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发布 2024-01-30 02:00:04 阅读 6795

2024年浙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成长,意味着对(自己)和(他人)有更(全面)的(认识):成长,意味着我们与小伙伴们(和谐相处),(收获友谊);成长,意味着(完成)更多的(任务),(承担)更多的(责任)。p1

2、让我们认识自己的(不同角色),了解自己的(个性)与(爱好),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长),积极自信地参加(集体活动),(快乐)地成长。

3、(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我们的(亲人),(朋友)、(同学)、(老师),我们在与他们的交往中,逐渐长大**。

4、世界上只有一个你,你是(独一无二)的。

5、(正确认识)自己并不容易,需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也需要通过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6、我很平凡,但我喜欢(帮助别人),是(公益小使者);我喜欢(唱歌),喜欢(探索),我是班里的(小歌手)和(探险家)。

7、正确认识自己的(特点),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充满(自信)。

8、(自信)能产生(一种力量),使人不断发挥自身的(潜力)。拥有(自信),你会发现自己有(很多很棒)的地方,并且会变得越来越棒!

9、(家庭)、(班级)、(学校)、(社区)都有我们可以发挥特长的地方。

10、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善于(发现)并欣赏他人的(优点)与(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积极向他人学习,我们能不断(进步),成为更出色的自己。

11、(欣赏)是一种力量,一种(积极)的力量。

12、对他人的欣赏要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13、一道(赞许)的(目光),一个(夸奖)的(手势),一个(友好)的(微笑),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4、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知不足而勇进,(取长补短),你会发现自己的优点越来越多。在与小伙伴相处的过程中,( 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长处),能(弥补自己的不足)。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好朋友。(真诚相待)、(平等相处)、(友好交往)(互相帮助),我们才能收获(友情)。

17、找到朋友的最好方法,是先把自己当作别人的(朋友)。

18、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帮助),但不能(是非不分);朋友之间应该欣赏彼此的(优点),但不能(无视和放任)各自的(缺点)。

19、在与好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有时我们(不经意间)的一些(行为),可能(伤害)了朋友,影响到友情。

20、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敲打)——鲁迅。最主要的是所选的朋友须(正派),即(品性端正)的人。——邹韬奋。

21、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浇灌)(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马克思。

22、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就像一颗大树,(祖祖辈辈)深深扎根,家庭之树(枝繁叶茂)。

23、家庭是以(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家庭由不同的家庭(成员)组成,家庭的(规模)也(多种多样)。

24、(核心家庭)由夫妻及其(未成年子女)组成。(单亲家庭)只有父母中的一方和孩子共同生活。

25、(混合家庭)中的夫妻一方或双方已经(不是)第一次结婚,在以前的婚姻中,他们可能有(各自的孩子),现在他们可能有(共同的孩子)。(大家庭)可能包括祖父母、叔叔、姑姑、表兄妹等,他们在(一起生活)。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27、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祖父;爸爸的妈妈叫(奶奶)祖母;爸爸的哥哥叫(伯父);爸爸的弟弟叫(叔叔);爸爸的姐妹叫(姑姑)。

28、妈妈的爸爸叫(外公)姥爷、(外祖父);妈妈的妈妈叫(外婆)姥姥、(外祖母);妈妈的兄弟叫(舅舅),妈妈的姐妹叫(姨)。

29、每个人的家庭(各不一样),家庭(成员)也许会(不同),但不管在什么样的家庭里,我们的身边总有(亲情)围绕着。

30、家人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无私的爱),我们在家人的(关爱)下(茁壮成长)。

31、(家庭相册)记载着我们成长的(足迹),(包含)着家人的(亲情)。

32、成长路上,家人帮助我们掌握(知识)和(技能),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33、爸爸妈妈赚钱很(辛苦),我不(乱用)零花钱;爷爷奶奶对我有很高的(期望),他们经常告诉我(做人的道理);课外书和玩具都(凝聚)着长辈的爱。

34、(长辈)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无数的(心血),我们应该(珍惜)长辈的(恩情),(听从)长辈的(谆谆教导)。

35、长辈对我们的一些要求,我们可能(不喜欢)、(不理解),但那都是(爱)。

36、了解长辈的(需要),(尊重)长辈的(意愿),做一名(善解人意)的晚辈。

37、我们是家庭的小成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关心(家庭生活),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承担相应的(家庭责任)。

38、(美好)的家庭离不开(有责任感)的家庭成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辛苦地(工作)与(劳动),作为家庭的小成员,我也要(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

39、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愿意分担(家务);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学着做)。

40、出门时说声(再见),回家时给家人一个(微笑),自己的衣服(自己洗),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我是一名(合格)的家庭小成员。

41、作为家庭小成员,除了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还要学会(关爱家人)。

42、当家人遇到(烦恼)时,我们可以试着(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43、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少给家人(添麻烦),就能(减轻)家人的(负担)。

44、学校里的(老师)真好!他们(传授)给我(知识),教我(做人)的(道理)。我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付出)。

45、学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在这里,我和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度过(快乐)的每一天。

46、看平面图时要注意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还要学会看(图例),图中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物体)。

47、指南针用来辨认(方向)最方便,(n)代表(正北)方向,(s)代表(正南)方向。

48、画路线图时要(标明方向),用(简单的图例)表示(标志性建筑),也可标上(路线箭头)。

49、(学校)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机构),由多个(部门)组成。

50、学校的主要部门有(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大队部)等,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每天为我们辛勤工作着。

51、(教导处)的老师排(课程表);(大队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52、学校的(大事记)记载着学校(发展的脚步)。

53、(课堂上),老师充满激情地(讲课);(活动时),老师是我们的(好伙伴);(办公室里),老师在认真(批改作业);(课余),老师与我们(促膝谈心)。

54、学校里除了(老师),还有(许多人)在辛勤地为我们工作着。

55、我们生活的(社区)是一个(大家庭)。社区里的人们(互相帮助),(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社区里的公共设施,需要我们(共同爱护)。

社区生活中的(秩序),需要我们共同(遵守)。让我们共同创建(和谐美好)的社区!

56、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和睦的邻里关系能让大家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友爱),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57、良好的(邻里关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条件)。(融洽和谐)、(互助互爱)的邻里关系,需要我们共同去创造。

58、邻里生活中,我们应该(相互谅解)(互帮互助)。看到邻居不文明的行为时,我们要(善意提醒)和(帮助),一起共建和睦的(生活家园)。

59、(社区)是大家的(家),社区的(事)就是(大家的事)。

60、(公共设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它们是我们(无声的好朋友)。(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

61、公共设施是由(**)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供大家使用、为大家(服务)的(机构)、(组织)、(建筑)或(设备)等。

62、(公共设施)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正确(使用)和(主动爱护)公共设施,是一个人良好素养的表现。

6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64、社会生活需要良好的(公共秩序)。(公共秩序)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品质)与(生命安全),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们每个人都应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共同维护)文明(有序)的生活。

65、(扰乱)公共秩序,会影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甚至造成(公共安全)问题。

66、良好的(公共秩序)需要每个公民的努力。公民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良好的(社会风气)是良好公共秩序的保证;(法律法规)可以(制止和惩罚)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力量。

67、我们不仅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还要积极、有智慧第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不文明行为,共同维护公共秩序。

68、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等弱势人群和我们一样,同样拥有获得(尊重)和(过美好生活)的权利。(关爱)弱势人群,(热心)为他们服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文明)的表现。

69、每个人都会变老,尊重老人就是(尊重自己),帮助老人就是(帮助自己)。

70、(弱势人群)是(生活困难)、(能力不足),容易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群体。(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就是其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两类群体。

71、残障人士和我们一样,都是社会成员,都享有正常生活权利,体现在:(电视节目的手语解说)、(召开残疾人远动会)、(公用设施中的盲文)、(公共场所的无障碍通道)。

7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73、(社会)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关爱(老年人)是文明社会应有的表现。

74、老年大学丰富了老人的(生活),使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

第1课认识我自己。1 认识自己看起来简单,其实并不容易。我们在一天天长大,对自己的认识也在逐步形成。只有了解自己,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2 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我们的外貌 性格 喜好 和习惯不完全相同,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有的优势...

未来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

1.你欣赏自己的哪些方面 你的优点是什么 我经常锻炼身体,身体很好。我讲究卫生 爱干净。我性格开朗,爱说爱笑。我是个热心肠的人,会帮助别人。我做事很细心,很少出现差错。我从小懂礼貌,见到老师同学主动打招呼。2.在别人的眼里,你还有哪些优点呢?我很大方,很勇敢 我的作业写得很认真 我学习好 爱劳动 活...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 2018 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科教学计划。年级三年级科目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26 人,其中男生 12人,女生 14人。通过两学年的学习,学生。已有了初步的认知生活,感知生活的能力,能对劳动行为有所了解,能比较有兴。趣地参与到老师预设好的一些实践活动中来。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