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盟古代汉语B卷答案

发布 2024-01-15 18:30:06 阅读 6010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古代汉语专题》(b)卷评分标准。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a.双关 b.变序 c.互文 d.借代。

2.泉香而酒冽。 【

a.倒置 b.切语 c.双关 d.互文

3.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a.切语 b.借代 c.互文 d.变序。

4.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a.委婉 b.用典 c.对偶 d.借代。

5.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a.双关 b.变序 c.委婉 d.互文。

6.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a.析字 b.变序 c.互文 d.双关。

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a.双关 b.借代 c.委婉 d.对偶。

8.或言后主名叔宝,反语为“少福”,亦败亡之徵云。

a.互文 b.委婉 c.切语 d.借代。

9.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a.析字 b.用典 c.借代 d.互文。

10.献帝践祚之初,京都童谣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a.互文 b.切语 c.借代 d.析字。

1. 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 古白话是六朝以后以北方话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2. 金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体名称,指的是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楷书 ,字体名,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3.中古的四声音包括平声 、上声 、 去声与入声 。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包括《大学章句》 、中庸章句》、 论语集注》 与《孟子集注》。

1.反切 反切是古人在“直音”、“读若”之后创制的一种注音方法,又称“反”、“切”、“翻”、“反语”等。反切的基本规则是用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字注音,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评分标准:注音方法2分,反切规则2分, 其它称谓1分。

2.六义。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

“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诗经学名词。

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和内容题材;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评分标准:答出诗经学名词2分,含义3分。

1.写出与下列古文字对应的今文字,并指出它们在“六书”中的类别。

每小题2分,共10分)

明,会意。

下,指事。凤,形声。

从,会意。

鱼,象形。评分标准:写出今文字1字1分,指出类别1字1分。

2.指出下列各句中使用的古字、异体字、通假字与繁体字,并写出与其相应的今字、或体、本字及简化字。(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两岸猿聲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繁体字:聲;本字:声。

2)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苏轼《石钟山记》

古字:莫; 今字:暮。

3)以强为弱,在俛仰之间耳。《汉书·晁错传》

异体字:俛;或体:俯。

4)哭泣无涕,心中不戚 《庄子。大宗师》

繁体字:寶;简化字:宝。

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郦道元《水经注。三峡》

通假字:阙; 本字:缺。

评分标准:指出各句中使用的古字、异体字、通假字与繁体字每小题1分,写出与其相应的今字、或体、本字及简化字每小题1分。

3.指出下列加“ ”的词在本句中的意义,并判断是词的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每小题2分,共10分)

1)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诸葛亮《隆中对》

臣下,本义。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复习(练习),引申义。

3)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谷梁传。桓公三年》

收成好,本义。

4)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论语·卫灵公》

走到,引申义。

5)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司马迁《报任安书》

代词,假借义。

评分标准:每小题意义正确1分,词的本义、引申义与假借义判断正确1分。

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 ”的词或词组,并说明它们古今意义的变化,指出其中哪些是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哪些是词义轻重的变化,哪些是词义感**彩的变化。(每小题2分,共10分)

1)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韩非子·五蠹》

跑,词义转移。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黄河,词义扩大。

3)家有常业,虽饥不饿。《韩非子》

已经断粮,词义轻重变化。

4)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战国策》

男子,词义缩小。

5)将军者,国之爪牙。《汉书·李广传》

勇士(武将),词义感**彩变化。

评分标准:每小题解释正确1分,说明古今意义的变化1分。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

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

“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史记·高祖本纪》

参考译文:汉元年十月,沛公的军队先于各路诸侯到达霸上。秦王于婴素车白马,用丝带系着脖子,封了皇帝的印玺和符节,在轵道旁投降。

将领们有的主张杀死秦王。沛公说:“当初楚怀王派遣我,本来是因为我能宽大容人。

况且人家已经降服,又杀死人家,不吉利。”于是就把秦王交给了官吏,向西进入咸阳。沛公想要留在宫殿中休息,樊哙、张良劝说后,才封闭了秦宫的贵重珍宝、财物和库房,回军霸上。

召集各县的父老、豪杰说:“父老们苦于秦朝的严刑峻法已经很久了,诽谤朝政的要灭族,相聚议论的要在街市上处斩。我和诸侯们约定,先入关的在关中称王,我应当称王关中。

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章:杀人的处死,伤人和抢劫的处以与所犯罪相当的刑罚。其余的秦朝法律全部废除。

官吏和百姓都要安居如故。我所以到这里来,是为父老们除害,不会有欺凌暴虐的行为,不要害怕。我所以回军霸上,是等待诸侯们到来制定共同遵守的纪律。

”沛公派人与秦朝官吏巡行县城乡间,告谕百姓。秦地的百姓大为高兴,争先恐后地拿出牛羊酒食款待士兵。沛公又谦让不肯接受,说:

“仓库的谷子很多,不缺乏,不愿破费百姓。”百姓更加高兴,唯恐沛公不做秦王。

评分标准:译文真实准确0-10分;

译文通畅明白10-20分;

译文典雅优美20-30分。

古代汉语考试B卷答案

古代漢語 試題b卷。本試卷共六大題,滿分100分 班級學號姓名總分。一 填空 20分,每小題2分 1 隋盧思道嘗共壽陽庾知禮作詩,已成而思道未就,禮曰 盧之詩何太春日?春日 在这里表示迟的意思,用了代称的修辭手法。2 柳宗元 江雪 的韻腳是 絕 滅 雪 三字,用普通話讀,在聲調上 絕 是 阳平 滅 ...

古代汉语考试A卷答案

古代漢語 試卷a 本試卷共六大題,滿分100分 班級學號姓名總分。一 填空 20分,每小題2分 1 中古音是指六朝至隋唐時代的語音,隋代陆法言編的 切韻 是反映這一時期語音系統的代表作。2 王維 鹿柴 的韻腳是 響 上 二字,用普通話讀,在聲調上 響 是 上声 上 是 去声 這是因為古代上聲 根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