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工作基本建议要点

发布 2023-08-24 14:25:30 阅读 7662

青少年时期是暴风骤雨式的人生时期,具有明显的身心开展不平衡的特点,处于自我认识与价值构建的关键期,青少年人群中向好与向坏开展两极分化有逐渐分化的趋势。下面是为大家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根本建议要点,欢迎大家阅读阅读。

1)社工机构重视、加强熟悉青少年身心成长与开展规律与推动青少年工作的社工人才队伍建立,以帮助有需要的青少年安康成长。理论说明,对帮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对青少年帮教的才能素质要求更高,仅有社工专业背景往往往是不够的,这类社工人才最好有心理学专业或教育学专业背景,以及丰富的人生与社会阅历。

2)作为司法社工,同时效劳的对象包括各种年龄段及各种职业背景的人,要将在管青少年作为重点效劳对象,同时,将社矫人员未成年子女作为重点关注对象,投入更多的资源、精力与时间,利用科学、专业的工作方法,开展多方位的工作,加强在管青少年及社矫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帮教,以到达帮助青少年重塑良好自我的目的。这是因为青少年具有太多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对在管青少年来说,加强效劳可以确保减少或防止重新犯罪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促进其良好正向转化,从而帮助青少年实现“重塑自我”的目的。在我两年多的社会工作理论中,我深深地领略到,主动对社矫人员未成年子女积极帮教(不是每个社工都有这种意识的),一方面可以促进其安康成长,另一方面通过帮教过程改善和促进亲子关系与家庭关系,从而起到间接改善社矫人员社会功能的作用,促进其实现良好的自我改变。

1)司法部门要大力转变观念,改变“重监管,轻矫正”工作形式,真正把握国家对“承受矫正,重塑自我”的顶层设计理念,建立以“监管为根底,矫正为重心”的工作思路,完善工作。

2)司法部门要明确工作分工,尊重、支持社工开展专业工作,社工与司法所工作人员各司其责,切忌让社工包揽、代办。

3)司法部门要争取并投入更多的资源,包括完善环境、向相关部门争取社工合理报酬。

1)重视对青少年帮教工作,配合司法部门及社工机构,积极开展帮教活动,如鼓励、组织青少年参与各种适宜其身心特点的活动(教育的,学习的,劳动的)。

2)与司法部门及社工机构严密合作,组织、联络、开发更多的资源,包括、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为开展青少年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

以上是基于领域所作出的提议,目的是**为主,即**“社会病人”的形式。从长远来看,预防胜于**,即社会应将青少年的社会工作前置,以“预防违法犯罪为根底,促进身心安康成长”为目的,更好地效劳于青少年的安康成长。为此,我建议:

一、社工机构与社区、共青团、妇联、教育部门合作,开展丰富多样的青少年学校效劳与社区效劳,开展学校社会工作,帮助学校一般学生及困境学生解决成长中的问题并促进其良好、全面的开展;同时,开展社区社会工作,积极推动“三社联动”,帮助社区中在家庭教育方面遇到困境的家庭提升家庭教育效劳质量,改善和增强青少年的良好适应才能。

二、就司法部门而言,提供案例支持,与社工机构互相协助开展青少年预防违法犯罪教育工作。为更好地丰富、完善青少年预防违法犯罪教育工作,司法部门在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与法制教育活动过程中,主动邀请社工机构参与分享有关青少年成长的案例;社工机构在开展各类青少年社会工作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用有关的青少年司法理论案例,帮助青少年提升守法意识。

青少年社会工作基本概念

青少年年龄划分。什么是青少年?海内外对此意见纷纭。国内的 现代汉语大辞典 1993年出版 对 青少年 这个条目的注释是 青年和少年,年轻的男女 台湾的 张氏心理学辞典 1991年出版 对 青少年期 的注释是 由青春期开始到身心渐臻成熟的发展时期,女性自12岁至21岁之间,男性约13岁至22岁之间,儿...

青少年社会工作基本知识

一 青少年的需要及问题。一 青少年的需要。1 接纳自己身体与容貌,表现符合社会所规范的性别角色需求 2 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 3 追求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其他人 4 自食其力,寻求经济独立 5 为未来的生涯作准备 6 为未来的婚姻和家庭作准备 7 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识技能和概念 8 努力...

青少年社会工作

青少年特点需要青少年界定。特点及需要。青少年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概述尊重价值与尊严。服务原则接纳与关爱。注重个别需求。协助青少年具备适应社会变化成长的能力。发展性的定义提供场所。内容举办活动。提供时事信息。提供知识性辅导服务。提供就业信息及辅导。主要内容预防性的定义改善家庭生活环境。内容学校。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