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编制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发布 2024-01-18 10:08:17 阅读 6664

白皛(哈尔滨市建设安全管理协会)

摘要: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解决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应急预案要素不全、操作性不强、体系不完善、衔接脱节等问题,提高应急预案的编写质量,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及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就如何编制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笔者认为,编制规范的建筑施工企业应急预案,不仅能提高企业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减少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而且还能降低事故对社会及企业的不良影响,保证企业正常有秩的发展。

同时也是对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具体落实。

关键词: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是《安全生产法》对应急事故救援工作的要求。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等导致的突发事件,造成的重、特大事故不断发生。

为规范应对突发事故的措施与方法,控制、减轻和消除事故造成的危害,国家先后出台了《****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宏观地规范了应急救援工作的行为。但微观的企业应急救援工作,还不能与国家及行业部门的要求有效地衔接与对应。为此笔者结合建筑行业的特点谈谈如何编制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由于建筑施工行业产品固定、人员流动;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繁重体力劳动;建筑施工变化大,规则性差,不安全因素随形象进度的变化而变化等特点,加之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及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一般性事故。其特点是事故类型固定,对社会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企业与个人的影响较大。应急预案的体系组成,应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构成。

建筑施工企业应急预案从行业角度划分属于专项应急预案,从企业管理角度划分属于综合应急预案。所以应将建筑施工企业级别的应急预案编制为综合应急预案,即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包括12条32款的内容:

1 总则,即对应急预案的总要求。

1.1编制目的,主要简述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作用等。

1.2编制依据,主要简述编制应急预案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1.3适用范围,主要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区域范围、事故类型与级别。这里的“级别”是明确启动企业层级应急预案的级别,即在什么情况下启动应急预案。

1.4应急预案体系,主要说明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即由几个层级的应级预案组成。一般情况为企业应急预案→项目部应急预案二个层级;如果有分公司的则为企业应急预案→分公司应急预案→项目部应急预案三个层级。

1.5应急工作原则,主要说明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2 危险性分析,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从企业整体情况及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二个方面,确定本单位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源、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2.1企业概况,主要包括单位地址、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原材料、产品、产量’等内容,以及周边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目标、场所和周边布局情况。

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应依据《企业职工**事故分类标准》及建筑施工现场常见的生产安全事故,从企业所有工程项目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可能造成风险(后果)二个方面分析结果。

3 组织机构及职责,即确定组织机构体系、组织机构成员及其相应的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应用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应急组织机构的层级。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此项可分成指挥机构与职责二项内容。应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各成员及相应职责。

还可以根据应急工作需要,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明确其工作任务及“事前”、“事中”与“事后”的职责。

4 预防与预警,是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防和监控,并在事故发生之前向相关部门或人员发出预警报告,力争控制事故的规模与影响。

4.1 危险源监控,即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4.2 预警行动,是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

4.3 信息报告与处置,即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事故及未遂**事故信息报告与处置的办法。

a)信息报告与通知,即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

b)信息上报,即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有关要求,明确事故发生后向地方**主管部门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

c)信息传递,是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和程序。

5 应急响应,主要是指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5.1 响应分级,即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5.2 响应程序,是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5.3 应急结束,即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应急结束后,应明确:

a)事故情况上报事项,即满足《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有关要求;

b)需要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c)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6 信息发布,主要明确事故信息发布的部门,发布原则。应由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按需要,及时向**主管部门或新闻**通报事故信息。

7 后期处置,主要包括事故后果影响消除、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内容。

8 保障措施,主要是为完成应急救援任务而需要落实的人员、资金、设备或器材的办法。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主要是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单位或人员的通信****和方法。为确保应急救援期间的信息通畅,应设置备用方案。可单独设置应急救援人员**表附后页。

8.2 应急队伍保障,主要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办法。可单独设置应急救援队伍保障清单附后页。

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主要明确各层级为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等内容。可单独设置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清单附后页。

8.4 经费保障,主要明确各层级的应急专项经费**、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及保障措施。

9 培训与演练,是为完成应急救援任务而进行的必要的培训与演练。

9.1 培训,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如果预案涉及到施工现场范围之外,要做好宣传和告知工作。

9.2 演练,是明确应急演练的规模、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

10 奖惩,即为了保证应急预案的严肃性,明确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奖与罚的条件和内容。

11 附则,是为保证应急预案的完整性而收录的相关内容。

11.1 术语和定义,是对应急预案涉及的一些术语进行定义。

11.2 应急预案备案,即明确本应急预案的备案部门。

11.3 维护和更新,是为明确应急预案维护和更新的基本要求,应定期对应急预案评审,实现可持续改进。

11.4 制定与解释,即明确应急预案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

11.5 应急预案实施,是明确应急预案实施的具体时间。

12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按规定格式和要求审核与装订,具体要求如下:

12.1封面,应急预案封面主要包括应急预案编号、应急预案版本号、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应急预案名称、编制单位名称、颁布日期等内容。

12.2批准页,应急预案必须经发布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发布。

12.3目录,应急预案应设置目录,目录中所列的内容及次序如下:批准页;章的编号、标题;带有标题的条的编号、标题(需要时列出);附件,用序号表明其顺序。

12.4印刷与装订,应急预案采用a4版面印刷,活页装订。

以上部分为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模式,仅供各位同仁参考。笔者认为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应急管理是系统工程。由于行业与企业性质、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生产规模及危险源和风险规模不同,应急预案体系构成也不同。

所以无何种应急预案都必须做到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清楚,应急管理责任明确,应急措施正确有效,应急响应及时迅速,应急资源准备充分,立足于自救为主外援为辅的原则。同时注意不同行业、不同层级应急预案,针对性要强、对应要准确、衔接要严密,切不可任意发挥、杂乱无章。

二00九年三月十三日。

作者简介:白皛(1965年生人),男,哈尔滨人,高级安全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1.《企业职工**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1987年2月1日实施;

2.《工伤保险条例》(***令第375号),2004年1月1日实施;

3.《****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颁布),2006年1月22日实施;

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2006年11月1日实施;

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493号令),2007年6月1日实施;

6.《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10届全国人大会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2007年11月1日实施。

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工作实施安全生产动态管理

作者 王红兵。现代装饰 理论 2013年第03期。摘要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环境条件复杂 安全技术及安全管理在现阶段还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 安全装备和人员素质相对较低,致使工程项目施工中危险因素层出不穷,且特。最多样,不易控制。因此,保障广大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水平,是我国现阶段...

建筑企业的生产施工安全

维普资讯。建筑科学。建筑企业的生产施工安全。谢兴其。浙江环字建设集团 浙江绍兴 摘要 建筑工程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时有发生,一次死亡在三人以上的较大事故所占比重相当。这些事故的发生,给国家 人民生。命财产都造成很大的损失,给死者的家庭造成灾难性的损失,也给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关键词 建筑施工安...

建筑安全 建筑施工企业企业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建设现场安全施工行为,确保生产安全和安全措施的全面落实,用好安全专项资金,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 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 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 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 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第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