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培训讲义

发布 2024-01-18 11:58:17 阅读 1889

安全生产技术培训讲义(电气部分二)

漏电保护。漏电保护 ——利用漏电保护装置来防止电气事故的一种安全技术措施。

漏电保护装置——又称为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简称rcd(residual current operated protective device)。

漏电保护装置是一种低压安全保护电器。

漏电保护装置的原理。

漏电保护装置的选用。

防止人身触电事故。

用于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时:应选用额定动作电流为30ma及其以下的高灵敏度、快速型。

需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的场所(1)

触电、防火要求较高的场所和新、改、扩建工程使用各类低压用电设备、插座,均应安装漏电保护器。

对新制造的低压配电柜(箱、屏)、动力柜(箱)、开关箱(柜)、操作台、试验台, 以及机床、起重机械、各种传动机械等机电设备的动力配电箱,在考虑设备的过载、短路、失压、断相等保护的同时,必须考虑漏电保护。用户在使用以上设备时,应优先采用带漏电保护的电器设备 ;

需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的场所(2)

建筑施工场所、临时线路的用电设备 ;

手持式电动工具(除ⅲ类外〕、移动式生活日用电器(除ⅲ类外)、其他移动式机电设备,以及触电危险性大的用电设备,心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

潮湿、高温、金属占有系数大的场所及其他导电良好的场所,如机械加工、冶金、化工、船舶制造、纺织、电子、食品加工、酿造等行业的生产作业场所,以及锅炉房、水泵房、食堂、浴室、医院等辅助场所 。

三、电气防火防爆。

1.电气引燃源。

主要分为两类:

危险温度。电火花和电弧。

1) 危险温度(见下页图)

2)电火花及电弧。

电火花——电极之间的击穿放电。大量电火花将汇集成电弧,电弧高温可达8000℃,能使金属熔化、飞溅,构成火源。

分为:工作火花——正常时应无引燃危险,但异。

常时如:三相刀开关不同时。

闭合等。事故火花——短路、断线。

其他火花——雷电、静电、电磁感应。

2.危险物质。

1)分类(按**性物质种类分类)

**性物质分三类。

ⅰ类:矿井甲烷(ch4)

ⅱ类:**性气体、蒸气。

ⅲ类:**性粉尘、纤维。

2)分级、分组。

分级——(按**性气体混合物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或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分级:

ⅱ类**性气体(分**):

ⅱa ;ⅱb ; c

ⅲ类**性粉尘(分两级):

a ;ⅲb名词解释。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两个容器由长为25mm、宽(即间隙)为某值的接合面连通,在规定试验条件下,一个容器内燃爆时,不致使另一个容器内燃爆的最大连通间隙。此参数是衡量**性物品传爆能力的性能参数。

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在温度为20~40℃,1atm,电压为24v,电感为95mh的试验条件下,采用iec标准火花发生器对空心电感组成的直流电路进行3000次的火花试验,能够点燃最易点燃混合物的最小电流。此最小点燃电流与甲烷**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之比即最小点燃电流比。

分组——(按引燃温度即自燃点)分组:

ⅱ类**性气体(分6组):

t1、t2、t3、t4、t5、t6

ⅲ类**性粉尘(分3组):

t11 、 t12 、 t13

见表:**性气体的分类、分级和分组。

见表: **性粉尘的分级和分组。

3.危险环境(危险区域等级)

1)气体、蒸气**危险环境。

根据**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对危险场所分区,分为:0区、1区、2区。

0区(0级危险区域)——正常运行时连续或长时间出现或短时间频繁出现**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

例如:油罐内部液面上部空间。

2区(2级危险区域)——正常运行时不出现,即使出现也只可能是短时间偶然出现**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

例如:油罐外3m内。

注意:释放源和通风条件的影响

释放源。释放源——是划分**危险区域的基础。释放源分为:

连续级释放源:连续释放、长时间释放或短时间频繁释放;

一级释放源:正常运行时周期性释放或偶然释放;

二级释放源:正常运行时不释放或不经常且只能短时间释放;

多级释放源:包含上述两种以上特征。

通风条件。通风条件——是划分**危险区域的重要因素。通风分为三种类型:

自然通风。一般机械通风。

局部机械通风。

图例:释放源接近地坪时易燃物质重于空气、

通风不良的生产装置区。

4. 防爆电气设备和防爆电气线路。

防爆电气设备类型。

按照使用环境,防爆电气设备分成两类:

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

类——工厂用电气设备。

按防爆结构型式,防爆电气设备分为以下类型(括弧内字母为该类型标志字母):

(1) 隔爆型(d)

(2) 增安型(e)

(3) 充油型(o)

(4) 充砂型(q)

(5) 本质安全型(ia、ib)分为ia级和级。

ia——在正常工作、发生一个故障及发生两个故障时不能点燃**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主要用于0区;

ib——正常工作及发生一个故障时不能点燃**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主要用于1区。

(6) 正压型(p)

(7) 无火花型(n)

(8) 特殊型(s)

防爆电气设备的标志。

防爆型电气设备外壳的明显处,须设制清晰的永久性凸纹标志。设备铭牌的右上方应有明显的“ex”标志。

防爆标志表示法:

防爆型式类别级别组别。

例如:dⅱbt3——表示ⅱ类b级t3组的隔爆型电气设备;

iaⅱat5——表示ⅱ类a级t5组的ia级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如有一种以上复合防爆型式,应先标出主体防爆型式,然后标出其他防爆型式。

如epⅱbt4——表示主体为增安型,并有正压型部件的防爆型电气设备。

粉尘防爆电气设备外壳的分类。

粉尘防爆电气设备外壳按其限制粉尘进入设备的能力分两类。

尘密外壳:外壳防护等级为ip6x,标志为dt。

防尘外壳:外壳防护等级为ip5x,标志为dp。

5.电气防火防爆措施。

电气防火、防爆措施是综合性的措施。其他防火、防爆措施对于防止电气火灾和**也是有效的。

1) 消除或减少**性混合物。

消除或减少**性混合物属一般性防火防爆措施。

例如:采取封闭式作业,防止**性混合物泄漏;

清理现场积尘,防止**性混合物积累;

设计正压室,防止**性混合物侵入;

采取开式作业或通风措施,稀释**性混合物;

在危险空间充填惰性气体或不活泼气体,防止形成**性混合物;

安装报警装置,当混合物中危险物品的浓度达到其**下限的10 %时报警等。

2)隔离和间距。

隔离是将电气设备分室安装,并在隔墙上采取封堵措施,以防止**性混合物进入。

10 kv及其以下的变、配电室不得设在**、火灾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变、配电站是工业企业的动力枢纽,电气设备较多,而且有些设备工作时产生火花和较高温度,其防火、防爆要求比较严格。

室外变、配电站与建筑物、堆场、储罐应保持规定的防火间距。

露天变、配电装置不应设置在易于沉积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的地方。

3)消除引燃源。

根据**危险环境的特征和危险物的级别和组别选用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

保持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安全运行;

在**危险环境,应尽量少用携带式电气设备,少装插销座和局部照明灯。

为了避免产生火花,在**危险环境更换灯泡应停电操作。在**危险环境内一般不应进行测量操作。

4) **危险环境接地和接零。

**危险环境的接地、接零比一般环境要求高。

① 接地、接零实施范围。

除生产上有特殊要求的以外,一般环境不要求接地(或接零)的部分仍应接地(或接零)。

② 整体性连接。

在**危险环境,必须将所有设备的金属部分、金属管道、以及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全部接地(或接零)并连接成连续整体,以保持电流途径不中断。

③ 保护导线。

单相设备的工作零线应与保护零线分开,相线和工作零线均应装有短路保护元件,并装设双极开关同时操作相线和工作零线。

5. 消防供电。

高度超过24 m的医院、百货楼、展览楼、财政金融楼、电信楼等、省级邮政楼和高度超过50 m的可燃物品厂房、库房,以及超过 4 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 500个座位的会堂等大型公共建筑,其消防设备(如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消防排烟设备、火灾报警装置、火灾事故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防火门窗、卷帘、阀门等)均应采用一级负荷供电。

消防用电设备配电线路应设置单独的供电回路。

即——要求消防用电设备配电线路与其他动力、照明线路(从低压配电室至最末一级配电箱)分开单独设置,以保证消防设备用电。

消防配电设备应有明显标志。

在有众多人员聚集的大厅及疏散出口处、高层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出口处、建筑物内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以及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等处应设置事故照明。

6.电气灭火。

1)触电危险和断电。

触电危险:①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发生火灾,如果没有及时切断电源,扑救人员身体或所持器械可能接触带电部分而造成触电事故。

②使用导电的火灾剂,如水枪射出的***柱、泡沫灭火器射出的泡沫等射至带电部分,也可能造成触电事故。

③火灾发生后,电气设备可能因绝缘损坏而碰壳短路;电气线路可能因电线断落而接地短路,使正常时不带电的金属构架、地面等部位带电,也可能导致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

因此,发现**后,首先要设法切断电源!

切断电源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火灾发生后,由于受潮和烟熏,开关设备绝缘能力降低,因此,拉闸时最好用绝缘工具操作。

(2) 高压应先操作断路器而不应该先操作隔离开关切断电源,低压应先操作电磁启动器而不应该先操作刀开关切断电源,以免引起弧光短路。

(3) 切断电源的地点要选择适当,防止切断电源后影响灭火工作。

(4) 剪断电线时,不同相的电线应在不同的部位剪断,以免造成短路。剪断空中的电线时,剪断位置应选择在电源方向的支持物附近,以防止电线剪后断落下来,造成接地短路和触电事故。

2)带电灭火安全要求。

(1) 应按现场特点选择适当的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剂都是不导电的,可用于带电灭火。

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剂(水溶液)不宜用于带电灭火。(因其有一定的导电性,而且对电气设备的绝缘有影响)

(2) 用水枪灭火时宜采用喷雾水枪,这种水枪流过水柱的泄漏电流小,带电灭火比较安全。用普通***枪灭火时,为防止通过水柱的泄漏电流通过人体,可以将水枪喷嘴接地(即将水枪接入埋入接地体,或接向地面网络接地板,或接向粗铜线网络鞋套);也可以让灭火人员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靴或穿戴均压服操作。

(3) 人体与带电体之间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用水灭火时,水枪喷嘴至带电体的距离:电压为10 kv及其以下者不应小于3 m。

黄岛油库雷击事故,引发的大火烧了104小时才扑灭,死亡19人(其中消防人员17人);烧掉**3.6万吨,油库区沦为一片废墟。直接和间接损失达7千万元。

安全生产技术培训讲义

安全生产技术培训讲义 电气部分二 漏电保护。漏电保护 利用漏电保护装置来防止电气事故的一种安全技术措施。漏电保护装置 又称为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简称rcd residual current operatedprotective device 漏电保护装置是一种低压安全保护电器。漏电保护装置的原理漏电保...

安全生产技术培训讲义

精品。安全生产技术培训讲义 电气部分二 漏电保护。漏电保护 利用漏电保护装置来防止电气事故的一种安全技术措施。漏电保护装置 又称为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简称rcd residual current operatedprotective device 漏电保护装置是一种低压安全保护电器。漏电保护装置的原理...

安全生产技术培训讲义机械部分

第一章机械电气安全生产技术 第一节机械安全基础知识。题号题目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是否重点。一 一 机械产品主要类别 p1 p2 了解。二 机械设计本质安全要求 机器的安全装置类型 p2 p4 了解。三 机械生产动力的锅炉房 空压站 煤气站 制氧站 乙炔站 变配电站危险点及通用安全技术管理要求 p4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