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湘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二首》学案

发布 2024-04-30 11:25:15 阅读 9590

《古诗二首》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会写1个生字,理解、读写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以竹喻人;用奇特的想象,生动的比喻来表达思想。

5.引导学生阅读,查工具书理解词意,感悟、想象相结合,领会文章的主旨。引导反复诵读、背诵默写。

6.感悟竹子的品质、作者的高傲风骨,培养学生刚强勇敢的品质。

7.培养学生憧憬未来、充满理想的人生态度。

二、导学问题。

1.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生词,把诗句读通顺。

2.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怎样的品质?

3.这首诗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呢?

4.《竹石》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乙亥杂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乙亥杂诗》诗中哪些诗句你最喜欢,为什么?

7.《乙亥杂诗》诗中哪句表现了作者热烈的希望?

三、参考资料。

1.参考教材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古诗二首》。

2.老百晓**。

湘教版六年级下12诗二首

12.诗二首。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喜欢的诗句。2 理解两首诗的内容,明了两首诗中描写的狐狸的不同之处。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在读中感悟,交流体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的不同情感,提高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 理解诗的内容。突破方法 ...

湘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5课古诗二首

第5课古诗二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课文。3.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教学过程。一 导入。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

K12学习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导学案

k12学习教育。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班小组 姓名 编号 课题 古诗二首总课时 两课时分课时 课时。课型 自学展示及提升学习目标 了解 绝句 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学会生字 绝 知晓 绝句 是一种文体,每首四句。理解 迟日 激发学生想象,有语气地诵读 绝句 了解杜甫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