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朗读技巧

发布 2019-06-05 04:21:17 阅读 9750

任丘四中韩保坤。

诗歌需在不断的诵读中方能体现其神韵,现代诗歌更是如此。一般来说,朗读现代诗歌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深刻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如吉鸿昌的《就义诗》: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这是吉鸿昌将军在英勇就义前的最后一刻写下的慷慨激昂的感人之作,也是他的崇高品质、坚贞操守、对中国革命赤胆忠心的写照。因此朗读时要力求表现出抗日英雄的浩然正气和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读出抗日英雄那种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

二、根据情感的需要,掌握朗读的语速。诗歌朗读的语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稍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稍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述的,速度就要力求平稳、不紧不慢。

”如陈然《我的自白书》: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充满了对敌人的愤怒和蔑视,表现革命战士坚定的信念和视死如归的精神,朗读时速度就要把握的稍快一些。

同一首诗,随着诗作情感的变化,朗读的速度也要跟着发生变化。如朗读叶挺的《囚歌》,根据诗情的发展,诗的第一节速度应处理的稍慢一些,从第二节开始,朗读的速度就要逐渐加快,第三节速度更快。这样才能有力地表现诗人的大义凛然和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现诗人“威武不能屈” 的大丈夫气概。

三、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声音的长短。把握好诵读的“轻、重、缓、急”,恰当地分好“音步”,产生鲜明的节奏感,才能将诗歌情感强调出来,才能将诗歌的韵味体现出来。

再以吉鸿昌的《就义诗》为例“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前两句中“恨”和“羞”两个字要重读,后两句中“破”和“惜”字要重读,“何”字音调上扬,“惜”字前停顿要稍长一些。

这样处理,能更好地把诗人“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表现出来。

四、根据语境,正确处理诗句的停顿。这样才能使诗歌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美。一般说来,顿号后的停顿最短,逗号后的停顿长一点,分号和冒号后的停顿再长一点,句号、问号、感叹号和省略号后的停顿更长一些。

” 有时则需根据诗歌内容和语意关系来断定。

总之,现代诗歌诵读,具有很大程度的表演性。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投入真情,反复吟咏,方能读出诗歌的感染力,用诗歌特有的魅力打动读者。

谈谈诗歌的朗读教学。

古人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赋诗也会吟”。“读诗百遍其意自见”,强调的就是诗歌教学中“读”的重要作用。“书声朗朗”应该是学校的特征。

语文课本中所学的诗歌,尤其是古诗,都是艺术精品,其语言精练,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才能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可是,现在为了应付考试,语文课堂总是被老师无休止的讲解和大量的所谓“知识点”的练习所占据,学生没有熟读精思的时间。叶圣陶说过:

“读书不能只停留在字音和表面字义上,”要在读中精思、悟神、明白,这样读书才能真正读出书中之“味”。的确,好酒不品不知其味,同样,好文章不品不知其美。因此,好的诗歌,我们必须熟读成诵,在诵读中唤起情感,在诵读中体味语言运用之妙,在诵读中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也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擦才能增强学生的语感。

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这在新编语文教学大纲中已作了明确的规定。

什么是预感呢?吕淑湘先生说:“语感就是我们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

这种敏感性只有在对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中才能培养起来。”如何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教师范读,让学生整体感知。在学习一首诗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可采取多种朗读方法。“文章不是无情物,”好的文章大多都是作者感情的产物,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必须“动之以情”,通过教师深情的朗读,创设情景,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

用自己活的激情,火的热情,美的感情去感染学生,去拨动学生心中的琴弦,让学生有一种如沐春风,心旷神怡之感,使他们在教师情感的春风中培养起自己的语感,达到“心领神会”,“得意而忘言” 的境界,这也是学生对作品的一个整体感知地过程。例如王维的:“大漠鼓烟直,长河落日圆”。

学习这首诗时,可让学生先闭上眼睛,教师范读,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画面,然后,在用自己的语言者所描绘的意境直观的表现出来。

第二,把握思路,分析语感。在教师表情朗读,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应适当讲解和提示,引导学生理清作品的思路,带领学生做好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语感分析,这是诗歌教学中的主要环节,教师在读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提问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比如:作者为什么要给孤烟加上直字,见得没有一丝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更来了寂静的印象,给落日加上圆字,并不是说惟有落日才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背后,这又是多么寂静的境界啊!

第三,指导朗诵,训练语感。诗歌是以感情来感染读者的文学作品,因此,人们对诗歌的朗诵就有更高的要求,感情必须真挚,要掌握轻重缓急的节奏,以及抑扬动挫的音调。诗歌朗读教学有一个从机械朗读到理解朗读,再到表情朗读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伴随者讲解的活动,包括教师的启发、提问、解说、学生的答问、讨论,一起进行的,教师要善于以朗读带动讲解,以讲解促进朗读,避免单一的说教。

例如:在《关雎》的教学过程中,在反复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讨论作品是怎样表现主人公对一个青年女子的爱情追求。提出问题,边讲边读,在讲解的过程中,大家既分析了作品主人公追求爱情的生动形象,也指出了作品在描写主人公追求爱情时使用的许多艺术手法,这里有对人物行动和心态的直接描写,有比喻的渲染、烘托。

在讲解过程中,有表情的反复朗读才会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血有肉,使作者的感情抒发的淋漓尽致。朗读也是培养语感、品位语言,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最好手段。

总之,朗读不仅在诗歌朗读中,就是在散文及其他文体的教学中,都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现代诗朗读技巧

朗读新诗,不能机械地依据字数来划分节拍,要兼顾诗歌的内容和结构,各行的节拍数要匀称 均衡,使其有一种和谐整齐的韵律美。例如 天上的街市 第一节 远远的 街灯 明了,好像 闪着无数的 明星。天上的 明星 现了,好像 点着无数的 街灯。第。一 三句为三个节拍,第。二 四句不完全按照字数分为四个节拍,仍然...

关于思念的现代诗歌

它早已把我的心带走。一堆躯壳。在那伫立了好久好久。岭南的明珠 东莞。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它好似一块巨大的磁石。放射出无数条强力的磁线。远远地飞来。射进我的心田。又象一头凶猛的。不可抗拒的 野兽 摧毁着我的防线哎!它太强大了。是那么的不可抵御。弃甲丢枪的我早已被它俘虏。不是我懦弱。也不是我自信的防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