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三年级矛和盾的集合

发布 2024-01-31 10:20:11 阅读 9379

本次备课是基于实践反思的备课,在**和整理课堂实录以及听取课后评议的修改备课。

25 矛和盾的集合。

教材分析:《矛和盾的集合》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组以思想方法为专题,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

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

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

学情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三年级上学期是中年级的起步阶段,对把握主要内容、理解词语、体会情感等要求要相应降低,要提供适合学生接受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在阅读能力上能有所提高。

本课叙事简明,学生读起来不会有什么困难。在读懂内容,理解道理后,要学生了解举事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有一定难度,不能空讲道理,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才更有说服力。

根据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矛盾、坦克、合二为。

一、大显神威”等词语。通过表演、看图、联系上下文等理解生词的意思,积累运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学习抓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

3.了解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坦克的。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4. 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本次教学是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正确认读“矛盾、坦克、合二为。

一、大显神威”等词语。通过表演、看图、联系上下文等理解生词的意思,积累运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学习抓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

3.通过“整体思考-发现解决问题-争当小发明家”的总分总式学习,了解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坦克的。初步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抓关键词,多种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了解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坦克的。

教学准备:1.安排学生课前预习,读熟课文,自学生字,就不理解的地方质疑。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一、**导入,质疑课题。

1.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张**(出示)看看图中的两个人手里拿着什么?修改后问题指向性更强,直接引出矛和盾,避免重复提问,浪费时间。

通过看图,你对矛和盾有什么了解?随交流在图中标示出矛和盾。2人。

要点:矛和盾是两种古代兵器。矛是长长的,尖尖的,用来进攻;盾是方形的,厚厚的,用来自卫。)

2.请同学们伸出手指,跟着老师写一写这两个字。(板书矛、盾)谁能说一下写这两个字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2-3人。

学生回答预设:“矛”字不要落下点和最后一撇,“盾”字下面是个“目”,不要写成“日”。

重点笔画变红,教师补充如 “盾”字第一笔“横撇”,再第二笔“竖撇”,这是两笔。请同学们在书写时一定注意。

3. 今天我们要学习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板书完整课题,齐读课题。

4.看到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2-3人。

学生质疑预设:a矛和盾的集合是什么?

师:通过预习谁能解答这个问题?——矛和盾的集合是坦克。

b为什么要把矛和盾集合起来?

c矛和盾是怎么集合起来的?(这个问题将是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的问题。)

二、认读词语,积累拓展。

1.下面先看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自己先读读这些词。

出示词语,指名读:矛盾手持蜗牛坦克雨点般。

这一课中有两个词不好读,请你借助拼音自己先读读。指名读。

lǚ chuō

出示:履带戳不到。

出示坦克图,谁来指一指哪是履带?

师简介:履带就是围绕在坦克车轮上的钢质链带。它能让坦克不陷入泥泞路面,雨雪天不容易打滑,还能通过一米高的垂直墙呢。

齐读。2.读四字词语。这些词难不倒大家,现在咱们提高点难度,四字词语,谁能读准?请一位小老师来领读。

出示:难以招架庞然大物大显神威

合二为一乱成一团集于一身

左抵右挡。同学们仔细观察,第二行词语有什么共同之处?带数字的四字词语,你还知道哪些?(七嘴八舌、五颜六色、三心二意……)3-4人。

“左抵右挡”这个词,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吗?包含反义词的四字词语,你又知道哪些?(左邻右舍、大惊小怪、里应外合、异口同声)3-4人。

小结:这些包含数字或反义词的四字词语,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多多积累,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就更好了。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词语同学们都会读了,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吧!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6个)请一组同学接读课文。要求:读的同学声音要洪亮,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听的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谁能评一评,他们读得怎么样?(学生读时,随时画下学生读错的地方。)肯定优点,纠正错误。(如达到读的要求不再评,节约时间。)

3.还记得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吗,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你试着填一填。指名说。

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进行比赛,他把矛的(进攻)和盾的(自卫 )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并在战场上(大显神威),打败了敌军。

小结:像这样抓住课文中的几个关键词,把它们连成句,就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四、学习课文。

1.整体思考,默读学习1-4自然段。

师:这样简单的了解,还不能清楚的知道整个发明过程,我们还要深入的学习课文。那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画出你认为关键的词句。(画好后,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回答预设:发明家在和朋友比赛时,把矛的进攻和盾的自卫集合起来,发明的坦克。

2.抓住“如雨点般”、“左抵右挡”、“难以招架”感受矛的优点。

师:要想集合矛和盾的优点,就要先发现他们的优点。哪句话能表现出矛的优点?(指名读)

出示: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师:请同位两个分别来当发明家和他的朋友,表演一下这句话。

大家表演的这么起劲,老师也想来试试。谁愿意当发明家,和我对打?指名上台。

仔细看,想想我们为什么这样表演?教师边表演边用急速的语气渲染:“左边,右边,上边,下边,头,肚子……”教师的参与更能调动起课堂气氛,而且对需要理解的几个词语表演的示范性更准确。

表演完毕,谁来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这样表演?3-4人。

预设:a生:老师的矛刺得很快,没有规律,就像雨点一样。

师:真棒,你抓住了“如雨点般”这个词。

b生:我看到某某一会挡上边,一会挡下边,一会挡左,一会挡右。

师:这样不停地左右抵挡就是“左抵右挡”。

c生:我看到某某拼命地挡来挡去,就快招架不住了。

师:我的进攻这么厉害,他肯定难以招架。

小结:同学们可真厉害,抓住了“左抵右挡”“如雨点般”“难以招架”这几个关键词,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自己先试一试。(这几个词变红,提示学生读到时可以强调)指名读。2人。

修改后,增强了表演的示范作用,把问题放给全班同学比原来采访表演者,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自由畅谈,避免了牵引性问题,教师注意倾听、点评、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抓关键词理解的方法。

3.比较句子,读好感叹句。

矛的进攻这么猛,紧急关头发明家想到了什么呢?指名读。

出示: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大家注意到这两个句子有什么共同之处?(可提示:“啦!”变红)

出示: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如果去掉“啦!”行不行?

预设:去掉后干巴巴的,不如加上有感情。

师总结:对,这就是感叹句的作用,把发明家当时的心情表现出来了。让我们读出他的心情吧。自读,齐读。

通过去标点感受,就能起到了解感叹句作用的目的,比原来对比句子节约时间。

师:要是把盾放大成一个铁屋子,对方再猛烈的进攻也不用怕了。这个想法真不错。

4.自学。三、四自然段。

师:发明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发明家还会遇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呢?请你默读。

三、四自然段,试着填一填**。

学生自学填写,教师巡视了解。

交流,相机板书。出示坦克图随着前面的交流标示出“矛”、“盾”。

生:发现的问题是铁屋子没法进攻,解决就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和炮口。板书:进攻、枪口、炮口。

生:发现的问题是铁屋子不会跑,解决是装上轮子,按上履带。板书:铁屋子、自卫。

这幅图可以用课文中的一个四字词语来说明,是什么?

合二为一从字面看什么意思?(把两个东西合成一个。)那在课文中怎么理解?(把矛和盾的优点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发明家就是这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了坦克。板书:+、坦克。

同样是放手让学生自学,这样设计能帮助学生先梳理清脉络,让学生了解到发明的全过程,再以“争当小小发明家”的实践活动检验学生对“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呢?”这一问题的理解,有了板书作为引领,相信更多学生愿意上台展示。

5.争当小小发明家。

同学们想不想也来做小发明家?那请你联系前面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同位两个可以先互相说说。

坦克发明介绍会开始了。哪个小发明家愿意上台讲讲,你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其他同学认真听,待会你可以当小记者来提问。

预设:①怎么进出呢?

怎么看到外面进攻敌人呢?

为什么按履带呢,光按轮子不行吗?

这位小发明家知道的可真不少,大家把掌声送给他吧。

本想接受大家的建议,在这里引入通过比较句子了解“如果……可是……对了……”的过渡衔接作用,考虑到第一课时容量已不小,且这些关联词学生刚刚接触了解不多,所以放到第二课时,复习第一课时内容时,引导学生发现这几个词的作用,用上它们介绍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

三年级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一 导入。1 本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第七组课文,本组课文将围绕思想方法这一主题展开学习,打开书100页,请一位同学来读读导读部分,其他同学想想,导读中对大家提出了什么要求?2 咱们就从这多读多想中开始今天的学习吧。3 看,今天江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件秘密 是什么?4 指导书写 矛 盾。5 对于这矛跟盾,你...

三年级《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出示7我会读集合紧张战场大显神威固然胜利炮口乱成一团长处进攻坦克合二为一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庞然大物。2 出示8,六句带有生字的句子。1 矛 m o 和盾 d n 的集合 2 发明家手持 ch 矛和盾,与朋友比赛。3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 b n 向他刺来 4 敌人就一枪也戳 chu 不到我了 5 自己却变...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学习必备欢迎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矛和盾的集合 教案。学习 矛和盾的集合 课文,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矛和盾的集合 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目标 认识 矛 盾 等6个生字。会写 矛 盾 等14个字。能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