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科版

发布 2024-05-04 12:35:03 阅读 8256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一、教材分析。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是教材科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时内容。本课时通过两种物质的反应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本课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节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产生的变化现象,来**“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怎样”和“为什么会这样”,为后面学***变化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做铺垫。

本课时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化学起到启迪的作用。让学生能用**的态度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学生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对我们的物质世界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日常生活也有一些了解。在本课学习中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对我们的生活有更加准确的认识。通过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掌握白醋和小苏打混合的实验现象,知道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明白二氧化碳的一些用途。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推理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

3.情感与价值观:让学生养成**精神,对于生活中的奇特现象能够本着找足证据才能得出正确判断的态度,从小树立自己严谨治学的价值观。

四、教法。本课时是以实验学习为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针对六年级这一学龄段孩子好奇心强的特点,以实验**为主启发诱导相结合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五、学法。本课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讨论逻辑推理等手段,教会学生养成善于观察,认真思考、自主总结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析观察能力。

六、教学设计(一)小实验引入。

课前配制好一杯浓度较高的食盐水。上课时,老师用中指蘸取少量液体后用嘴巴尝尝食指,并告诉学生没有任何味道,然后让学生上台来照做,做完后告诉同学是什么味道(很多同学会觉得是咸的)。这是由于学生观察不仔细造成的。

通过这个实验来告诉学生要学会认真观察并告诉学生认真观察的重要性,为下面学习做好铺垫。

二)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1、上课时为学生准备好一包白色粉末和一种液体让学生观察。

2、分组讨论,各自用什么方法来确定以上物品是什么东西,并做好记录。

3、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并根据自己以后的经验来推理,本环节还要教学学生观察不仅仅要靠眼睛还可以用鼻子闻,对于未知的液体应该学会扇闻法。

三)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这一步骤为本课时的重点内容,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相应的实验步骤1、老师学生准备好白醋、小苏打、烧杯、药匙、量筒、玻璃片、蜡烛、小木条、火柴(依次出示实物并向学生讲解事物的名称和用法)。

2、用药匙取1勺小苏打(约1毫升)放在烧杯中(此步要向学生讲解如何正确取用固体药品)。

3、用量筒量取3毫升白醋(这步中也要向学生讲解正确量取液体的方法和如何正确读数)。

4、将白醋倒入装有小苏打的烧杯中并盖上玻璃片(此步中要让学生安静认真听、仔细看并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5、用手触摸烧杯外壁并记录下感觉。

四)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这步为本课的难点,需要学生观察现象和认真阅读材料分析实验现象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科版 1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学设计。学校名称课程内容所属学科。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科学。1.科学概念 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是具有一定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执教教师课程学时教学对象。第1课时小学六年级。一 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 实验 分析和交流得出正确的结论。3.情...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科版 1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课安排了三个教学内容,分别是 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和 产生了什么气体 教材先用 形式呈现了小苏打和白醋的形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了解它们的特点。之后是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由于混合反应速度很快,于是教材提示学生不要仅仅被气泡所吸引,还可...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科版 1

小苏打与白醋的变化 教学设计。教材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32页 33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2.通过观察 实验 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通过模拟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 能力。3.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