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全国卷语文各大题应试要点梳理

发布 2024-01-16 13:45:06 阅读 6493

一、现代文小阅读。

两个比对:1. 所有选项与原文比对,查看有无增删替换错乱搭配。

2. 如果题干有对“……的理解描述等字样,所以有选项与题干比对,看讲的是不是同一个问题。

二.文言文阅读。

文言断句题。做文言断句题首先找标志词:

1.句首标志词。例:发语词“夫”“盖”“且夫”“若夫”“嗟夫”等;时间词“是时”“既而”“俄而”“乃今”“有顷”“昔者”等;人称或指示代词“吾”“余”“予”“尔”“汝(女)”等;疑问词“何”“孰”“安”“胡”“奚”“焉”等。

双音虚词“何以”“得无”“大抵”“是故”“然则”等。

2.句中标志词语。例:助词“之”,连词“而”,介词“于”,对话标志词“曰”“云”“言”“道”“谓”“语”“对”“白”等,它们主要在句子的中间位置。

3.文化常识参看所印发的资料。

4.句尾标志词语。主要是语气词“者”“也”“矣”“哉”“乎”“耶(邪)”“焉”“耳”“欤”“而已”等。

翻译可按以下步骤:①.先将古今汉语语义基本一致的地方,按单音词译成双音词的方法对译出来。②再将难于翻译的字词找出来,这些往往是得分点的字词。

对这些不懂的字词首先搜索教材上学过的意思。③最后梳理答案,把字词的意思连贯起来,译成通顺流畅前后协调的语句。

解释不通的字词往往可以考虑是否通假或者活用。

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答题步骤:勾划人物姓名,翻译时回看人物的名,如果是对话中讲自己的名,要翻译为我,称对方的字要翻译为“您”。

1 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信”)

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年代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

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最后一步:将写在草稿上的翻译抄到答题卷上!

三、古典诗词鉴赏。

鉴赏古典诗词诗歌,要了解常用意象,掌握常用术语,要注意作者、题目、注解。

一)古典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

1、从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句中的主体,把握动词、叠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

2、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

3、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和表现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对比、渲染)着手,分析其艺术效果。

4、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5、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如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哲理诗、咏物诗等,应依据各自的类属,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6、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练)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二)古诗鉴赏表述: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烘托、渲染、抑扬、赋比兴、虚实结合、对比、想象、联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结构技巧有:伏笔、照应、铺垫、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承上启下等。

形象有: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语言特点有: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情感类型:1、忧国伤时。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②反映离乱的痛苦。③同情人民的疾苦。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2、建功报国。①建功立业的渴望。②保家卫国的决心。

③报国无门的悲伤。④山河沦丧的痛苦。⑤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⑥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⑦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3、思乡怀人。①羁旅愁思。②思念亲友。③边关思乡。④闺中怀人。

4、长亭送别。①依依不舍的留恋。②情深意长的勉励。⑧坦陈心志的告白。

5、生活杂感。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恬淡。②昔盛今衰的感慨。③借古讽今的情怀。④青春易逝的伤感。⑤仕途失意的苦闷。⑥告慰平生的喜悦。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有: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特别注意:①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分析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比喻),估计今年诗歌鉴赏中修辞考察分量不轻。

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四.默写名句。

步步高》上的背诵篇目梳理,印发的情景默写资料复习。

五、现代文阅读。

关注最近笔记以及《步步高》上相关的知识要点。

注意:1.问什么答什么,先问什么先答什么,有几问答几问,不可以笼统作答。

2.分类思考,多角度多层次思考 ,表面原因,实质原因。

3.分条作答,注意从内容结构两方面考虑。内容多考虑人物,主旨,如对突出了人物的什么性格,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突出了什么主旨等。

从结构角度考虑在文章中的位置,与上下文的关系,对情节的作用等。

4.注意答人物特点及评价等一类题时,一定要用观点+文中例子的格式,分点做答。

六、成语。答题技巧:

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彩;

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弄清两个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如果是填空关注空前后提示,通常会是填相近词或者相反词。

总之,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另外要特别注意两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如,想入非非,灯红酒绿。

七、病句(参看步步高上要点)

1.跳读,看成分搭配及有无残缺、赘余。

2.找标志,看病句。(数量短语,并列短语,两面词,否定词,关联词,介词,代词,有文言特点的词)

八、连贯。做好这道题的关键在于把握“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一致性。

一致性”指句群表意时要做到陈述对象,句式、语气、叙述顺序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表意的连贯性。

1)对象一致。

一个句群在表达完整的意思时,陈述对象即句子的主语是一致的,把握了这点,就找到了解题的关键。

2)条理一致。

一个句群表意时通常按时间、空间、事理逻辑三种顺序,来组织安排内容,其中逻辑顺序指原因、结果、现象、本质、轻重、深浅、表里、远近等。句子连贯要求叙述条理保持一致。

3)语气一致。

句子表意时指代内容与关联词的衔接和呼应要一致,肯定语气,否定语气,委婉语气,激烈语气,书面语与口头语等要一致。

4)句式一致。

2、连贯性。

连贯性指句子间上下贯通一气,内容相互照应,衔接。

此外,还需注意时空转换、层次转换以及关联词、代词等语言标志。

九、语言表达。

扩展语句。1、扩展语句四种类型:

压缩语段。1、压缩语段三种类型:

概括大意(导语新闻);②概括标题(精准、简练、有吸引力);③概括要点(准确全面)。

2、解题思路:压缩语段是提炼,要抓关键词句,删繁就简,去次留主(删掉枝叶,保留主干),再仔细地组织好语言,既要把点答全,又不要超过字数。

3、解题步骤:

1)明确标准,弄清题干要求。(2)细读原文,弄清文体,分析层次,把握中心。(3)分析原文的内容要点。

(4)根据原文中心,确定原文内容的删留。(5)根据字数要求对保留内容进行加工,得出答案。

长短与整散句的变换。

1、长句和短句长句和短句变换的关键在于找出句子主干。

1)长句化短句的步骤:1)准确地划出原句的主干和附加成份。

2)思考所变短句之间需何种关系才能保持原意,并且达到连贯的要求,进而确定其关系(因果条件、并列、顺承)。

3)主干部分独立为一句。

4)其他句用代词作主语或用关联词连接。

5)根据题干要求检验,按时间先后或事理逻辑顺序排列。这一步常被忽略,需着重注意。

2)短变长:主要将几个短句的主语、谓语、宾语紧缩为长句的主谓宾语,将其余内容有序的变成附加成分,合并同类项,如定语、状语等。

2、散句变整句:先看散句散在那,如何变才能整齐,变完后要通畅。

仿用句式1、仿用句式考查三种能力:

语言运用能力;②联想创新的思维能力;③修辞方法的实际运用能力。

九种修辞格: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

**转换。漫画题型的语用写作题,也离不开审题。它主要以下面方式进行考察:

1)描述漫画画面内容;

描述内容许注意顺序的合理及信息的全面。

2)说明漫画寓意(或阐述读漫画感想);

3)给漫画拟定标题;

这三种题型所考查的能力涵盖了理解、分析、概括、评价四个方面。

4)拟公益广告。

读统计表一般需说出图表所反映的问题或者是趋势,一般需注意说出总的情况或趋势及特殊的情况或趋势。

十。一、写作指导。

一)审清题意。

1、新材料作文的审题。

1)抓实质。如果作文材料(现实材料或寓言材料)讲的是生活中的故事,那么,不要被其表面的文字所迷惑,要深入进行分析,找出隐藏在现象里的实质,然后抓住实质来确定角度。

2)抓关键。如果作文材料**现提示性的词句或者总结性的语言,那么,这很可能成为我们准确理解题意的关键,抓住了关键,也就能够选准角度。

3)抓因素。作文材料一般都由多个因素构成,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因素作为写作的一个角度。

4)注意作者的感情倾向性。文章要表达向上健康的精神。

2.要在开头引材料,迅速点明文章中心论点。参看五步作文法。

3.要有分论点。

4.要有阐释句。

二)一事一议型作文。

文章不可再有别的论点立意,就是对这事有哪些看法,多角度,正反谈清自己的理解,客观公正不偏激,看准问题背后的原因,深入挖掘,设想出问题的危害或产生的良好的效益,合理引申。适当举例。

高考数学全国卷函数综合大题

2011年 21 已知函数,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求 的值 如果当,且时,求的取值范围。2010全国卷一 22 设函数 证明 当时,设当时,求a的取值范围 2010全国卷二 20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若,求的取值范围 证明 2009年全国卷一 22 本小题满分12分 注意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

全国卷生物遗传大题

2018 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 号为常染色体。已知控制长翅 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灰体 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体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杂交结果不能 填 能 或 不能 判断控制果蝇有眼...

2019全国卷高考语文全国卷 答题卡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 卷。姓名。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语文答题卡。贴条形码处。一 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 12分 16 6分 7 3分 a b c d 8 3分 a b c d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