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酥梨生产技术规程

发布 2024-01-20 23:45:17 阅读 7571

附件1砀山酥梨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砀山酥梨苗木繁育、建园、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标志、贮藏和运输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砀山酥梨的育苗、生产、采收、贮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t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ny/t 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 442 梨生产技术规程。

ny/t 1198 梨贮运技术规范。

ny/t 2157 梨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ny 475 梨苗木。

ny/t 2681 梨苗木繁育技术规程。

3 苗木繁育。

3.1 砧木苗培育。

按ny/t 2681中执行。

3.2 嫁接。

3.2.1 接穗选择

按ny/t 2681规定执行。

3.2.2 嫁接时期和方法。

3.2.2 .1 夏秋带木质芽接法。

播种当年的7月~9月份,当砧木苗长到直径约0.5 ㎝时就可进行带木质部芽接。先在砧木上离地面10 cm处长削一刀,深达木质部,长度2.

5cm左右,下面斜削一刀,去掉削片。用同样方法削取接芽,长宽深度相仿,并插入砧木切口。用塑料条全封闭包扎,包扎时要露芽眼,接后10天左右可以解绑。

3.2.2 .2 春季萌芽前硬枝斜切腹接法。

对芽接未成活和当时粗度不够未芽接的砧木,可于第二年的春季萌芽前进行硬枝斜切腹接。方法是从砧木地上部分5~8㎝处剪断,在上端平茬出的一侧,用果枝剪斜切一个长约2.5~3cm的切口。

在接穗枝条上选择1~2个饱满芽,用剪枝剪大刃将其两面削成长约2~3cm的斜面,有芽的一侧稍厚,无牙的一侧稍薄,剪下枝芽。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接穗稍厚的一侧向外,稍薄的一侧向内,使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对齐,然后用塑料薄膜密合绑扎。

3.2.3 嫁接后管理。

按ny/t 2681执行。

3.4 苗木出圃与包装。

按ny/t 2681执行。

3.5 苗木贮存

3.5.1 假植。

苗木被挖出后,若不能及时定植,需选择不易积水的地块进行假植。假植时,先挖深、宽各40 cm的条沟,将成捆苗木在沟中散开,沟内苗木堆放不能超过5层,然后用开挖另一条沟的土填埋放好的苗木根部,并浇水使根与土充分接触。

3.5.2 低温冷库贮存。

运用低温冷库贮藏苗木时温度应控制在0~1℃,相对湿度要求95%以上。苗木入库时用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沾根处理,苗木码垛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贮藏期间应定期检查冷库温湿度和苗木保鲜度。

3.6 苗木运输。

按ny/t 2681执行。

4. 建园。

按ny/t 391执行。

建园宜选择土壤层厚度≥60cm、透气良好、有机质含量≥1%沙壤土或沙土地。园地周围无柏树种植。

砧木选择杜梨、秋子梨。苗木质量应符合ny/t475 标准要求。最好选择2-3年生大苗壮苗定植。

秋末落叶后到土壤封冻前和土壤解冻到春季萌芽前。原则上落叶后和土壤解冻后定植愈早愈好。

4.5 栽植密度。

依据立地条件和所要采用的目标树形:基部多主枝中干两层形树形适宜的栽植密度为每666.7 m2 栽18~30棵;基部多主枝小冠疏层形树形适宜的栽植密度为每666.

7 m2 栽28~44棵;纺锤形适宜栽植的密度为67~83棵。

以鸭梨、马蹄黄、园黄、翠冠梨作为授粉品种,栽植时至少选择2个或2个以上授粉品种,配置比例为1:8—1:10,隔行或梅花状栽植均可,最好采用梅花状栽植。

按db34/t 2248规定执行。定植前用水浸根8—12小时,修剪根系,栽植时以杀菌剂沾根处理,定干后及时用蜂蜡封口。

基部多主枝中干两层形树形定干高度为90~100cm;基部多主枝小冠疏层形树形定干高度为95~110 cm;纺锤形树形定干高度为100—120cm.

干高65 cm左右,第一层主枝3~5个,层内距40~50 cm;第二层主枝1~3个,层内距30~40 cm;层间距150~180 cm,全树高350~400 cm。

第一层主枝开张角度为60°~70°,第二层主枝开张角度为50°~60°。

第一层每主枝上留1~3个侧枝,第一侧枝在各主枝的同侧,第二侧枝在另一侧,第三侧枝和第一侧枝处同侧。第一侧枝距主枝基部40~60 cm,同主枝上侧枝间的距离60 cm左右。

第二层主枝上留0~1个侧枝,侧枝距主枝基部40 cm。

干高60 cm左右,第一层主枝3~5个,层内距40 cm左右;第二层主枝2个,层内距30 cm,层间距80~100 cm;全树高300 cm左右。

第一层主枝开张角度为65°~75°,第二层开张角度为60°~65°。

第一层主枝留0~1个侧枝,侧枝在各主枝的同侧。侧枝距主枝基部40 cm左右,第二层主枝上不留侧枝。

5.2.3 纺锤形。

树高250-300cm,主干高60-80cm.中心干强壮直立,干上螺旋着生10-15个主枝,粗度小于主干1/2,间隔20-30cm,主枝角度70-90,均匀伸向各个方向,枝组长度应控制在120cm以内,成形后整体树冠呈上小下大形状。该树形整形以缓放、拉枝、疏剪为主,少用短截,主枝全部单轴延伸,其上主要培养小型结果枝组。

砀山酥梨纺锤形整枝应特别注意控制上强和树冠郁蔽。

将定干后最上部的芽发出的发育枝培养成中心干。冬剪时,对延长枝行轻短截,对生长势过旺的行中短截,也可在夏季对新梢行剪梢、摘心或对多年生枝环割,第二层主枝培养后,不再留中心干延长枝,进入盛果期稳定生产后,对于基部多主枝小冠疏层形剪除第二层以上部分。

在整形带内培养均匀分布的主枝3~5个。主枝不够时,春季萌芽前在整形带饱满芽上方行刻芽处理。冬剪时,对幼龄树主枝延长枝行轻短截或不剪,对盛果期主枝延长枝行轻短截或中短截,树冠达到要求时,可行重短截或回缩。

利用主枝侧芽培养侧枝,不用竞争枝培养侧枝。对幼龄树侧枝延长枝行轻短截或甩放,对与主枝有竞争的侧枝可行中短截或重短截;对盛果期侧枝延长枝行中短截,影响主枝生长或树冠达到要求时可重短截或回缩。

在不影响骨干枝生长的前提下,可在整形带内或以上部位培养辅养枝,辅养枝与中心干之间的夹角为80°~90°。对辅养枝延长枝缓放或轻短截,影响骨干枝生长发育时,可重短截或回缩或疏除。

按分枝数量、主轴长短和所占空间大小,分小型枝组、中型枝组和大型枝组。小型枝组具有2~4个分枝,主轴15 cm左右,占有直径30 cm左右的空间;中型枝组具有5~15个分枝,主轴长30 cm左右,占有直径约60cm的空间;大型枝组具有16个以上分枝,主轴长超过30 cm,占有大于60 cm以上的空间。

在各骨干枝中部培养大中型枝组,在基部培养中型枝组,外围分布中、小型枝组。同侧大中型枝组之间的距离应在50 cm左右,小型枝组之间的距离在20 cm左右。大、中型枝组之间可间插小型枝组,骨干枝背上不留大、中型枝组。

大型枝组用中长发育枝连续重短截,长发育枝连续缓放、结果缓和后回缩,由中型枝组培养和侧枝辅养枝改造等方法培养。

中型枝组用发育枝甩放、结果后回缩,中发育枝甩放、成花后回缩,中长发育枝重短截,大型枝组回缩和由小型枝组培养等方法培养。

小型枝组用中庸发育枝缓放、成花后回缩而成,对叶丛枝、短枝不剪,或者由中长发育枝重短截和中型枝组改造等方法培养。

疏除过密枝组、衰弱枝组,对过大、过强的枝组用疏枝、回缩等方法进行改造,保留的较弱枝组用壮枝壮芽带头,使其复壮。通过不断培养、更新、复壮,保持枝组数量的动态平衡。

要求中心干强于主枝,主枝强于侧枝,下层主枝强于上层主枝,上层主枝是下层主枝长度的三分之一左右。

盛果期每666.7 m2 留枝量4~5万条。

盛果期酥梨每666.7 m2花芽留量1.5~1.8万个左右。

盛果期酥梨群体覆盖率为70~80%。

6 花果管理。

用铝合金框和纱窗做成80cm×110cm的纱窗平台;用钢筋或角铁焊接平台支架,总高度不超过250cm,分为8-9层最低一层距地面50cm,其余层间距20-25cm,将均匀洒满花药的白纸单层平铺在纱窗平台上,每个平台可处理花药0.25-0.3千克。

在鸭梨、马蹄黄、园黄、翠冠等授粉品种树上,采集大蕾期花朵,5-6千克鲜花可出0.5千克鲜花药。

用剥花机或人工剥取花药,筛去杂质,然后将花药送花粉房烘制花粉。

保持花粉房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在60~70%,烘制24小时左右,并注意室内外空气交换。

花粉制好后用硫酸纸包好,放在温度为2~8℃的硅胶干燥剂中或相对湿度为50%、阴凉干燥处备用。

花开50%以上,每日早晨8时露水干后至下午5时前,用授粉器点授花序边花2~3朵,整个花期最好重复授粉2~3次。若授粉期间遇有灾害性天气,应尽量补充授粉。

鼓励推广梨园蜜蜂、壁蜂和液体授粉。

初花期喷 0.3%硼砂+0.2%尿素+0.3%白糖。

果园铺设灌溉用微喷带,低温期持续向空中喷水,微喷带铺设间距视果树行距而定,一般为4m-8m.不建议向果树上直接喷水。

砀山酥梨生产技术规程

附件1砀山酥梨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砀山酥梨苗木繁育 建园 整形修剪 花果管理 土肥水管理 病虫害防治 采收 包装 标志 贮藏和运输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砀山酥梨的育苗 生产 采收 贮存。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蜂蜜生产技术规程绿色蜂蜜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蜂蜜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蜂蜜的生产条件 工具设备 采收 操作 贮运 质量控制要点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我省绿色蜂蜜的生产地区。2.生产条件。2.1群势 生产蜂蜜的蜂群 采蜜群 必须健康强壮,每群应有十框 2 5万只 以上的蜜蜂,要有充足的采集 酿造适龄蜂,蜂子比...

矿山生产技术规程

有色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生产技术规程 第一章总则。1.0.1 矿山生产规模应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地质资源,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和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比较确定,并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1.0.2 矿床开采应用先进工艺和设备,并加速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利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1.0.3 矿体产状按其倾角和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