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2019届高考物理二模试卷

发布 2024-01-07 18:00:07 阅读 1754

一、单项选择题.

1.(4分)高中教材中渗透了许多科学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根据速度定义式,当△t极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类比的思想方法。

b.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段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c. 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牛顿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并运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

d. 在**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2.(4分)如图甲所示,笔记本电脑散热底座配有调节倾角的支架,在散热底座放上笔记本电脑后,调节支架使散热底座由位置1缓缓降到4,电脑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如图乙所示,则。

a. 电脑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b. 电脑对散热底座的压力变小。

c. 散热底座对电脑的作用力大小之和等于其重力。

d. 散热底座对电脑的作用力的合力不变。

3.(4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α粒子轰击铍核(be),铍核转变为碳核(c).同时放出β射线。

b. h与h4是同位素。

c. 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的贯穿能力很强。

d. 利用γ射线的电离作用,可检查金属内部有无砂眼或裂纹。

4.(4分)如图所示为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的两颗工作卫星,它们均绕地心做顺时针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同一轨道上的a、b两位置.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卫星1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2

b. 卫星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的时间相同。

c.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一定相等。

d. 卫星1由圆轨道运动经过位置a的加速度小于在椭圆轨道运动经过位置a的加速度。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0分)

5.(6分)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从某一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的重力功率p,动能ek、重势能ep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图中曲线为抛物线)所示,正确的是()

a. b. c. d.

6.(6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太空站中处于失重状态的水滴呈球形状,是由液体表面张力引起的。

b. 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越打越费劲,是气体分子之间斥力变大。

c. 在压强一定的情况下,晶体熔化过程中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d. 当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运动平均速率增加。

7.(6分)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变压器,n1:n2=100:1,n3:n4=1:10,电压表示数为220v,电流表示数为1.0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是电流互感器,通过输电线的电流是100a

b. 甲是电流互感器,输电线电线的电流是10a

c. 甲是电压互感器,输电线两端电压是2.2×104v

d. 乙是电压互感器,输电线两端电压是2.2×105v

8.(6分)如图所示,a、b两点固定两个等量正点电荷,在a、b连线的中点c处放一个不计重力的点电荷,给该点电荷一个与ab连线垂直的初速度,则该点电荷可能做()

a. 往复直线运动。

b. 匀变速直线运动。

c. 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的直线运动。

d. 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不断增大的直线运动。

9.(6分)如图所示,x轴上方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速磁场,有两个质量相同,电荷电量也相同的带正、负电的离子,以相同速度从o点射入磁场中,射入方向与x轴夹角均为θ=30°角,则正、负离子在磁场中()

a. 运动时间相同。

b. 运动轨道半径相同。

c. 重新回到x轴时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不同。

d. 重新回到x轴时距o点的距离相同。

三、非选择题。

10.(8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质量均为m的物体a、b通过细绳连在一起,物体b上放置质量为m的金属片c,在其正下方h处固定一个圆环,p1、p2是相距为d的两个光电门.释放后,系统由静止开始运动,当物体b穿过圆环时,金属片c被搁置在圆环上,数字计时器测出物体b通过p1、p2的时间为t.

物体b刚穿过圆环后的速度v=;

实验中验证下面(填正确选项的序号)等式成立,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a、mgh=mv2 b、mgh=mv2 c、mgh=(2m+m)v2 d、mgh=(m+m)v2

本实验中的测量仪除了图中器材和刻度尺、电源外,还需要.

11.(10分)指针式多用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仪器,请完成下列问题:

用多用表测电流时,指针如图(甲)所示,接着的操作是.将选择开关拨至“50ma”档,将多用表串联入待测电路中,指针如图(乙)所示,电路中电流为ma.

用多用表测电阻时,将选择开关拨至“×1ω”挡,进行电阻调零.将两表笔接待测电阻两端,指针如图(甲)示,接着的操作是,将两表笔接待测电阻两端,指针如图(乙)所示,待测电阻为ω.

多用表测电阻rx的电路如图(丙)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1.5v,多用表的内阻为r丙.某电阻档的电流i与待测电阻rx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图中ig为满偏电流,使用该电阻档时,多用表的内阻r丙=ω.该图象的函数关系式为i=a.

12.(18分)如图所示,半径r=1.0m的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的一个端点b和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θ=37°,另一端点c为轨道的最低点,其切线水平.c点右侧的光滑水平面上紧挨c点静止放置一木板,木板质量m=3kg,上表面与c点等高.质量为m=1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空中a点以v0=2.4m/s的速度水平抛出,恰好从轨道的b端沿切线方向进入轨道.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

4,取g=10m/s2,sin37°=0.6.求:

1)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vb;

2)物块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木板长度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物块不滑离木板.

13.(18分)如图所示,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度v匀速运动,在其中部存在宽度为3l、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现将边长为l、质量为m、电阻为r的正方形线圈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左端,经过一段时间,线圈达到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当一个线圈刚好开始匀速度运动时,下一个线圈恰好放到传送带上,线圈匀速运动后,相邻两个线圈间隔为l,且线圈均以速度v通过磁场.假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求:

1)每个线圈通过磁场区域产生的热量q.

2)要实现上述传动过程,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用题中的m、b、l、v表示)

3)电动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p?

参***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4分)高中教材中渗透了许多科学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根据速度定义式,当△t极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类比的思想方法。

b.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段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c. 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牛顿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并运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

d. 在**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考点: 物理学史.

分析: 根据物理上常用的极限思想方法、“微元法”、控制变量法和理想实验的方法判断即可.

解答: 解:a、根据速度定义式v=知,当△t极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的思想方法,故a错误;

b、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故b错误;

c、伽利略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斜面实验运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c错误;

d、在**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d正确;

故选:d.点评: 高中物理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种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学习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平时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同时,注意方法的积累.

2.(4分)如图甲所示,笔记本电脑散热底座配有调节倾角的支架,在散热底座放上笔记本电脑后,调节支架使散热底座由位置1缓缓降到4,电脑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如图乙所示,则。

a. 电脑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b. 电脑对散热底座的压力变小。

c. 散热底座对电脑的作用力大小之和等于其重力。

d. 散热底座对电脑的作用力的合力不变。

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专题: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 电脑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合力始终为零,对笔记本进行受力分析,笔记本电脑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即可求解静摩擦力和支持力的表达式,而调节支架使散热底座由位置1缓缓降到4的过程中,底座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减小,再根据表达式判断压力和摩擦力的变化.

解答: 解:笔记本电脑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有:

n=mgcosθ ①

f=mgsinθ ②

a、由原卡位1调至卡位4,角度θ减小,根据②式,静摩擦力减小,故a错误;

b、由原卡位1调至卡位4,角度θ减小,根据①式,支持力n增加,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电脑对散热底座的压力变大,故b错误;

c、电脑受到的支持力与摩擦力两力的矢量和与重力平衡,但大小的和是变化的,故c错误;

d、散热底座对电脑的作用力的合力是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平衡,始终是不变的,故d正确;

故选:d点评: 本题是力平衡中的三力平衡问题,关键是建立物理模型,然后运用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注意散热底座对电脑的作用力的合力是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相等,基础问题.

3.(4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α粒子轰击铍核(be),铍核转变为碳核(c).同时放出β射线。

b. h与h4是同位素。

c. 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的贯穿能力很强。

d. 利用γ射线的电离作用,可检查金属内部有无砂眼或裂纹。

考点: 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及其特性.

分析: α射线是原子核发生衰变时放射出的氦核流,他的电离作用很强,β射线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同时释放出一个电子而形成高速电子流.利用γ射线的穿透作用,可检查金属内部有无砂眼或裂纹.

解答: 解:a、用α粒子轰击铍核(be),铍核转变为碳核(c),根据质量数守恒、电荷守恒可知放出的是中子,不是β射线,故a错误;

广东省茂名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东省茂名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一 选择题 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 下列做法不利于减轻环境污染的是 2 3分 2015茂名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3 3分 2015茂名 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4 3分 2015茂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 3分 2015茂名 对物质进行归类整理...

2024年广东省茂名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 选择题 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3分 2013茂名 下列行为对改善空气质量没有积极作用的是 a 植树造林 b 将大量垃圾露天焚烧。c 开发太阳能 d 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防治ch212 难易度 容易题。分析 树木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

2024年广东省茂名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解析版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 人身安全非常重要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过滤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金属与酸反应 d 加热液体。2 某学生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读数为45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