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自主参与作文评改实验研究方案

发布 2019-08-03 00:35:17 阅读 1803

初中学生自主评改作文实验。

研究方案。实验单位:资中一中初中语文课题组。

实验学科:初中语文。

课题负责:张勇。

开题时间:2009年9月。

申报时间:2010年3月。

目录。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2

二、初中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理论依据 2

三、实验课题中有关术语的界定 4

四、课题实验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4

五、预期目标任务: 7

六、研究对象及评价指标体系 8

七、总体安排 8

八、课题实验的基本条件: 8

九、预期成果形式 9

十、课题的管理: 9

十。一、经费预算: 9

初中学生自主评改作文实验研究方案。

资中一中语文课题组。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教育界对作文教学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作文教学的改革层出不穷,成果斐然。

但对作文评价的关注不够,评价方式的创新与**不够,致使作文教学评价方存在着诸多问题。

1)评价方式单一。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方式是学生先作文,然后教师在卷面上评出一个分再加上评语,只凭一篇作文判断学生的作文水平。这种教师“一锤定音”式的作文评价方法,越来越感觉不能适应现实课改的需要。

2)作文评价多关注语言文字锤炼与运用,构思的完整。把对作文的语言(字、词、句)要求几乎当成了对作文要求的全部,没有更多地去挖掘学生的情操、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潜力。这种评价作文的方法笼统、凭印象、非综合,使学生对作文努力的方向、目标的认识停留在了较为肤浅的水准上。

致使作文教学效果不佳,投入大,收效微。

3)作文评价中强化教师的指导,忽视学生主体的自我评价和内在思辨。学生是作文的主体,主体在师评前未通过自评认识自己成果的成功与缺漏,也未在师评后进行再认识,缺乏认知、思考、修改的过程,学生主体被忽视。

4)忽视学生对教师评价的感知领悟。现实教学中,教师只管下评语,而忽视引导学生领悟教师的评价,进行反思和动脑动手再创作。

5)学生作文被动。由于作文教学和作文评价只注学生作文的量与质,忽视写作兴趣的培养与评价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学生作文是完成任务式的,是被迫被动的。多数学生对作文无兴趣,怕写作文,作文教学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

作文教学陷入尴尬的境地。

面对困境,我们通过较长时间的探索,现正式提出 《初中学生自主参与作文评改实验》这一研究课题。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这种评价方法教师易于运用,学生易于接受,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即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就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以生为本”的作文评价就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从教育学来说,学生作文,教师改文,是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这种传统的作文教学法,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不能把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作为整体任务来培养,没有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更不能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而作文教学本是指导改和指导作不可分的,既指导作又指导改,才是健全的作文教学,才会是富有成效的作文教学。

指导学生自己改文的教育作用是多方面的:第一,作家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的作文也应该是改出来的,文不厌改,越改越提高,修改文章不比多写文章效果小;第二,学生自己动手修改,比全由教师修改更能促进思考,更能感受到写作的甘苦,并学习到修改的方法;第三,可以培养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这对克服学生的马虎大意和敷衍了事的写作态度,也是个必要的措施;第四,经过他们自己修改过的作文,毛病少了,可以减轻教师负担;第五,学生在进行互评互改的同时,也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因此,这种作文评价教学,改变了过去以“教”为中心,老师一人说了算的作文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作文教学的“主角”,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合作伙伴,使我们的课堂由教师的“一言堂”变成学生的“群言堂”,真正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提高学生作文兴趣,开动学生脑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这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评价活动的开展要围绕学生主体来进行,教师要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人人参与评价,让学生学会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完成对自我的激励和超越。

从心理学上而言,初中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思想活跃,对新鲜事物好奇、敏感、喜欢表现自我的需要。所以,学生们在学习时都有一种参与教学的需要,这是他们的认知欲、**欲、表现欲的综合,也是他们自我发展的需要。在本实验课题中,学生认真、反复地品读他人作品,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发现许多问题,于是就会产生“认知不平衡”,激发他们的评改意识,开动他们的第二次创作思维,去努力探索,力求完善文本;当他们经过努力思考,最终改写出来时,又能从中体会到“成就感”和轻松、愉快、满足的情绪体验,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每个学生个体都有着不同的个性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淡化目标,突出个性化评价,让学生的作文能力获得最佳的发展。由此可见,这一教学方法是符合学生年龄、心理需要的,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有益的,对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是有利的。

此外,从实践方面来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简单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它付诸于实践运用,才可能真正地把知识学过手,并形成一种能力,作文教学是实践性相当强的一门学科,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让他们的“眼、耳、口、手、脑”都运转起来,使他们得到全身心的体验。本实验课题中的“小组互评”过程,就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读、听、思、评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学习、实践、感受,进而反思自己的语言水平,加深对写法的理解,并升华成一种作文能力。

学生自主参与作文评改体现了以生为本,简而言之,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它关注学生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倡导教学的个性化,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的重要体现。它与“以物为本”、“以分为本”相对立,反对把学校物质条件的改善、经济效益的提高作为学校教育的最高追求, 反对片面强调让学生获取知识,得到高分,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

学生自主参与评改作文”的作文评价是针对初中学生的一种作文评价方式,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全新的评价体系和方法,它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小心呵护学生的写作热情,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心诚意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我们试图通过此方法,逐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合当前初中作文评改的现状及初中年级学生特点,以作文评改能力梯级发展为序,提出初中作文评改的三个训练时期:

第一时期: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者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或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2、以范文为蓝本,确立以教师为主的同批同改模式,这一阶段重在教师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评改方法。(1)运用资料上的优秀作文为范文,学习作文评改的基本方法,如鼓励学生订阅《中学生作文评点报》,对报上评点的文章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从哪些方面入手评析文章。(2)坚持为优秀作文写旁批、总评,进一步领悟评改方法。

(3)对学生习作进行指导,师生共同完成作文评改,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确立批改目标:学生习作交上后,教师要根据本次作文训练的目标,把全部习作浏览一遍,挑选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习作,确定为本次重点评改目标。另外还要把本次作文中所反映出来的较集中的问题加以归类,力求评改目标中能涉及到。

第二,修改点评,理论导引:

理论导引材料(附一).doc(附一)教师把选定的学生习作从整体上加以修改,然后把原稿和修改稿同时印发给学生,让他们在比较中领悟修改的方法,让学生直接感知教师修改的全过程。并选择一些有类似错误的习作,让学生指出修改的办法,然后教师板书本次集中存在的问题,并做理论引导。

第三,选典型作文让习作者朗读,要求同学在认真听的同时,并根据写作要求准备发表批改建议,读完后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个人见解,并让习作者介绍自己的构思过程、选取材方法、立意方法,此时,“批改者”与“习作者”同堂而论,往往作者在虚心接受“批改者”批评的同时又据理力争,课堂气氛异常热烈。此时,教师要根据训练要求,从深层的作文理论上加以指导,例如:议论中论据的典型性问题,给学生分析什么是“典型性”,如何选择典型论据,如何做到典型材料的创新,并针对阅读习作总结点评。

第。四、运用评改指导方法,学生再次修改。经过反复激烈的争议后,大家意见逐趋统一,教师点评总结后,进一步指明写作要求,让学生批改剩余的作文,因为有了两次批改经验,学生相对轻松、自主,批改的信度也大为提高。

第五,教师前期训练指导,要重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侧重评价内容方面,积极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悉心抚慰受到挫折的习作者,认真倾听学生的娓娓倾诉,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后期训练可以着重加强作文技巧的指导,此时学生的写作兴趣形成后,希望自己的作文在谋篇布局、结构安排、文字运用诸方面更上一个台阶,教师要细心指导,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