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观课评课记录

发布 2024-05-01 01:35:10 阅读 9994

一、《圆的周长》在课本中的地位。

本节课学习内容是小学阶段所涉及的几何图形中的一部分,意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中,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了解图形的一些性质。实施性比较强。这一阶段也是化曲为直思想的一个升华,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求曲线的长。

学生现有水平:认识了圆,了解了圆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并且会画圆;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知道它们的周长与它们的那部分有关;具有一定分析推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同学间能够分工合作,自主**。

二、课堂记实:1、建立概念:

首先从生活实际入手,让二个学生出来演示,他们手拉手一人不动一人旋转出现的图形,引入圆的周长。

问:什么是圆的周长?

学生:围成圆的曲线的长;(课件演示)

师:我们如何求圆的周长?学生自由发言(化曲为直)师:对于比较大的圆这种方法就不合适了,一定会有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求出圆的周长。

回忆一下,你会求什么图形的周长?它们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生答:长方形周长=(长+宽)×2正方形周长=边长×4

2、合作**:

师:圆的周长和哪部分有关系?(半径、直径)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学生小组合作,用手中的量出指定直径的圆的周长,并且画出任意圆,并量出圆的周长,从而发现圆的直径与周长的关系,填入教师预先发下的**中。

3、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无论多大的圆,它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经过科学家的精密测定和计算,,这是一个固定的值,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课件演示)

师:现在你知道怎么求圆的周长了吗?生: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板书=2×半径×圆周率。

用字母表示:c=πd(d为圆的直径)c=2πr(r为圆的直径)4、介绍史料:

介绍圆周率和祖冲之。(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5、巩固练习。(书本p122页第题)三、教师札记:

新课程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着眼,让学生“参与”、“**”、分析、总结“交流与合作”。怎样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参与进来就成了基础的基础。这里,老师能善于打破学生思。

维的平衡状态,使他们产生新的不平衡,从而不断吸引学生参与到新知的**中来。“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该如何测量?”的问题使学生思维产生最初的不平衡,当学生通过化曲为直的两种方法的局限性,从而打破学生刚刚建立的平衡,进一步吸引学生**更加简便的求圆周长的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学生“兴趣点”上激疑、质疑,无疑能鼓舞学生的探知、求知精神,使学生真正理解、消化、吸收本课重点内容,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学习。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力求体现以下理念:1、鼓励学生质疑、猜想、自主**。

本课由测量圆的周长开始,引出较大的圆无法测量,使学生产生问题,又联系旧知识进行大胆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有关,然后进一步推导验证。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把现成的结论交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去试验,去讨论,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与**中学会学习,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

2、重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到我们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本领。学生从显示生活中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学生运用手中的绳,估算手中的绳可以围出多大的圆,学生不仅要考虑圆的周长,还要考虑半径是多少,其得出答案就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圆的周长》导学案

6.5.4 圆的周长。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1 通过小组合作 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准确计算圆的周长。2.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学习过程 一 知识铺垫。小黄狗和小灰狗比赛跑,小黄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小灰狗沿着圆形路线跑,要求小黄狗的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正方...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练习西师大版

西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班级 姓名 一 填一填。1 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5分米,它的周长是 分米。2 一个等腰梯形上底长4.5厘米,下底长6厘米,腰长3厘米,这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 厘米。3 圆的 除以 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通常叫做 它大约等于 二 对号入座。1 想要求圆的周长,就必须知...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1教案青岛版

拓展练习。1.圆形水池四周种了40棵树,每两棵之间的距离是1.57米。这个水池的半径是多少米?提示学生要求水池的半径要知道什么?然后再让学生独立解决,交流时,让学生明白在圆形的水池上种树空与树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求出圆形水池的周长。61页自主练习第10题 2.右面是一个国际标准田径跑道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