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专语文教学大纲

发布 2024-01-11 23:05:13 阅读 3166

中专语文。

教学大纲与计划。

2012版。

编写人:默庆利。

审批人:李长娥。

北京市大兴区万通汽修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教务处编制。

2024年1月25日。

语文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合载体。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合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个性特长,形成健全人格。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确定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内容,要适应培养目标的要求,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认知的规律,按照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和文化素质。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内容分为必学、选学和自学3个部分。必学部分体现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都要学习的基础内容和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选学部分体现语文教学的较高要求,是中等职业学校对文化基础素质要求较高的专业(或需要继续深造的学生)必须补充的教学内容和应予提高的教学要求。

自学部分是为培养学生兴趣和个性特长安排的有关内容,体现教学内容的可选性和教学要求的多样性。

四、课程表设置于课时分配。

2、课时及培训方式。

1、总课时为119

2、使用远程职业教育系列教材---语文教材,集中授课的方式。

3、学习方法:集中授课。

语文教学计划。

一:语文中考大纲分析。

1、了解语文中考的形式。

2、明确语文中考的题型。

3、明确语文中考的复习计划、方法。

4、总课时: 3课时。

教学内容:

1. 语文中考的形式 1课时。

2. 语文中考的题型 1课时。

3. 语文中考的复习计划、方法1课时。

二:语言知识及运用。

1、语音常识。

2、汉字常识。

3、语汇常识。

4、修辞常识。

5、总课时: 24课时。

教学内容:2.1 归纳总结现代汉语中常见字的字音6课时。

2.2 归纳总结现代汉语中常见字的字形6课时。

3.3 分析总结归纳常见词语、成语(语素、单纯词和合成词、单义词、多义词和同音词、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同义词的辨析、正确使用成语6课时。

4.4 语句修辞(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常式句和变式句) 修辞格(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反语、排比、对偶、反复、映衬6课时。

三:现代文阅读。

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并解释其含义。

2、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3、分析文章结构,掌握主要的表达方法。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5、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6、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7、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8、总课时: 45课时。

教学内容:3.1 集中归纳、总结社会科学类文章的现代文解读方法归纳2001-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中有关社科类的现代文 , 分析30篇相关文章 ,总结做题方法15课时。

3.2 集中归纳、总结自然科学类文章的现代文解读方法归纳2001-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中有关自然科学类的现代文 , 分析25篇相关文章 ,总结做题方法。 15课时。

3.3 归纳2001-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中有关文学作品中的试题题型,集中练习20篇文章。

15课时。四、古代诗文阅读和鉴赏。

学习目标:1、理解句子,把握文意。

2、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4、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5、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6、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7、总课时: 14课时。

教学内容:4.1 鉴赏古代诗歌。

4.1.1鉴赏古代诗歌(意境、语言、背景、表现手法7课时

4.1.2鉴赏古代诗歌(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7课时

五、写作。学习目标:

1、掌握常见应用文的写作。

2、掌握常用应用文、记叙文、议**、说明文的写作。

3、总课时: 24课时。

教学内容:5.1 审题与立意 2课时。

5.2 思想健康,中心明确2课时。

5.3 内容充实 2课时。

5.4 结构完整 2课时。

5.5 语言通顺 2课时。

5.6 本色与文采 2课时。

5.7 描写景物 2课时。

5.8 记人记事 2课时。

5.9 说明事物 2课时。

6.0 作文要有独创性 3课时。

6.1 关于“话题作文” 3课时。

辅导与考试9课时。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一 课程性质与任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2024年秋思修课教学大纲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劳动合同须经鉴证或者公证的,自鉴证或者公证之日起生效。违反法律 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和采用欺诈 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无效的劳动合同自订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劳动合同订立后,由于约定条件或法定事由发生变化,...

影视审美教学大纲 2024年春季

影视审美教学大纲。2009年春季 课程 影视审美 appreciation of movies and documentaries 授课教师 唐齐昉 答疑时间 周二 15 00 16 00 或事先预约。办公室 红瓦楼613室。课程类别 模块四。课程安排说明 2009年2月19日 6月11日。周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