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二章课外知识点

发布 2024-05-01 12:45:05 阅读 9340

以下只是李阔的观点,如果有不同的意见或更好的方法,希望大家能互相“争鸣”!

六年级数学下册。

一、负数。在负数里,除了教参上所提示的要掌握的知识点外,我认为还应该给学生提示以下几点:

1、表示零度以下的温度时,要么说成“零下多少度”,要么说成“负多少度”,而没有“零下负多少度”的说法。

2、有“海拔高度”的说法,而没有“海拔低度”的说法,不要让学生随意造词。

二、圆柱与圆锥。

表面积。1、首先得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数学原理,即圆柱的表面积是指什么?在**?

哪些面是它的表面积?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往往有很多同学搞不清楚。对于单个圆柱体,应该没有什么难度,但对于某些组合物体的时候,知道表面积在那里是很关键的。

2、建议老师把列综合算式的能力教给学生。在我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列综合算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分析能力,并且可以通过先约分、最后算π的方法,使整个计算过程变得简单。但在列综合算式的时候,要注意让学生知道自己算式中每一步写的是什么,也就是整体分析能力。

3、让学生学会最后算π。因为π是个小数,可以说多让π参加一次计算,算式的错误率就多一次,所以我建议学生在列综合算式后,最后算π。在最后算π的时候,也注意要利用已熟记的π值,将乘法化加法,正确率会进一步提高,比如:

242π=200π+40π+2π=628+125.6+6.28,尽量避开有关π的乘法运算。

4、要归纳出同类题目,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判断的能力。

正方形:1、圆柱展开后,侧面是个正方形,求它的表面积或体积。2、沿着直径竖直切开,切面是个正方形,然后求圆柱的表面积或体积。

表面积增多:1、将一个圆柱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多少,然后求圆柱的表面积或体积。2、沿着直径竖直切,表面积增加了多少,然后求圆柱的表面积或体积。

3和高垂直切,表面积增加了多少,然后求圆柱的表面积或体积。

组合物体的表面积:略。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题目,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1、将一个圆柱展开后,侧面是一个边长12.56cm的正方形,求它的表面积。

解答:12.56×12.56+(12.56÷3.14÷2)2×3.14×2

=182.8736(平方厘米)

这个题目只在最后的时候用竖式进行了加法运算,整个过程中没有算π值,可以说是简化了计算过程。(但要注意:4π×4π不等于16π!!

2、将一个圆柱沿着直径竖直切开,切面是一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求它的表面积。

解答:(8÷2)2×3.14×2+8×3.14×8

=100×3.14-4××3.14(当然也可以写成:90×3.14+6×3.14)

=301.44(平方厘米)

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列综合算式和最后算π值的简便之处。

3、将一个长1米的圆柱形木头沿着直径切成相等的两半,表面积增加了0.8平方米,这个圆柱原来的表面积是多少?

解答:略。4、将一个长1米的圆柱形木头,沿着和高垂直的方向切成两段,表面积增加了0.1256平方米,那么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答:略。5、一段圆柱形木料,如果沿直径竖直切成两半,它的表面积增加80平方厘米,如果沿着和高垂直的方向切成两段,它的表面积则增加6.

28平方厘米,那么这个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是多少?

解答: 6.28÷2÷3.14=12 所以半径是1厘米直径:2厘米。

高:80÷2÷2=20(厘米)

表面积:6.28+3.14×2×20=6.28+125.6=131.88(平方厘米)

体积:6.28÷2×20=62.8(立方厘米)

体积:1、教材中,圆柱的体积公式是底面积×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公式,另外圆柱的体积也可以用侧面积的一半×半径。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观察,体会一下圆柱体积公式的多样性。

2、v=sh的拓展应用。这个公式第一次应该是出现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时候,第二次是在求圆柱的体积,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些物体都符合一个特征:沿着和这些物体的高垂直的方向任意水平切开,其截面和上下两个底面都完全一样,那么只要符合这个特征的物体,其体积公式都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进行计算。

这样可以把课本的知识应用的实际生活中去。在课本第22页的第11体,其实也是符合这个特征的。其他还有例如:

以及各种正多变形棱柱等,实际上都可以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

3、关于圆柱和圆锥数据的比。小状元第17页的对号入座第三题: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圆柱的底面周长是圆锥的2倍,圆柱体的高是圆锥体高的( )

a、1/6 b、6倍 c、1/12 d、12倍。

可以说这样的题目是千变万化的,但是抓住其规律,这些题目还是比较简单的。

具体方法:(列表计算法) 圆柱圆锥。

体积 1 :1 (体积相等,也就是1:1)

底面积 4 : 1 (周长之比是2:1,那么面积之比是4:1)

高 1/4 :3 (这里需要计算,圆柱可以用体积除以底面积,而圆锥要先让体积乘3再除以底面积,最后化简是1/12,答案是c)

要把凌乱的条件理清楚,可以发现其实很简单,这个方法适合所以这个类型的题目。

4、最后就是众所周知的,在有圆锥体积求其他数据时,要先让体积乘以3,再进行计算。

苏教版六年级下第一二单元复习

1.六年级 1 班有50人,其中女生有20人,男生比女生多 2.一根钢管的30 是12米,这根钢管的40 是 米。3.一种商品打七五折销售,表示现价相当于原价的。4.实际造林20公顷,实际比原计划多25 原计划造林 公顷。5.一家书店按营业额的5 缴纳了3万元的营业税,这家书店的营业额是 万元。6....

苏教版十一册六年级数学第一二单元试卷

六数家庭作业 9月25日 一 填空题。瓶橙汁,倒进甲种玻璃杯,正好倒满8杯 倒进乙种玻璃杯,正好倒满10杯,种玻璃杯的容积大些。2 在图中的长方体上沿着三条棱,从a点到b点的路线有 条。3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120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 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4 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

小学六年级课外阅读文章

好一朵木槿花。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簪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儿也不在乎秋的肃杀。以前我有 美人蕉不美 的说法,现在很想收回。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