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庭责任感教育

发布 2024-04-26 13:25:05 阅读 9659

1.3青少年家庭责任感缺失现状的要求。

在当今社会中,大多数孩子都是在家长的过分保护中成长起来的,家长提升孩子家庭责任感的能力不足。另外,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德育。这些孩子常常是感情淡漠,以自我为中心,不懂感恩,不会体谅父母,缺乏基本的家庭责任感。

近年来,由于青少年责任感缺失引发的社会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青少年家庭责任感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一是生命意识淡薄,漠视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

二是行为责任意识淡薄,知行不一致。三是重自我,轻家庭。因此加强小学生的家庭责任感教育势在必行。

2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对小学生进行家庭责任感培养的策略。

2.1立足课堂教学,加强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的培养。

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有大量的知识讲述关于家庭生活、责任教育方面的,家庭作为主要的活动领域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化有关家庭责任感教育的知识。将家庭责任感教育渗透于生命教育、感恩教育、规则教育、关怀意识教育等方面,把学生带入一定的生活情境之中,触发学生对家人产生相应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家庭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其家庭责任感。

2.2在自主与合作的学习中渗透家庭责任感教育。

新时代的教育要求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和**学习的能力。在培养这些能力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教育,使学生在无形中努力表现自己,自觉承担起一定的家庭责任。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活动,能使学生在无形中接受责任认知,形成责任情感和责任意志,从而迁移到家庭生活中。

2.3设置体验活动,激发学生对家人的情感共鸣。

活动体验”强调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品格,在教师创设的活动中,突出学生参与,让学生处在自己成长的体验之中,发挥自我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以便学生对家庭责任感有真切的理解和迫切的需要,使学生家庭责任感的培养成为一种水到渠成的构建。

2.4搭建学校与家长沟通的平台,建构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课程评价主要偏重于结果性评价,很少关注过程性评价,评价过于注重分数和智育。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一门注重品德培育、充满人性关怀的学科,其课程实施的效果不是分数可以量化的,对其评价的最终目的也在于促使课程主体——教师和学生实现心灵的升华。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在功能上要与传统课程评价有本质的区别,在评价内容及方式上也要赋予新的内涵。

对小学生进行家庭责任感教育要注重家校合作,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中通过课外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孩子与家长的互动,课程评价中注重家长对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的反馈。

参考文献。1] 马志尼。论人的责任[m].商务印书馆,1995:9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谭平。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小学生家庭礼仪教育要求

在小学生中学习 家庭礼仪教育 开展 家庭礼仪活动 是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先 后成才,为了更好地在小学生中实施养成教育,使学生初步懂得一般的家庭礼仪,特编写 小学生家庭礼仪教育要求 把它融入日常教学中去,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一 起居礼仪 按时作息,晚上睡觉时,要向...

小学生家庭礼仪教育要求

小学生家庭礼仪的教育要求。1 家里来客时要热情招呼 您好,请座!及时给客人上茶。客人入座后应双手递送茶水或饮料,如果客人与父母交谈,应该主动回避 回房间看书,看电视玩游戏应该小声,以免打搅他们的谈话。客人在时,我们有事需离开或不能陪伴应主动向客人打招呼说明。当客人离开时,要起身送别,并说 慢走,再见...

小学生家庭教育心得

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孩子的成长应该是立体的 多方位的 多能力的成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应是立体 全方位式的教育,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很苦恼,不知道如何做才好?下面我就把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看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 要有童心,做孩子的好伙伴。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