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2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科版 1

发布 2024-05-04 02:45:10 阅读 8831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二课时。

增强材料抗弯能力的另一种方法是改变材料的形状,这种方法的道理根源于改变材料的宽度和厚度。现在来研究材料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改变形状就可以改变抗弯曲能力了。

本课有两个活动。

第一,研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用同样的纸做成像条形钢材那样的各种形状,测量它们的抗弯曲能力,并与平展的纸比较,认识改变材料形状可以改变其抗弯曲能力。更进一步的道理,教科书用资料形式给出,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理解。

第二,研究瓦楞纸板的形状结构。瓦楞纸板有三层或五层,中间一层或两层是波浪形的,这几层薄纸板黏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结构使瓦楞纸板的强度大大增加,比把。

三、五层薄纸板平粘在一起强度大多了。研究瓦楞纸板不但可以加强对第一个活动的认识,而且可以让学生有新的发现或产生疑问,从而引导学生的认识向较复杂的形状结构前进。

学生分析】学生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已经知道,通过增加材料的厚度和宽度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其次根据生活经验,学生也认为三角形、波浪形、正方形等形状可以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另外,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

2.设计并做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

3.观察瓦楞纸板的结构,作出解释和提出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4.意识到小组合作做实验进行**的必要性。

5.乐于根据观察作出解释和提出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自己设计实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知道为什么改变形状也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器材准备】教师准备:小纸箱、ppt。

学生小组准备:实验用的大小相同的纸若干张、科学书6本,垫圈若干、直尺1根、胶带、包装箱瓦楞纸板、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题。

1.组织学生说说:有什么方法可以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2.组织学生说说:为了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和增加宽度相比较,哪一种效果更明显。

3.提出问题:如果一味的增加材料的厚度和宽度,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

3.揭示课题:《形状与抗弯曲能力》([ppt 出示])

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 [ppt 出示]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改变纸的形状可以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的内容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

师下班巡视并指导)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4.师小结(见下表):

5.出示一张白纸,组织学生说说在折纸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在折纸的过程中不能改变纸的长度)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折纸,老师巡视并指导。

7.组织学生展示折纸情况。

8. [ppt 出示]出示《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记录表》

1)组织学生把自己所折出的形状用图表示出来。

2)组织学生**不同形状的纸的抗弯曲能力。

9.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学生进行实测并记录,教师巡视并指导。)

10.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分析数据。

11.组织学生汇报实测数据。

12.组织学生进行数据分析:从这些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 (改变纸的形状可以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

13.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改变纸的形状,可以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

1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15. [ppt 出示] “一”形变“l”形。

16.组织学生组织分析:

17.[ppt 出示]把“一”形材料折成 “l”形,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强。

17. [ppt 出示] 建筑工地上常用的钢材和铝。

学生观察各种不同形状的钢材和铝材。)

18.[ppt 出示]为什么这些建筑材料要做成“t”“u”“l”“工”字或“口”字等形状呢?

19.组织学生分析。

20. [ppt 出示]小结: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t”“u”“l”“工”字或“口” 字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能大大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三、瓦楞纸板的研究。

1.出示小纸箱,邀请一位学生撕下一块,并让学生说说撕的感觉。

2. [ppt 出示]瓦楞纸板,介绍瓦楞纸板的概念(纸包装箱的这种材料叫瓦楞纸板)。

3.组织学生研究瓦楞纸板。

ppt 出示]

1)弯一弯瓦楞纸板,感觉一下它的抗弯曲能力有多大。

2)把瓦楞纸剖开,看看它共分几层?瓦楞纸板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这样设计有什么优点?

3)瓦楞纸是通过什么来增加抗弯曲能力的?

4.学生按要求进行研究。

5.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6.小结:ppt 出示]

1)瓦楞纸板有三层或五层,中间一层或两层是波浪形的,这几层薄纸板黏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结构使瓦楞纸板的强度大大增加,比把。

三、五层薄纸板平粘在一起强度大多了。

2)瓦楞纸是利用增加厚度和改变形状增大抗弯曲能力的原理,使柔软的纸变坚硬了,还节省了材料。

四、总结、延伸。

1. 组织学生讨论:改变纸的形状比改变纸的厚度有什么优点?

2.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通过改变形状来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板书设计】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改变纸的形状,可以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

附:学习活动记录表: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改变纸的形状可以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记录表。

第( )小组年月日

作业辅导】1.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 ,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改变材料的形状 。

2.纸包装箱的这种材料叫瓦楞纸板 ,这种材料主要是利用改变形状来改变弯曲能力的。

3.大小相同的同一种纸,做成不同的形状,它们的抗弯曲能力是不同的。(

4.瓦楞纸板的抗弯曲能力与它的厚度有关,而与其它因素无关。(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2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科版 4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教学设计。课标要求 1 通过关注实验过程的公平性,养成一丝不苟 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2 积极参与到以小组为单位的科学 活动中,能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体验合作的喜悦。3 养成根据现象提出问题 实验研究 根据实验结果作出解释的习惯。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首先以生活中的钢材为什么要加工成不同形状引入,旨在让学生发现 提出本课的研究内容 材料抗弯曲能力与材料的形状有关吗?接着进入 材料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重点环节,用同样的纸做成像条形钢材那样的各种形状,测量它们的抗弯曲能力,并与平展的纸比较,认识到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其抗弯曲能力。而要保...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实录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道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2 能设计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对比实验,控制实验变量,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作出解释。3 观察瓦楞纸板的结构,作出解释和提出问题。4 积极参与到以小组为单位的科学 活动中,能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体验合作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