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减负”与改善中小学生健康状况

发布 2024-04-26 16:30:10 阅读 4596

摘要:由于应试教育的冲击,我国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减负”之后,要实现改善中小学生健康状况、提高身心素质目标,需要端正教育观念,创造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良好体育环境,确保中小学体育课的开课率和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改革。

关键词:中小学生;减负;健康状况;素质教育。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一贯重视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确立了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方针。特别是近年来,针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状况,**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要求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采用切实措施,解决这一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现在,中小学生“减负”取得很大成效。

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了,自由活动的时间增加了。但是,“减负”之后,要实现改善学生健康状况,提高其身体、心理素质的目标,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互相配合,需要做很多工作,这也给体育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

1. 正视中小学生身体、心理健康状况的隐忧,端正教育观念。

几十年来,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有了很大发展,新时期以来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改革成绩显著,对增强学生体质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由于学校体育改革的步子迈的不大,陈旧的教育观念对人们的影响,应试教育对体育教育工作的削弱和消解,中小学生课业和心理负担过重,致使我国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并不乐观。

城市的肥胖儿和农村营养不良的学生的比例都在增长,视力不良居高不下,全国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的近视率分别达到22.78%,55.22%和70.

34%,大学生低体重和营养不良也有增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10年前相比提高幅度不大。在7—22岁的学生中,我国学生的身高、体重均比日本学生低。

”我国中小学生的1/3、大学生的23%有心理疾病,如中学生常见的强迫症、忧郁症、焦虑症、病态人格、心理不平衡等。中学生的各种生理疾病,有80%与心理疾病有关。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绝非青少年本身,而主要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压力有关,与应试教育有关。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盲目攀高。学校盲目追求升学率,社会狭义的价值观、片面的质量观、陈旧的人才观等,都给少年儿童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要改善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家长、学校和社会首先应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增强体育健身意识。

少年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和关键时期,身体素质的提高是第一位的。错过了这一关键时期,影响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这将是教育的重大失误。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素质是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载体和物质基础,也是一项重要的资源,通过体育的特殊教育,通过身体活动和锻炼过程,达到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包括心理健康)、增强体质的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对中小学生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将使其受益终身。青少年身心素质,将直接影响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影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为了每个家庭、全民族和国家前途命运,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再也不容我们等闲视之。

2. 创造家庭—学校—社会良好的体育环境,全方位实施体育教育。

以往一般只重视学校体育,忽略了家庭和社会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作用和责任,这种体育教育是不完善的。

一个人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大约只占人生的五分之一左右。从出生到入学,家长是学生的首任教师。家长的体育价值观,体育爱好和习惯,将对子女的体育态度影响终生。

一个人的心理品质,至少有50%打上了深深的家庭烙印,孩子的体育态度也是如此。家长有责任为子女创设良好的家庭体育锻炼环境,保障孩子体育活动的权利,并言传身教,使其养成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这也是孩子接受体育教育的起点。这种初步的体育教育将对孩子接受学校体育产生良好影响,形成家庭—学校体育教育的自然衔接。

学校体育主要是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和正确的方法,形成对体育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念,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人生存、生活、学习与工作的活动的整体环境,是个开放的系统。即使学生在校期间,家庭体育、社会体育也同样影响和作用于青少年。

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担负起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

而我们的不少家长,一方面对孩子溺爱娇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方面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拔苗助长,强迫孩子从课堂到练琴房到图画室,学习一种又一种技艺,剥夺了孩子进行体育活动的权利,泯灭了孩子活泼自由的天性,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并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学校在升学率的压力下,重智轻体,学校体育工作削弱,学生被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而社会又往往把体育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难怪很多有识之士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唤。

应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教育一体化的新体制,结合教育,多管齐下,营造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3. 保证中小学体育课开课率,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

学校体育是体育教育的主渠道,学校体育课是大、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几十年来,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城乡和不同地域经济、教育发展不平衡,我国中小学体育发展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甚至有的学校不能正常开设体育课。《学校体育条例》规定,必须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的时间,这是保证学生身体健康所必须的。

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冲击,不少学校对实行这一规定打了折扣,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班的学生被剥夺体育活动的现象可能更为严重。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学校、家长、社会人人明白,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是中小学生的体育权利,任何人任何理由都不能侵占。要像抓“减负”那样,组织学生、家长、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监督检查,切实把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落到实处。

4.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学校体育的改革。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而不能只抓校代表队几个尖子学生,一味追求奖牌和名次,使学校教育变成“应试教育”。必须以全体学生为主,通过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锻炼身体,改善学生健康状况,增进学生体质,使全体学生受益。在这个前提下,当然可以抓代表队,抓尖子,以推动、激励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体育、**体育、娱乐体育不同,它以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为核心,需要用多种多样的体育手段与方法,全面锻炼身体,促进学生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基本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逐渐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方法,养成体育习惯,形成对体育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念。

学校体育对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具有特殊功能。针对独生子女以我为中心、缺乏团结合作精神、缺乏生活磨练、怕苦怕累、承受挫折的心理不足等精神素质缺陷,注意在体育教学、锻炼活动中,使学生体验运动的快乐,减轻心理压力,培养其团结合作、适应社会、生动活泼、奋进向上、顽强勇敢的精神品质,学会求知、共处和做人。学校体育还应结合健康卫生教育,使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提高健康水平。

体育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手段与手段、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改革,都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

中小学生体育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和爱好,可以开展一些竞技性的项目,但不可过分竞技化。如小学阶段,我们民族的、传统的体育项目、民间体育游戏,像跳绳、投沙包、推铁环、武术等,都可以选择作为体育课或课外活动项目。也可以组织学生周日、节假日郊游、踏青,到旷野打雪仗等。

对有体育天赋的学生,可以参加学校或社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以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

5. 小结。

5.1 “减负”之后,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不会自然得到改善,要将他们积极引导到体育运动中去。

5.2 造成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健康状况堪忧的深层原因不在学生本身,而是家庭、学校、社会陈旧的教育观念,所以要改善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必须从端正教育观念入手。

5.3 改善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必须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

5.4 应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改革。

2]张旭光。动员全社会力量,提高国民身体素质[n].中国体育报,2000-03-06.

中小学生礼仪常规中小学生应有的礼仪

中小学生应有的礼仪。国旗致辞。20xx 20xx第周。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上下的讲话是 中学生应有的礼仪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 礼仪之邦 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单位,一个家庭的文明程度是社会风尚和道德水平的功要标志,也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文化修养,精神风貌,的...

中小学生评语

望进一步明确奋斗目标,且不时对照。13你明事懂理,学习目的明确,计划性较强。热爱集体,与同学和睦相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进步。但做事拖拉。望注进一步提高综合能力。14你品学兼优,勤奋好学 助人为乐 关心集体的好思想已赢得同学的尊敬,活动也能参加。学习成绩优秀。但自觉性不高。望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赶...

中小学生评语

陈思思做为班长,你是老师最得力的助手,工作认真负责。每当看到你管理我们班时,老师都觉得很放心。你心灵手巧,蓝球和舞蹈都很厉害,学习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黎镁瑶一直以来你都是老师最得力的助手,热爱班集体 热爱帮助他人,学习方面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老师们都觉得你很棒。张晓昀你平时比较文静 聪明 学习认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