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全国卷一物理试题分析

发布 2024-01-16 14:30:07 阅读 2217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给出了动量守恒所需的条件。因而火箭的动量p=mv=0.05×600kgm/s=30kgm/s。

虽然“质量为1.00kg”包含不包含燃气的质量不清楚,但此题仍可按上述方法求解。

平抛规律分析实际问题。其余三个选项存在科学性错误,不看题干也知道选什么。有点可惜的是失去了处理实际问题的价值。

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由受力分析图可知三者质量关系。考察了受力分析要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知识。

核能的计算,根据einstein质能方程可知。其中“”相当于质量换算,虽然有点古怪。

链接课本(人教版)3-5第82页。

教师教学用书》第149页的解答与说明:

将题中所给的数据代入公式,得。

电磁阻尼,当物体上下或左右振动时,其磁通量要发生改变,产生感应电流,进而产生阻力。

电流间的相互作用与矢量合成。三棒受力分析如图。

若已记住“同向电流相互排斥,异向电流相互吸引”和特殊情景下的力的合成,则此题没有计算量。若处处还原为基本方法,则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基本方法的程序为:

或者。图中,切线斜率表示电场强度,但单从图象中,并不能观察得出切线斜率的定量关系。需要借助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公式,因此考察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由知,四点的场强关系为,因而a正确b不正确。

由及知,三个功的比为。

此题综合性强但计算量不大,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读图能力。

动态分析,一般考虑解析法和**法。不管用哪种方法,都要搞清楚里面的变量和常量。

1)解析法: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正弦定理,有。

其中mg和为定值,从0增加到,所以一直增大;

由图中几何关系知因此,将从一个锐角增大为一个钝角,所以先增大后减小。

2)**法。

因为不变,因而两力交点沿一个圆周运动,mg小于直径。在动点沿圆周向上运动过程,表示两力的线段长度的变化规律一目了然(起点与终点的连线为圆的直径,因为其所对圆心角为直角)。

整体来看,相对于前几年的选择题来说,虽然题型多样且灵活,但综合性下降明显,注重对基本的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单一的考察,计算量也有明显的减少,难度有很明显的降低。去年一半以上的选择题都有这样的特点:给定一个情景,去计算或推理另一个情景下的结论,题型死板且计算量偏大。

今年的改变着实让人惊喜!

22.打点计时器纸带问题,不同的是涉及到了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小心46个点45个间隔。

1)轻推小车之后,小车将作减速运动,在相等时间内位移越来越小,因而点迹变密。小车从右向左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

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由,得。

23.(1)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根据小灯泡和电表的参数不难选择分压、外接的连接方式。但电压表的量程明显不够,因此需要对其改装,扩大量程。

题目中只给一个定值电阻,消除了选择的难度。

2)图中,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因此,电阻随电流的增加而增大,灯丝的电阻率亦增大。

3)滑动变阻器与电源构成一个内阻可以改变的电源,其伏安特性曲线为直线,当滑动变阻器阻值改变时,形成一组过定点(4,0)的直线系,如图所示。所有直线位于图中绿线与红线之间。直线与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为小灯泡在相应电源下的工作状态。

由图可知绿线时功率最小,约为0.387w(答案为0.39w);红线时小灯泡功率最大,约为1.

184w(答案为1.17w)。

24.(12分)

一质量为8.00×104 kg的太空飞船从其飞行轨道返回地面。飞船在离地面高度1.

60×105 m处以7.50×103 m/s的速度进入大气层,逐渐减慢至速度为100 m/s时下落到地面。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在飞船下落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可视为常量,大小取为9.

8 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分别求出该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和它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

2)求飞船从离地面高度600 m处至着地前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已知飞船在该处的速度大小是其进入大气层时速度大小的2.0%。

25.(20分)

真空中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1的匀强电场,一带电油滴在该电场中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0。在油滴处于位置a时,将电场强度的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变。持续一段时间t1后,又突然将电场反向,但保持其大小不变;再持续同样一段时间后,油滴运动到b点。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求油滴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

2)求增大后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保证后来的电场强度比原来的大,试给出相应的t1和v0应满足的条件。已知不存在电场时,油滴以初速度v0做竖直上抛运动的最大高度恰好等于b、a两点间距离的两倍。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氧气分子在0 ℃和100 ℃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

b.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

c.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时的情形。

d.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

e.与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

根据概率知识可知,两条曲线下面的面积均为1。因而选项a正确。这个问题在数学题中常见,但在物理课上,估计很少被提到。

其实,学生在观察到图象的特点时,或许会有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峰偏右的那个图象,会比峰偏左的那个图象的峰更低”。另加bc正确。故选abc。

2)(10分)如图,容积均为v的汽缸a、b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k2位于细管的中部,a、b的顶部各有一阀门k1、k3;b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积均可忽略)。初始时,三个阀门均打开,活塞在b的底部;关闭k2、k3,通过k1给汽缸充气,使a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p0的3倍后关闭k1。已知室温为27 ℃,汽缸导热。

i)打开k2,求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和压强;

ii)接着打开k3,求稳定时活塞的位置;

iii)再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使其温度升高20 ℃,求此时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如图(a),在xy平面内有两个沿z方向做简谐振动的点波源s1(0,4)和s2(0,–2)。两波源的振**线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00 m/s。

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a(8,–2)的路程差为___m,两列波引起的点b(4,1)处质点的振动相互填“加强”或“减弱”),点c(0,0.5)处质点的振动相互填“加强”或“减弱”)。

由图(b)和图(c)可知,两波的频率相同,因此可以产生稳定的干涉。到两个波源的距离差为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时振动减弱;到两个波源的距离等于半个波长的偶数倍时,振动加强。容易得到参***为:

2 减弱加强。

2)(10分)如图,一玻璃工件的上半部是半径为r的半球体,o点为球心;下半部是半径为r、高位2r的圆柱体,圆柱体底面镀有反射膜。有一平行于中心轴oc的光线从半球面射入,该光线与oc之间的距离为0.6r。

已知最后从半球面射出的光线恰好与入射光线平行(不考虑多次反射)。求该玻璃的折射率。

总体感觉:今年高考物理部分至少是近十年来最简单的一次。尤其体现在选择题上,多过程,多情景问题大量减少,较单一地考察基本物理知识方法和技能。

实验题和解答题包括选修题都比较常规。但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数学方法的考察力度有所回归,这是尤其要重视的。

2024年高考全国卷物理试题 打印版

a.b.c.d.19.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为近日点,q为远日点,m,n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经过m,q到n的运动过程中 a.从p到m所用的时间等于。b.从q到n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c.从p到q阶段,速率逐渐变大 d.从...

2024年高考物理试题 全国卷 的几个特点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 全国卷 的几个特点。一 为全国 卷 定制 了知识理解类试题。全国 卷的知识理解类试题有2个共11分。命题者似乎认为知识理解类题目比知识应用类要简单 实际上,此类题的正确率可能比命题者预想的低得多 个人觉得在今后的高考中再次出现的可能性不大。二 几乎没有 形似多选题 的单选题 ...

2019高考全国卷物理模拟试题

高三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三 14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有一个o为圆心 半径为r的圆,ac为直径,电场方向与圆所在平面平行且与ab连线垂直斜向下,a 0两点电势差为u,一带正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在电场中运动,经a b两点时速度方向均沿圆的切线方向,速度大小均为v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c两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