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本公共卫生逐步均等化工作小结

发布 2024-03-02 19:55:06 阅读 9899

一、2010年项目执**况。

我县自2009年起开展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为实施好该项目,与财政部门联合制定了全县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项目实施方案和考核标准,卫生局和各单位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对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及有关医务人员进行了培训。2010年联合财政部门对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医生进行了绩效考核,及时足额发放补助资金。

二、工作进展情况。

2011年,县局分别于5月中旬和七月上旬分别组织四个督导组对全县24个乡镇卫生院和相关医疗机构进行了督导检查。截止6月30日,全县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0.57万份,完成建档率81.

79%,各项重点人群建档管理均大大超过任务目标数。其中老年人建档4.8万份,完成率171.

6%;孕产妇建档0.98万份,完成率173.96%;0-6岁儿童建档3.

85万份,完成率107.43%;高血压患者建档3.2万份,完成率135.

36%;2型糖尿病患者建档0.84万份,完成率112.84%;重型精神病患者建档0.

15万份,完成率114.26%。

对完成2011年工作目标建议如下: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医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领导,把农村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明确单位各成员的职责分工,层层落实任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工作目标、实施计划和方案,确保医改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二、加强宣传,广泛动员。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作用,积极宣传医改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各级医疗卫生部门要加。

强与当地**、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社区等基层管理组织和辖区单位的协调与沟通,争取支持、引导居民自觉自愿加入到医改工作。

三、加强监督,完善指导。

卫生行政部门应把医改工作纳入卫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日常监督与指导,形成定期与不定期督导相结合的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相应措施,使医改工作向健康方向发展。

三、重点人群管理建议。

一、建立信息化平台。

建立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保证农村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畅通使用,方便广大农村居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享用。方便医务工作者对信息的掌握和管理。

二、完善检查内容,增加补助经费。

健康检查表内容很多,但是对重点人群体检项目仅仅指血压、血糖和心电图检查几项。由于农村广大地区偏远,通过宣传或卫生院送医下乡等方式,农民花很大精力才能享受一般又很少的检查,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而体检表中内容又很多,绝大多数为有条件地区开展,不能满足群众需要。因此只有提高人均补助标准,增加检查项目才能更好的为群众健康服务。

三、加强卫生技术人员培训。

由于卫生技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宣传、检查效果差别很大因此加强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是提高优质服务的前提。

四、项目分工及专业技术机构参与情况。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专业技术机构的共同参与。我县妇幼保健机构,疾控机构和县直医疗单位广泛参与此项工作,配合行政部门制定方案、组织培训、

参与督导,使我县公共卫生均等化工作持续良好发展。

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管理制度

工作管理制度。安定区石峡湾乡卫生院。石峡湾卫生院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管理制度目录。一 疾病控制工作制度。二 预防接种工作制度。三 妇幼保健工作制度。四 卫生监督工作制度。五 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六 慢性病管理工作制度。七 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八 老年保健工作制度。九 公共卫生工作人员职责与任务。...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四 预防接种服务工作。为全镇3916名0 6岁适龄儿童接种12种国家一类疫苗服务,包括 乙肝疫苗 卡介苗 脊灰疫苗 百白破疫苗 白破疫苗 麻疹疫苗 甲肝疫苗 流脑疫苗 乙脑疫苗 麻风 麻腮疫苗等,接种率达95.67 免费建立预防接种卡 证 簿 采取多种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 时间 地...

20XX年基本公共卫生工作要点

一 要加强项目的组织管理。一 提高项目组织化程度。各单位要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组织和技术指导组织,完善协调工作机制,做到有场所 有人员,切实承担项目日常管理工作。按照国家 省和市考核要求,全面梳理,健全台帐,做好迎接国家 省现场考核的准备工作。二 发挥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建立财政投入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