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安全生产统一

发布 2023-09-12 16:35:44 阅读 1449

论交通运输行业安全与生产关系。

及协调措施分析。

1、安全的定义以及安全与交通行业生产的关系。

无危则安,无缺则全”,这是说安全是一种无现实化的安全,是一种绝对化的安全。其实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状态,而当客观事物为生产时,安全就是伴随着生产的一种状态,就是说安全伴随在生产的每一个阶段,是生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交通运输行业生产过程中,其安全与生产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所谓矛盾性,首先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不卫生因素与生产顺利进行的矛盾,如在把乘客送往目的地途中,路面存在一定危险性,天气恶劣,驾驶员疲劳驾驶,不按规章制度行车等不定因素;其次是安全工作与生产工作的矛盾,表现为采取安全措施时会影响生产,增加成本,如定期对车辆做检查、更换车上灭火器、更换轮胎、应用gps等高科技产品等,采取这样的安全措施则会增加生产成本。

但从本质上看,安全与生产是统一的。严格执行交通行业安全规定,表面上增加生产成本,但从深层次看,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将会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而且,事故的发生将会影响交通运输企业生产和形象,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另一方面,生产的发展,又为安全创造必要物质条件。所以安全与生产互为条件,相互依存,本质上是辨证统一的。没有生产活动,安全问题就不可能存在;没有安全条件,生产也不能顺利进行。

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2、忽视安全,只顾生产的成因及其社会的危害。

近年来,交通安全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交通行业安全的管理,最近修订的交通安全法,加大了对违规违章的处罚,交通安全管理部门也依法加大了查处力度,同时也把安全措施渗透在交通行业的每个环节中,如新车入户和车辆的年审检查时对车辆性能、安全设备、gps安装及是否正常使用等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加上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安全资料数据、驾驶员资料管理等等,使交通违法行为得到了一定遏制。但各种违章违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时有发生,说明安全生产工作仍然有缺口,还有某些企业或个人忽视安全,只顾生产,没有把安全与生产放到同等位置上对待。

在实际工作中,有没有将安全与生产放到同等位置上对待,可以通过两个指标看出来,一个指标是否保证了安全,另一指标是是否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如果既保证了安全,又保证了生产,显然就是摆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否则顾此失彼或顾彼失此,就是颠倒和模糊了两者之间关系。

许多运输经营者认为只有经济效益就可以说明一切,为了经济效益可以放弃安全,置人民的生命财产于不顾。因为安全从表面上看是不能体现效益的,有些经营者就连一辆客车的轮胎几乎要报废都不舍得换,要么就换一条没有保障的翻新轮胎,到出现事故的时候才追悔莫及。2023年浙江的“9·4”重大交通事故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浙江金丽温高速路上,一辆莆田开往浙江义乌的大巴撞上隧道口,车上10人当场死亡,36人受伤。车祸过去10天后,事故大巴上的黑匣子被成功破解,经认定,司机超速行驶和车辆轮胎不符合技术标准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两个主要原因。

从“闽by8006”车行驶记录仪(俗称黑匣子)读取数据显示,车辆在事故前瞬间的行驶速度为110公里/小时,司机超速行驶和车辆轮胎不符合技术标准是造成事故的两个主要原因。交警部门还将车子轮胎送往温州司法鉴定所,鉴定结果排除了车辆事故前爆胎的可能,左前轮胎破损是剧烈碰撞及挤压所致。根据车辆技术鉴定机构鉴定,出事客车全车轮胎的规格、品牌、气压、花纹型号等不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特别是前轮左、右轮胎的规格和花纹不同,影响了汽车行驶稳定性和操作灵活性。

“这种不对称的轮胎,影响了驾驶员的操控,特别是在高速情况下影响行驶稳定性!”徐大队长说,最终他们认定事故主要原因是超速和车辆轮胎不符合技术标准,司机负全责。

事实证明没有安全,连生产的顺利进行都没法保证,只有实现安全生产,才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3、协调安全生产统一关系的措施与方法研究。

3.1 坚持安全为首原则不让步。

生产必须安全”是现代各行业的可观需要。“安全第一”的思想是指当考虑生产的时候应该把安全作为一个前提条件考虑进去,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在交通行业当中,经营者更应该把安全作为首位,首先要有“安全就是效益,生产首先是安全”的意识,确保安全再进行生产,这个原则绝不能退让。

经营者担负着让乘客平安送到目的地的使命,必须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并聘请有经验且经过考核的驾驶员,合理安排驾驶员作息,避免疲劳驾驶,定期对车辆性能检查及驾驶员安全培训等等;而驾驶员本身必须要确保“发车前”“收车后”的安全检查工作做到位以及“行车中”直到乘客安全到达目的地的切身安全。而车辆过程中,危险也是时刻存在的,但危险是可以预防的,在路上小心谨慎,礼让行车,严格按照交通规则行车,事故就不会发生。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一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做保障,若忽视安全,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企业和个人就会蒙受损失,只有安全的生产才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安全是生产顺利的必然需要,坚持“安全第一”原则不让步。

3.2 利用信息化管理提高安全程度、降低生产成本。

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于生产管理在现代企业当中已经相当普遍,许多企业已经实现信息化管理,原因在于信息化管理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升工作效率。特别是交通运输行业,其管理对象是“人”(驾驶员)和“车”(营运车辆),如何科学管理这些信息变得尤为重要。以信息系统管理,不但可以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还可以比较系统的减少人为的影响,是安全管理更为科学、严格。

同时,gps这种新型技术的大量应用,使安全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更新车辆状态信息,及时对行车车辆进行不规范行为做出纠正,使安全程度大大提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科技来挺高产业生产安全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得到双赢的局面应该不再遥远。

3.3 以安全作为企业形象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人们往往喜欢用效益来评价一家企业的好坏,因为安全生产产生的效用计算较难,人们喜欢直接计算生产的效益,如果以直接用金钱估量,那么人们就容易产生错觉和误解,都以为安全只有投入和产出。安全生产能够减少生产的风险,从而降低风险成本。

另外交通运输行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尽管票价比较昂贵,人们出行喜欢乘坐有保障的运输企业的车,这是因为企业本身的安全和信誉让人放心。换句话说,安全在交通安全行业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形象的优劣,从而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趋向。这就是说,交通行业经营者要提高客流,就必须提高自身生产安全形象。

而这正是要求经营者以“0事故”为目标的思想来经营,确保每一次行车安全,这样安全成为了其企业信誉品质的象征,进而促进企业发展。

总的来说,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安全和生产必须坚持两手抓,不能一边偏废,更重要的是不要忽视安全,把安全永远放在生产第一位,这样才能实现安全与企业发展双赢。

安全生产论

泱泱大国,浩浩河山,若无规无矩,则六神无主,上下不宁。况时代变迁,日新月异,沧海桑田。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工厂企业,接踵摩肩。举国上下定当有条不紊,人民群众自然安居乐业。欲使得经济飞速,必令企业平稳发展,故安全生产势在必行。天下万物皆有所恃,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追源逐流,...

论安全生产

论生产安全。作者 倪。涛。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生产的生产任务和压力也越来越重,而车间的生产安全事故也就越来越多。俗话说 安全为了生产,但生产必须安全。没有安全保障,生产也不会顺畅。安全是参与竞争的支撑力,是企业的第一效益 职工的第一福利。没有安全的效益也只是暂时的效益...

论安全与生产

安全生产理论与实践 征集作者高爱军 摘要 人类进行生产活动获取物质财富来满足生活所需,但生产活动必须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必须自觉坚持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的方针。安全与生产是辨证的统一,不可偏废,其旨在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首先,安全与生产是社会和谐的统一 其次,安全与生产是责任和胆势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