夯实安全管理及安全文化建设基础。

当前,在我们行业普遍运行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体现的就是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思想,它对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最大贡献就是打开了风险管理的大门,并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理论体系,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是该体系的基础性建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在开展该项工作时遇到的以下普遍性问题应予以充分关注:一是危险源辨识工作不细致,不扎实,辨识出的危险源欠全面,尤其是对异常和紧急情况下的危险源辨识疏漏较普遍。

二是对同类危险源,不能根据其所在的环境、场所等因素,结合个体特性对其风险后果进行合理评价,其结果是千人一面,这势必导致其控制过程要么草木皆兵,无所谓增加安全成本,要么小而化之,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是安全管理最基础的工作,需从基层做起,而且充分体现出了全员性“预防为主”的方针和。

理念,可谓是企业安全管理及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三)建立切实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强化员工安全行为众所周知,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目的,一方面是增强生产经营单位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另一方面是明确各级部门、各级人员在安全生产中应履行的职能和应承担的责任,以充分调动他们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确保安全生产。它在安全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不言而喻。

但是,在建立该项制度过程中,我们遇见的普遍性问题是:在同一个部门内,笼统地规定相同的目标责任,笼统地划分区域性的安全责任,导致多头出现责任主体,面似事事有人管,实则事事无人管,没有真正体现安全生产责任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总要求。(四)持续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不断提升职工安全意识及安全技能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一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使之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二是提高职工安全防范技能,使之处处会安全。应教育员工从“我要安全”到“我会安全”,最终达到“我爱安全”的境界。“我要安全”体现的是安全价值观,安全的意识,安全的理念;“我会安全”要求的是具备安全防范的能力,安全的行为习惯;“我爱安全”就是养成了安全的素养,安全的素质,也就是形成了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理念要月月讲,天天讲,时时讲,老生不怕常谈,要让安全理念入耳、入脑,“溶化在血液里”,形成自觉的意识和坚定的价值观,深入人心,内化于心。同时,应注意安全教育培训形式。

的多样性,可以通过学习、开会、演讲、知识竞赛、大讨论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

五)强化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工作。

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经常性地开展各级安全检查,不断整治、治理安全隐患,是前移事故预防关口,堵塞工作漏洞,遏制安全责任事故的有效手段。具体做法是:把部门日常的自检自查与专职部门和安委会机构的检查有机结合;把设备维护保养及机械、电气点巡检与日常安全检查有机结合;把现场管理与日常安全检查有机结合;把企业的例行安全检查与行业安全检查有机结合;科学设计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检查路径,从而使安全管理工作抓之有物、抓之有据,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防范有力。

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是安全管理的生命线,通过各级各类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可有效防患于未然。同时,还实现了安全工作的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闭环管理。企业应以此来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和氛围,巩固和发展安全文化建设的成果。

总之,安全文化既要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又要固化于制。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常抓常新、永无止境的系统工程,只有组织有力、制度完善、全员参与、措施得力、机制长效,才能达到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目的。

创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安全理念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更是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张家口电厂虽然头顶着很多光环,但作为一个投产20多年的老厂,已度过了 运行期,设备已逐渐呈老化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张电不等不靠,以 安全月 活动开展为契机,不断创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创新点检绩效管理方法,践行本质安全理论,全面更新老厂安全理念。...

提升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作者 杨彦妍。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第01期。提要 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的长寿之道。如何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有效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有效杜绝违章作业发生,营造人人学 人人讲 人人做的安全文化氛围,建设有铁路运输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关键词 铁路运输 安全文化 研究。中图分...

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安全文化水平

企业安全文化就是在企业具体的历史环境及条件下营造一种安全气氛,将人们的安全需要化成具体的奋斗目标 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企业职工的安全生产精神动力,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而努力。人的安全知识 安全思维 安全观念 安全意识 安全行为 安全伦理道德 安康自护技能等等不是天生的,也不是遗传的,是靠后天逐渐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