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问题学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的思考

发布 2019-08-06 00:35:37 阅读 4240

(3)嫉妒敌对,缺乏宽容之心。

4)暴躁易怒,听不见别人的意见。

二中学问题学生的成因。

1.社会层面。

(1)教育的评价制度。

目前,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教育评价制度中,分数这个指挥棒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每个学校,每个家长都把学生的分数看做是救命的稻草。学校的升学率,决定了学校的等级,领导的政绩;学生的平均分就是评定优秀教师的最好凭证。教师,学校,都是在盯着学生的分数,很少去关心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的情感,只要成绩好就是好学生,就会得到老师的表扬,赞赏,家长的爱护,宠爱。

那些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尤其是融人不进好学生罔子中的学生只能走进另一个极端,因为老师不可能在他们身上花费更多的精力,不可能给他们更多的赞扬,鼓励,信任。更多的是老师的责备,家长的责备。家长越是责备,越是对学习失去信心,失去兴趣,于是他们为了寻求一中放松自己的方式,抽烟,早恋,上网,打架等问题就出现了。

许多问题学生并不是说是智力的问题,往往是教育的问题,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不好的学习环境,不正确的教育理念,是这些学生心里问题产生的真正成因。

(2)社会的大环境。

十亿人****,商品经济的大潮袭击年轻一代的心,好多年轻人无心学习,他们向往多彩的城市生活,大部分小小年纪就出去打工了。近十年,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好多的年轻人在外打工,好多都挣到了大钱,他们早早的进入社会,学到了一些社会经验,学到了一些技术,使得他们更具有生存的手段。想反,对于一些在校的大学生,特别是那些普通的,不是出名的学校,由于把时间花在一些不是市场上很需要的专业知识上,以至于毕业之后没有竞争力,他们的待遇还没有农民工好,也是许多。

2.家庭层面。

(1)父母的教育因素。

父母是子女最初的启蒙教师,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子女的影响最直接,最频繁。许多问题学生都是教不得法,娇严失当,过分的宠爱,都是不可取的。缺乏正确的教育子女的方法,手段,知识。

现在好多的家庭里只有那么一个孩子,当金拾宝,娇生惯养,包庇纵容,无论什么什么事都宠着,护着,不分对和错,放任不管。而有的家庭教育简单粗暴,不顾孩子的感受,动不动就打骂,家庭缺乏温暖,还有就是家庭成员之间对子女的要求不一致,造成孩子无所适从。父母的过分保护,使中学生在生活上产生了依赖性;在性格。

上形成了自私性,在情感上具有了脆弱性。

(2)家庭的经济状况。

在广大的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经济条件还较差,在班级里,他们穿的,吃的,都还不如别人,在别人面前总觉得比别人矮一节,他们都比较孤僻,除了家庭经济太差外,还背负很大的学习压力,因为这部分学生他们的基础都较差。另一部分家庭经济很富裕的,他们不注意教育方式,常常用物质的奖励来促进子女学习,很少有时间来关心,教育他们。其实家庭经济的状况对孩子也是很大的影响,太差了,孩子容易胆怯自卑,缺乏自信,害怕被别人嘲笑。

马加爵同学的事情让我们感触很深,其实他是一个善良,坚强的人,对父母的爱,让我们感动,但是在最后还是抵御不住别人的嘲弄,突破心理承受的能力,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经济条件太好,父母又放任不管的,容易养成傲慢, 自高自大的特点,没有责任。

感。随意的挥霍,对父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懂得珍惜,对生活没有一种责任感。

3.学校层面。

(1)学校课程与学生兴趣爱好的矛盾。

大多数的同学并不喜欢一些抽象或枯燥的课程,加之学校或教师教学方面的不合理现象,势必会造成同学厌学情绪的产生。我们都希望学生成绩好,但不是每一个学生的资质都一样,每一个学生兴趣都一样,大班教学只是针对大部分学生,很难照顾到特殊的很有特点的学生,他们的行为,学习都必须符合标准,非则就被定位为“异类”。或许我们认为的那些另类的学生中就有好多像韩寒那样的学生,在某方面是弱智,在另一方面却是天才,对学生的评价过分的单一,但我们的标准是综合,全面,全能的人,这样的人能有多少我们不知道,肯点是少数。

(2)学校对老师的考核制度。

学校的优秀教师评定,落聘,在学校的地位,都取决于学生的成绩,老师对那些问题学生的排斥是自然的,教师不可能花费很多的时间去教育管理他们。特别是最后一名的落聘制度,让每个老师都是胆战心惊,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学校落聘,学生的分数决定着老师的荣誉,待遇,地位,所以每一个老师都在拼命的去提高成绩,教育的方式也变得机械了,甚至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给予排挤,打击,因为一个成绩差的学生很可能就拉掉1至2分的平均分。所以老师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态度。

三.中学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策略。

其实每个学生好比一把锁,关键得找到开这把锁的钥匙。苏霍姆林斯基说: “每个孩子在思想、观点、情感、感受、快乐、不安、悲伤、忧虑方面都有一个独特的世界。

问题学生的出现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他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广泛关注,支持,重视,问题学生的转化是一个教育问题,社会问题,他关系着和谐健康稳定社会主义的发展。下面是我个人对问题学生转化教育的几点看法。

1.教师的转化策略。

(1)用爱铸就“师魂”,用爱转化问题学生。

爱就是心灵的倾诉与聆听,爱就是目光的注视与承递,爱就是温暖的问候与关怀。当我们心中有爱,当我们眼中有爱,当我们为迷失方向的学生点起一盏心灯,他们便能够爬出心灵的沼泽,重拾勇气和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 “爱”是软化问题学生的重要**,当前,服软不服硬的中学生比较多,采用压服或者其他强硬手段只能适得其反。

我认为,关爱的缺乏是造成问题学生的关键因素,缺亲情、友情,被轻视、忽略,是这类学生出现性格和行为。

习惯问题重要因素。他们中,父母离异、家庭残缺者不乏其人。偏激的心理和自卑感交织在一起,一方面渴求被爱,一方面又自我封闭;一方面自我膨胀,一方面又自惭形秽。

2)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我在学校从事的是物理的教学工作,物理如果仅仅去介绍公式,定理,学生会感觉非常的枯燥。物理提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在生活中体验物理,学习物理。因此在上课的时候,我都要联系我们农村的一些材料,现象去介绍相关的知识,做一些小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在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结构:接受、反映、态度,我觉得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应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3)全面的了解学生,对症下药。

育人先知人。孔夫子教育学生成效卓著,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对学生的性格特长,思想状况了如指掌,在知人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纵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在:

有知人之明,能觉察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学生感情的脉搏。他们的心和学生相通相应,息息相关。教育学生,就如园丁养花,首先必须了解花的习性,医生治病首先了解病人的病情。

2.家长的转化策略。

家庭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最多,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父母的教诲引导孩子从小走到大,对孩子今后的成功有着重大深远的意义。家庭教育作为孩子通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和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觉得家长要从以下这几方面加强: (1)培养孩子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 (2)尊重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 (3)讲道理,家庭也需要平等; (4)言传身教,做孩子的榜样; (5)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6)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适度的挫折教育; (7)父母不要表现得太强势,装“穷”和“适当的无能”“穷爸”, 穷妈”, 富爸” ,富妈”们不要他过于贯孩子,孩子钱多了不是好事,不凡在他们面前装穷,表现的弱势一些,让他们懂得自理、自爱、自强,懂得责任、义务、亲情。如果你什么都为孩子做了,他们会觉得什么都无所谓,养成依赖性,害怕吃苦受累。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要求我们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心里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新世纪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面对时代的发展,我们要努力的去完善自我,让自己在各方面都能胜任教书育人这件光荣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