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滥竽充数

发布 2024-02-11 20:10:09 阅读 5049

精品教案。

滥竽充数。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2.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寓言故事。3.培养生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寓意。2.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一)出示民族乐器笛子、二胡、葫芦丝、琵琶,学生边听相应的**,猜测乐器名称。(二)听一段竽演奏的**,引出乐器竽,出示“竽”字,看字猜“竽”的音和意。认识“竽”字,用“竽”字组词,导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质疑自悟。

一)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二)指名读,评价有什么不同之处。(三)齐读课文。

四)师范读,学生评价。

五)小结:老师读得好,并不是有什么高招,而是读懂了课文的内容。初读了课文,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学生质疑。

六)你有哪些好方法帮助你弄懂呢?(七)自学课文,理解大意。(八)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九)南郭先生为什么要逃呢?三、再读课文,了解人物。

精品教案。一)请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个人物?

二)齐宣王有什么爱好?你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来的?(出示句子: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从这句话中你看出齐宣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能通过读表现出来吗?

三)什么也不会的南郭先生会怎么想呢?又会怎么做呢?(出示句子:就到齐宣王那里,请求参加吹竽队。)南郭先生又会怎么对齐宣王说?怎么装模作样混呢?

四)齐宣王对南郭先生的表现满意吗?你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来的呢?(五)齐宣王死了,湣王即位。

湣王又有什么爱好呢?(六)南郭先生又会怎么想?怎么做?

课件演示南郭先生逃。四、回顾课文,悟道理。

一)齐宣王在位时,南郭先生请为王吹竽,湣王在位时,南郭先生竟然逃走了。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二)你明白了什么?

三)教师小结:没有真才实学,靠假冒过日子是长久不了的。(四)学了课文,你明白了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了吗?出示滥竽充数的三种意思:1.没有真才实学,假冒。2.以次充好。

3.谦虚的说法。课件出示几个句子,选择正确的选项。(五)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有这样的事吗?(六)学了这篇课文,你有怎样的收获?

七)教师小结:是呀,两千多年前的南郭先生因为没有真才实学混不下去了,作为新世纪的我们,没有真本事行吗?所以,我希望大家从小刻苦学习,掌握真本事,将来才能更好地去迎接时代的挑战。

作业布置】任选二题。)1.背诵《滥竽充数》。2.续写《滥竽充数》。

3.找经典寓言故事阅读,并分享。

长春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千根弦

一千根弦。教学目标 1 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理解 有生之年 急不可待 潸然泪下 等词语。2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理解文章蕴含的深刻意义。3 感悟生命中拥有希望的重要。教学重点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理解文章蕴含的深刻意义。教学难点 感悟生命中拥有...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野荷塘教案F

一 依据课标说教材。野荷塘 是长春版语文四年级下五板块名园水乡中第三篇课文。本课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文章,主要描写的是祖国遥远的北方边境竟然盛开着一塘美丽的荷花,作者十分好奇,于是便参观了那里的荷花,由此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文章共有10个自然段,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首先开门见山的概括地描写了野荷塘的位置...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野荷塘教案D

教学过程 一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五版块的第三篇课文 野荷塘 板书课题 首先,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词语的掌握情况。磨盘恶劣一抹锤炼 课件不带拼音 指名读。课件加上拼音 注意加点的字,这些字的音容易读错,大家要读准确。齐读 祖国空隙茂盛 看看这些词语,加点的字特别容易写错。写哪个字的时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