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读写结合训练”的探索

发布 2024-01-31 04:45:10 阅读 825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低效高耗”的顽症至今没有得到彻底**。用时最多,收效甚微,已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孩子们虽然在学习那些文质兼美的课文,但只是在分析一些情节,忽视了让他们感受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课文中生动活泼的语言也如同过眼烟云,不留痕迹。致使不少学生待到自己要表达时,思路闭塞,胸中虽有物,口中却无词,说话语病多,作文无条理。

语文是工具。学生阅读书籍和写作文章的技能必须通过训练方能形成。阅读积累了语言和思维的材料,具有范型的作用,阅读材料在一定意义上为学生作文提供了“样式”,而作文在一定意义上说则是阅读的运用,对阅读有促进和强化作用。

换句话讲,读和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读是理解,是吸收;写是表达,是运用。读和写的关系实质是“吸收”和“表达”的关系,是“学”和“用”的关系。

学用必须一致,读写必须结合。正如《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那样:“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

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所以,读和写的紧密结合有利于更快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

杜甫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千百年来成了人们读和写结合的至理名言。不过书海无涯,“万卷”怕是没有时间去破的,所以要讲究效率。。我们的职责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指导学生攻读有限的篇目,积累一定语言,训练表达,做到:

思路畅通,胸中有物,口中有词。中年级学习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扎扎实实地进行片断读写训练,将使学生受益非浅。三年级是小学作文训练过程中的过渡年段,它以一二年级说话写话为基础,又要为高年级命题作文搭桥铺路。

为了搞好这个“过渡”,我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通常采用以下几种不同的教学形式:

一、读中学写。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渗透作文指导,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运用练习,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形成个性化的语言。

在操作时有以下几种方法:1.学习写作方法。

从教材的思想内容入手,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社会经验,围绕一个认识点、情感点等化开去,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达到读写的有机融合。例如《放风筝》一课的第四自然段是重点段,先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说说文中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风筝;作者是怎样把这几种风筝写具体的(使学生悟道:

既写出了风筝的颜色,又写出了风筝在空中的样子;同时还根据风筝放飞的情景又写出了作者的想象);最后让学生想想天空还有什么风筝,它们都会是什么样子呢?拿起笔,象书中一样,来写一写。就这样教师带着学生一句句细细读,细细品,这则片段中言之有物的特点就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习表达形式。从教材的语言表达形式(句式、段落、结构、各种修辞手法等)入手,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表达形式和方法写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迁移性的运用练习,化知为能。

《惊弓之鸟》一课对话比较多,且对话的形式多样,对话中的符号运用又是学生的难点。在学到最后我的设计是:“课文到此结束了,魏王还应该有话说,那他会说什么呢,请你动笔用对话的形式把它写下来。

3.学习词语、句子。从教材丰富的语汇入手,此时引导学生将读中积累的词语进行归类,运用一类词语或一组词与创造性地进行写句、写段练习,将积累的词语及时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材料,成为活的语言。

在教学《登上企鹅岛》时,当学生了解到小企鹅是怎样吃食的,教师及时总结:正是这几个准确表示动作的词语,把小企鹅吃食介绍的那么有趣,看来在介绍小动物的活动时,用上准确的动词,让人觉得生动有趣。

二、以写促读。

读与写,不能片面地理解为读为写服务。有时必要的“写”更促进了学生的“读”。写是一个经历严密逻辑思维的语言表达过程,它可以促进学生将读中获得的认识,感受经过深入地思考和重新梳理整合,形成带有个性色彩的新认识、新思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例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想像并写一写村庄早先的美丽,用最美的词语、最动听的话语来形容村庄里的小河、树木、空气、环境及人们的生活。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对比小村庄坎树前后的变化,更深刻地认识小村庄早先的美丽及消失的原因。

有了这样的“写”,孩子们的情绪是积极的,带来的是一次理解和体会的“深加工”,从而产生的是更深刻、更新颖思想。

三、为写而读。

三年级段的读写结合训练

1.3因果段。因果段即由表明原因和结果的句子组成的段。如 富饶的西沙群岛 中的第二自然段,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引读法引导学生读懂段句后,指导学生观察班上同学迟到的情景,抓住人物的动作 神态 语言,写一段班上同学因病 或因事 上学迟到的情景及原因的片断。1.4承接段。承接段以事情发展为序或以时间先后为序...

三年级教研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促进写作兴趣。今天我们三年级组与大家分享的是 读写结合,促进写作兴趣 所谓 读写结合训练 我认为用通俗的话说就是 读中学写 读后练写 读是理解,是吸收 写是表达,是运用。读和写的关系实质是 吸收 和 表达 的关系,是 学 和 用 的关系。学用必须一致,读写必须结合。三年级是小学作文训练过程...

三年级上册读写训练点

1.理解词句的方法。与低年级过渡 1 查字典 词典的方法。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3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2.初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为高年级作铺垫 3.围绕一个意思写,学习表达方法。总分 分总 4.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说明方法 比喻等 5.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6.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