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课题一混合运算 一 教育

发布 2024-05-01 03:25:10 阅读 3148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上的例1,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应用题。

教学过程:2 复习。

1、板书:(1)150-42?2?14 (2)(240+120)?(140-20)

让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做,同时让两名学生到黑板前板演。学生做完以后,先让在黑板上板演的学生分别回答:这道题里都有哪些运算?

应该先算哪能一步?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

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加、减,又有乘和除,就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逐题指定学生计算。计算时要求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如:5?(150-90)?20,先算150-90得60,5乘以60得300,再除以20得15。

3 新课。教学例1。

板书:100-(32+540?18)。提问:

这道题里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什么?

小括号里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学生回答先算540?18后,教师用彩色粉笔在540?18的下面画一横线。然后带领学生逐步脱式计算。

教师说明:像这样带小括号,并且小括号里面有加或减,又有乘或除的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除。接着再在(32+30)的外面用彩色粉笔画上虚线框,并说明:

以后计算熟练了,小括号可以一次脱去,虚线框中的一步可以省略。

4 巩固练习。

1、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提问:

第1题里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什么?

第2题呢?让学生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然后再集体订正。

2 做练习一的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提问: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把4道小题对比一下,看一看它们有什么地方相同?有什么地方不相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虽然这4道小题的数字、运算符号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加了小括号和不括号的位置不同。

因此,混合运算式题在计算之前,也要先审题,根据运算顺序的规定决定怎样然后再计算。

5 作业。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练习一的第1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课题数字的用处

精品资源欢迎 六年级数学教案 课题数字的用处。学材分析p 页学情分析。学生了解知识的特点。学习目标。1.经过设计编码的过程,体会数字在表达 交流和信息传递中的作用。2.了解数字在具体情景中所代表的意义。导学策略。导学法 尝试法教学准备。学生收集邮政编码数据资料。导学流程设计 教师预设学生活动。一 复...

六年级数学教案 课题数字的用处

学材分析p 页学情分析学生了解知识的特点。学习目标1.经过设计编码的过程,体会数字在表达 交流和信息传递中的作用。2.了解数字在具体情景中所代表的意义。导学策略导学法 尝试法教学准备学生收集邮政编码数据资料。导学流程设计 教师预设学生活动。一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1 说说数据的作用。学生讨论数据。2 ...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课题三 乘法分配律

教育资料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课题三 乘法分配律。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 乘法分配律。教具 学具准备 教师把下面复习中的口算写在卡片上 在一张纸条上画5个白色的正方形和3个红色的正方形,如 共做4条。教学过程 一 复习。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如 3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