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课月球之谜教案

发布 2023-08-18 00:19:53 阅读 9623

22月球之谜。

归义小学朱凤彩。

一、预***。

1、导入。出示**。

师: 在浩瀚的宇宙里有这样一颗星球,它离我们的地球最近,它就是——?古往今来,它一直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索月球的奥秘。看老师写课题(板书:月球之谜)

2、指导读课题。

师:齐读课题。读课题有讲究,要通过你的读,让人知道我们要研究谁的迷。

生:……师:我们通过读,让别人知道我们要研究月球的什么?

生:……师:同学们很聪明,通过重读不同的内容,就可以强调不同的意思。

3、提出要求。

师:我们快快走进课文,看看这月球到底是个怎样的世界,它到底有哪些未解之谜?请大家打开课文,大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或难理解的词语圈一圈。

二、合作交流。

1、出示词语检查读。

师:我发现很多同学圈出了这些词语,来看这些词语,你能把他们的字音都读准确吗?指名读。

生:……2、品味词语理解重点词。

师:读准字音很关键,能理解意思就更重要了。

出示:皎观察这个字,它的偏旁是——?

生:白字旁。

师:大家看,这洁白的月光在夜空中多么明亮啊,像这样的月光,我们有一个专门的词语来形容。

生:皎洁。师:千百年来,这皎洁的月光不仅引起了人们的思念,还激发了人们的无尽的想象和灵感,比如这些千古流传的诗句。出示古诗句。

生:齐读诗句。

师:不仅仅有优美的诗篇,还有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

生:嫦娥奔月玉兔吴刚桂树。

师:你还想到了哪些?

生:……师:看到月光我们产生这么多悠远的想象和思索,这就是——遐想。

把词语放在句子中,看看通过你的读能不能把我们带入那美好的遐想。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的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指名读。看着月亮把“遐想”想的再悠远一些、读慢点、轻点(再齐读遐想)

你的读让老师仿佛看到了这轮明月。

齐读。师:正因为人们对月亮有了这么多的遐想,就想到了要去探索它的---奥秘。出示词语,读。生:奥秘。

师:奥秘谁理解?

生:秘密,神秘,深奥的秘密。

师:出示句子: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读读这个句子,看看这个句子让你觉得这是怎样的秘密呢?

师:是一般的秘密吗?

生:不是。师:从**看出这不是一般的秘密。

生:巨大的努力,古往今来。

师:探索月球的奥秘是漫长而艰辛的,一个句子中,词语之间也是有联系的,发现这些联系就会帮助我们理解词语。那就通过我们的朗读来感受这岁月的漫长、努力的艰辛!

生:齐读。三、品读体验。

师:说道奥秘,我们禁不住的想问:月球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和地球一样吗?

默读第二自然段,哪个一个词能代表你看到的景象。

生:“奇异、荒漠”

出示: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a a. 月球上的哪一种景色,给你突出的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b. 没有一点绿色,没有一丝生机,这里是生命的禁区是一片——荒漠!来读出月球的荒凉。

b a. 地球的景色和月球上的景色有什么区别?

b. 离地球是如此之近,和地球又是如此的不同,多么奇怪啊,真是不可思议 ,所以文中形容月球表面的景色是“十分——奇异”。

用你的读,告诉地球上的人月球的景色就是这样的!

师:为什么月球的表面是这样的?有答案吗?这真是一个——迷!如果我们给这个谜进行起一个名字,这是月球的什么之迷?

生:月球的表面之谜。

板书:表面之谜。

师:你看,我们把这几个内容相关的句子,读成了一个简短的话(短语)

课文还写了那些之谜,请你自由的读课文自然段,你能不能也像这样给发现的谜起个名字呢?开始吧。

生: 尘土之谜、年龄之谜。

师:我们把各自内容相关的句子、自然段分别读成了几个短语,这就是概括。学会概括会让我们在读像这样的文章的时候,快速的梳理并记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看着黑板,作者列举了这么多迷,都是来说明什么的?

生:月球之谜。

师:题目就是说明的中心,围绕着这个中心列举事例进行说明,这就是举例子。

刚才大家提了很多月球之谜,这些谜人们都想明白了吗?

生:没有。师:让人感觉很难懂,很难理解,想也想不明白,用书中的一个词说就是——

生:令人费解。

出示句子: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师: 读这个句子。

生:读句子。

师:这是一句话,也是文中的一个自然段。单独让这句话成为一个自然段作者是为了强调什么呢?

生:强调这谜轻易找不到答案,还是未解之谜,很难解开。

师:看来,怎样来划分自然段,也可以传递出作者的独特的用意。一句话就是一个自然段,类似的自然段文中还有吗?

生:有,第八自然段。

出示这个自然段。

师:这是最后一个自然段,是结尾段。读这个结尾段。

生:读。师:读了这个自然段,你知道了……?

生:……还有许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

师:你有没有发现,这个结尾段在内容上和用词上和某一个自然段有联系有联系、有相似之处?

生:第一自然段。

师:怎么看出来的?

生:……师:是的,我们把这样的一种联系叫做照应或者呼应;因为这种照应是开头段和结尾段之间的,所以我们称为:首尾照应!

运用这样的方法写文章 ,会让人觉得文章更完整、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拓展延伸。

师:我们刚刚发现了两个特别的自然段,文中还有个更特别的自然段。

生:有,第七自然段,只有省略号。

师:连单独的省略号都能成为一个自然段了,(板书:……这个省略号告诉我们——?

生:还有很多谜。

师:是的,月球上还有许多难解之谜,我也搜索了几个,同学们来看。

出示资料:撞击回音之谜、纯铁粒子……

师:这就是作者省略的部分资料。这些也是月球的难解之谜,作者怎么不把这些谜都写在文章中呢?

生:……师:举例过多显得罗嗦不简洁。

我明白了,这篇文章是给小学生看的,所以,要选择简单一点的来写。如果这篇文章是要到世界科学家大会上发言呢?那要把深奥一点的谜写出来。

写说明文选材的时候还要看读者是谁,要根据读者选择材料。)

师:月球还有着很多的未解之谜,可喜的是我们人类已经把探索的脚步迈上这个神秘的星球。

出示:月球上的脚印。

师:大家看,这是……

生:脚印。师:这是四十多年前美国人在月球上留下的脚印。至今月球上还没有我们中国人的脚印,希望有一天在月球上也会留下你探索的脚印,为我们发现解开更多的——读课题,下课。

五、板书:月球之谜。

表面之谜概括。

尘土之谜举例子。

年龄之谜首尾呼应。

22月球之谜教案

22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教案。字体 大中小 文章 锦厦小学肖凤娥文章作者 锦厦小学肖凤娥发布时间 2010 04 04 22 54点击次数 18245 关键词 22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教案,内容简介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22 月球之谜。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 夜幕降临 悬挂 曾经 奥...

22课教案

姓名梁彩霞科目语文班级三 3 班授课时间。课题22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目标。1 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讲授法读书指导法。方法。教学识字,认字重点难点。课前2.学具准备课件准备。3.其他准备。1.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第一课时。时间分布。一 谈...

22课教案

我是你的朋友 第一课时教案。赵王城学校赵香珍。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正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写好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3.培养学生关心自然 关爱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识字写字。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8个生字。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教具学具 多 课件。教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