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光伏行业研究主要观点

发布 2024-02-19 06:07:23 阅读 2428

2012年光伏行业观点。

行业地位。目前光伏发电占我国发电总量比例很小,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及国际社会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要求下,将稳定持续增长。中国已成为能源消费大国,2011年达到30多亿吨标煤的消耗,其中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量约为2.

8亿吨标煤,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的目标是,2015年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及核电等非化石能源开发总量达到4.8亿吨标煤。从发电情况来看,2011年我国发电总量约为46000gw,其中约有超过2gw的太阳能发电项目投产,总量约为3gw(2011年之前我国太阳能装机规模累计仅为860mw),可以发现,虽然光伏发电占比很小,但呈现出大幅增长的态势。

光伏发电目前虽然面临着成本制约、体制等方面的发展瓶颈,但太阳能市场前景仍很广阔。根据国家能源局指示,未来将要在西部地区、资源丰富的地区,结合特殊需要,积极开拓和太阳能相关的技术,加大推广试点项目,推动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此外还要推出更多扶持太阳能方面的相关政策。从中长期来看,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对我国能源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我国已经在国际社会上庄严承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要兑现这一承诺,唯一的方法是加快新能源的规模化发展。

上下游情况。

光伏行业的利润水平是从上至下呈沙漏型。一般上游硅提纯具有较高的利润水平(在多晶硅**波动不明显的条件下),其原因一方面是需要大量的技术研发人员,先进的提炼和制造设备,即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门槛很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大部分太阳能级多晶硅的提纯核心技术不在国内(国内多数企业采用的是改良西门子法,在下文工艺技术方面会做介绍),所以导致了目前国内能有效提炼太阳能级硅的企业数量较少。中上游硅片生产行业需要较为先进的铸锭炉、开方机、生长炉、切片机和相对应的检测步骤来保证其所需要的较高工艺水平,所以中上游行业需要一定的设备支持和技术门槛,竞争较为一般,利润水平尚可。

中下游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制造的工艺流程一般是将单晶硅或多晶硅片进行表面化学处理(即清洗)、扩散(制p-n结)、制作上下电级、烧结、减反射膜、焊接、层压(即从上层到下层依次排放背板、eva胶膜、电池组、eva胶膜、钢化玻璃)和装框等简单步骤,所以其竞争非常激烈,利润水平一直处于低位。下游太阳能光伏系统设备制造又为技术含量很高的行业,尤其是大负荷供电的正弦波逆变器和太阳跟踪控制系统,,将一年中每个时刻的太阳位置存储到plc、单片机或电脑软件中,也就是靠计算太阳位置以实现跟踪。采用的是电脑数据理论,需要地球经纬度地区的数据和设定,一旦安装,就不便移动或装拆,每次移动完就必须重新设定数据和调整各个参数;原理、电路、技术、设备复杂,非专业人士不能够随便操作。

行业内先进技术特点分析。

硅烷热分解法的优点为提炼纯度高,反应器内无腐蚀性气体产生,转化率高。美国memc和美国hemlock公司除使用改良西门子法之外,还使用硅烷热分解法,其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是将纯度98%的硅粉与纯度99.5%的电解镁屑按质量比7:

12配置。以液氮为媒介,在反应器内进行反应(温度控制在-33摄氏度时左右)生成硅烷气由分子筛(或活性炭、硅胶等)进行吸附,以纯化硅烷气体。然后再热分解炉中高于600摄氏度下使其分解,即得到纯硅和氢气。

硅烷气体为有毒易燃性气体,沸点低。该法的生产成本要比改良西门子法高,但其杂志易清除,从而可制得高纯气体,反应器内无腐蚀性气体产生,转化率高。

物理法的特点无有害气体生成,提炼成本很低。为德国wacker公司和挪威elkem着重研究物理法,其中德国wacker他们先采用酸浸,使得硅金属中的金属杂质进入溶液;随后对浸出后的渣滓进行熔化,最后进行定向凝固。而挪威elkem采用将金属硅进行破碎后进入酸浸,然后加入高纯金属后,采用定向凝固等方法处理硅中杂质。

采用定向凝固法时,将被提纯的熔体硅放入组合结晶器重,然后使硅从结晶器底部向上缓慢凝固,上部硅最后凝固。根据各杂质的分凝系数不同,分凝系数小的杂质最后大部分集中在上部硅中,冷凝后把含杂质多的最上部的硅截取下来,下部硅就是经过提纯的硅。为使得提纯效果更好,这种定向凝固法可以多次应用,物理法的优势为无有害气体生成,且提炼成本很低。

流化床法提炼效率高、电耗低、成本低。挪威rec、德国wacker、美国hemlock和美国memc还研究开发了流化床法,流化床法是以sicl4、h2、hcl和工业硅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流化床内生成sihcl3,再将sihcl3进一步歧化加氢反应生成sih2cl2,继而生成硅烷气。制得的硅烷气通入添加有小颗粒硅粉的流化床反应炉内,进行连续热分解反应后,生成粒状多晶硅产品。

由于在流化床反应炉内参与反应的硅表面积大,故该法生产效率高、电耗低、成本低。其缺点是安全性较差,危险性较大,且产品的纯度也不高。不过制备的产品能满足太阳能电池生产的使用。

该方法比较适合大规模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且这些大厂已经通过设备的研发已基本消除安全性较差的缺点。

2011年行业运行综述。

行业上下游供需分析。

我国光伏行业上游多晶硅提炼中主要使用的是西门子法或改良西门子法,由于未全部掌握核心技术,使转化率水平较低及排放物污染较为严重,生产成本较高,**竞争力与国外厂商相比较弱;在2011年光伏终端需求增幅大幅放缓的情况下,上游多晶硅供大于求,直接导致整年**均处于**态势,且由于国内企业由于技术问题使成本偏高,**倒挂,为了减少亏损,第四季度已经有较多企业停产,使全年多晶硅还部分依赖于进口;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光伏行业中下游,致使整个行业处于库存偏多、产能过剩、供大于求。

2011年整年多晶硅**处于**态势,第四季度由于成本原因国内多数多晶硅企业停产,致使全年我国多晶硅还部分依赖于进口。2011年太阳能多晶硅**从1月的近70万元/吨跌至11月的20万左右/吨,**的主要原因为多晶硅供大于求的情况所致,2011年光伏组件装机的增幅下降(2010年增幅130%,而2011年增幅约为25%,下文将做具体介绍)导致上游多晶硅需求的下降(2011年10-12月国内多晶硅生产上基本已经停产,给予20万元-25万元/吨**的基本都是国外厂商)。

从上游多晶硅进口和国内生产情况来看,2011年1-12月份,我国共进口多晶硅64613吨,同比增长35.9%;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的统计,截至2011年12月31日,我国西门子法和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已建总产能达13.4万吨,同比增加54.

2%,而产量为7.5万吨,产能利用率为55.97%(其中保利协鑫和赛维ldk两家企业分别生产了4.

6万吨和1.2万吨)。

2011年10月中旬起,国内多数多晶硅企业已经进行名义上的“设备检修或者技术改革”,其停产的根本因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掌握太阳能级多晶硅提炼的核心技术较少(下文将做介绍),目前生产成本较高(赛维ldk的成本约在30美元/千克左右,英利绿色能源的成本在30美元/千克左右,南玻a的成本在33美元/千克左右,特变电工在37美元/千克左右,乐山电力约在40美元/千克左右。其他国内二流企业的成本在40-55美元/千克左右),使得销售**无法与德国wacker、美国hemlock和韩国oci等国际大厂进行竞争,另一方面是**的快速**使得生产成本倒挂,为了减少损失从而停产。

在**竞争中,国外诸多厂商以国内厂商无法给予的**来抢占国内市场,尤其是韩国oci,该公司的长单出口价比国内均价便宜3-8万元/吨,现货价便宜5-10万元/吨。11月中下旬,为了争夺中国市场,oci的长单价更是下调至18-19万元/吨。

硅片**与多晶硅**走势成正比,且目前下游太阳能电池片存量较大,未来短时间内对硅片需求可能有所减弱。从行业中上游硅片生产供需情况来看(以下将称中游行业,因为下文不介绍太阳能光伏系统设备情况), 2011年中国产量约为18-20gw,较2010年的14.1gw有所增长,增幅为28.

6%-41.8%,但根据硅业分会统计,目前太阳能电池片(主要材料为硅片)库存约为8gw,预计未来对硅片的需求将会有所放缓。

从**来看,与上游多晶硅**走势基本成正比,其中多晶电池片(156mm*156mm)从2011年初的5美元/每片**至2011年12月的2美元/每片,单晶电池片(156mm*156mm)也从2011年初的5美元/每片**至2011年12月的2.1美元/每片,见下图。

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由于2011年光伏组件装机增幅较上年减少较为明显,导致产能过剩,库存增加,且中上游多晶硅、硅片**整年处于**趋势,使下游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生产成本倒挂,出现亏损。从中下游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产能情况来看(以下将称下游行业),根据国内超过300个光伏电池厂的扩产计划统计分析,2011年和2012年的年度总产能分别达到51gw和66gw,其中具有成本竞争力及市场领先地位的光伏组件厂商在2011年和2012年的产能为24gw和34gw。从需求情况来看,中国2011年装机量约为3gw,较2010年537mw增长500倍以上,但从全球范围来看,光伏组件的需求增幅较上年有所放缓。

根据国际咨询机构ims research和his isupply提供的数据,2010年光伏装机量约为18gw,较2009年增幅超过130%,而2011年光伏装机量为24gw,增幅约为25%,有明显放缓,直接导致大量扩张的下游企业的光伏组件库存增加,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许多原材料例如单晶电池片和多晶电池片的**是以2011年初较高的**采购(见上图),在2011年整年中,光伏行业链的产品**基本呈现出单边**的态势,且**幅度很大,导致光伏组件制造企业生产成本倒挂,根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50家相关中小光伏企业已经出局。

行业内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目前许多光伏中下游企业产能扩张基本完成,2011年对光伏电池组件需求增幅大幅放缓,致使产能利用率较低,单位生产成本上升;及上游多晶硅**跌幅很大,导致行业内企业的相关经济效益和现金流获取能力下降较为明显。从光伏行业内的企业来看,上市企业数量超过20家,但其中有几家因为光伏业务占其主营业务比率太小,相关数据不具有代表性将其剔除;下文将选取14家具有代表性的光伏上市企业,其名称分别为特变电工、航天机电、光电股份、江苏阳光、新农开发、天威保变、乐山电力、南玻a、银星能源、横店东磁、江苏宏宝、超日太阳、向日葵和东方日升。

从利润指标中发现,2011年9月30日的三季报,所有企业的利润水平均较2010年同期或者年报相比有所下滑,除中国境内上市的光伏企业之外,在纽约交易所上市光伏企业(例如:赛维ldk、晶科能源、无锡尚德、大全新能源、中电光伏、晶澳太阳能、天合光能和英利绿色能源)净利润率和营业利润率也有很大幅度下降,其中5家全年亏损较为严重,导致这方面因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2011年光伏终端需求增幅大幅放缓,而光伏中下游厂商产能基本扩张完成,使得产能利用率很低,单位成本上升;此外,上游多晶硅**跌幅很大,导致中下游电池片和组件生产成本**倒挂所致。

因为销售情况较差的因素,现金获取能力有所减弱,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总负债的比率为-0.06%;同样原因也使行业内企业流动性指标表现较差,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有所减少,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和运营周期有一定程度增加,请见下表;为了满足公司经营所必须的流动性需求,行业内企业的资本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平均资产负债率从2010年末的50.08%上升至2011年9月末的56.

38%。

2024年光伏产业分析

2011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30.2gw,同比增长达到72 累计装机量达到70 gw。目前,全球主要光伏应用市场仍主要集中在欧洲,但美国和亚太地区成为未来极具潜力的市场。图 8 全球2006 2011年新增光伏装机量发展情况。数据 epia cpia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概况。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投资不...

2024年主要国家光伏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策分析。录入时间 2012年4月28日 太阳能光伏处 字体 大中小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德国 意大利的光伏新政使其装机量趋向缩减,中美两国依托高增速填补了部分亏空,全球需求今年整体或略减,明年可恢复20 以上的增长。根据 今年全球市场将有小幅下降,国内光伏市场继续高速启动 由于去库存接近尾声,企业开...

光伏电站2024年工作总结

和硕恒鑫新能源科技 2014年度工作总结。2014年是我公司开拓创新迎发展的关键一年,为完成集团公司运营部的工作目标,我站以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的安全生产方针为指导思想,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为重点,坚持以 管控为手段 抓好安全生产管理,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