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卷J

发布 2024-01-07 10:15:12 阅读 9467

2024年上海中考初三语文模拟考试j卷。

一、文言文阅读(42分)

一) 默写(18分)

1、气蒸云梦泽,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3、出师一表真名世, 。书愤》)

4、 ,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可怜身上衣正单, 。卖炭翁》)

6、 ,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二) 阅读下列诗词,完成7—8题(4分)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孤蓬万里征”中“孤蓬”是指 。(2分)

8、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一句点明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地点、环境。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一句以“浮云”、“落日”来表现“诗人”与“故人”的惜别之情。

c、“萧萧班马鸣”一句,既委婉地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又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

d、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流露出缠绵悱恻、哀怨悲伤的情感。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本文选自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题目中“讽”的意思是 。(2分)

10、下列句子中,对“时时而间进 ”翻译最恰当的是 (2分)

a.有时间或还有人提意见 b.有时悄悄地有人提意见

c.经常间或有人提意见 d.经常悄悄地有人提意见。

11、齐威王最终使齐“战胜于朝廷”的主要原因是① ;

。(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韩休为相。休为人峭直①,不干②荣利。及为相,甚允③时望。

始,嵩④以休恬和,谓其易制,故引之。及与共事,休守正不阿,嵩渐恶之。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

“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掺⑤临镜默然不乐,左右曰:

“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萧嵩奏事常顺旨,既退,吾寝不安;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注释]①峭直:严峻刚直。②干:求取。③允:与……相当。④嵩:即萧嵩,唐朝丞相、军事家。⑤掺shǎn:拿。

1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及为相及: (2)上掺临镜临:

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2分)

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

14、唐玄宗为什么要“以韩休为相”?选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 (

a. 韩休做人严峻刚直,不求取个人荣利。

b.忠言逆耳利于行,以韩休为相天下必肥。

c.韩休为相参与国事,唐玄宗就睡得安。

d.为了国家安定,百姓富裕。

15、文中写“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的具体表现是请用自己语言回答)(4分)

二、现代文阅读(48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2分)

声声慢。我家至今仍住上海老城厢——一幢老式砖木结构的沪地民居的二楼。在与我们相距三四米的对面楼下,一间简陋的小屋,住着一位孤寡老人沈阿姨。她搬来那年,好像刚从里弄生产组退休。

白驹过隙。一转眼,沈阿姨已与我家做了三四十年的邻居了。近年,小屋空关,却关不住多年前那些suǒsuì的往事。

沈阿姨与我母亲一辈。她的身体稍瘦,颧骨高高的,眼睛大而有神。母亲曾帮她给乡下的侄子**过几封信,知道她虽然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但明事理。

沈阿姨的小屋,只能搁一张床和一张小方桌,地方逼仄。所以,大白天她一般都是拿个小板凳坐在门口,附近动静,尽收眼底:无良“路人”偷我停放在楼下拐角处的自行车,被她发现后喝退了;我的没上学的女儿溜出来玩,几次得到她的照管;她还应我母亲所托,及时叫住了磨剪刀的、箍桶的、卖新米的……

不过,最令人感怀的,莫过于她的有关“收衣裳”的提醒。

对于坐在家门口的沈阿姨来说,何止是过往的一切,甚至连老天爷的喜怒哀乐都逃不过她的眼睛。每当天上有细微的不易察觉的雨丝飘落,她都会抬起头,朝我家的窗口喊道:

“赵阿姨,落雨嘞!”

这是沈阿姨在提醒我母亲,无论谁在家都能听到,然后赶紧收进晾于窗外的衣物。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沈阿姨神清气朗,喊声响亮,语速不快不慢。

“赵阿——姨,落雨——嘞!”

这还是沈阿姨在提醒我母亲。只是进入了上个世纪**十年代,她的精神已不如先前,而且患有气管炎,喊声没有那么响了,语速也减慢了一些。但这并不影响她提醒的效果。

“赵——阿——姨,落——雨——嘞!”

这依然是沈阿姨在提醒我母亲,一如既往。只是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到本世纪头几年,沈阿姨的老态日见明显,气管炎愈来愈严重,而且内脏也查出几样毛病,故而喊声略微弱了一点,语速又放慢了一些,有时还伴随着咳嗽。但这同样不影响她提醒的效果。

柴米油盐、洗衣晒被,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基调。三四十年来,沈阿姨那一声声热诚善良的提醒,从未间断,使我家躲过了一场场突如其来的阵雨、大雨、暴雨,使晾晒在外的衣被始终避免了叫雨淋湿的尴尬。这一年又一年的关照,犹如点点滴滴的甘露,注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细水长流”般的常年滋润,要比“激情喷泉”式的瞬间惠施,更教人感念。

尽管标题为《声声慢》,可我知道,多少年了,沈阿姨的喊声不是马上慢下来的,而是在一个个较长的时间跨度里渐次变慢的,如同她渐次变老一样。这是自然规律,人老了,总会有喊不出声音的时日。那天,女儿给“沈家奶奶”端去馄饨的时候,她发烧住院了。

母亲去医院看沈阿姨,只见她全身浮肿,且已引起并发症。母亲正欲安慰一番,这时听到她说:“赵,赵阿……姨……”同时无力地拉住母亲的手□“我,我……不,不会……好……了。”

未几,沈阿姨的呼吸连同她的关照打上了永远的休止符号。

没有了沈阿姨的喊声,我家晾晒的衣物已两次被雨淋湿:一次,衣服都已晾干了,又让雨水浇了一遍;另一次,太阳下晒得暖烘烘、香喷喷的棉被,竟横遭雨袭。这大概是习惯性依赖或疏忽所致。

沈阿姨走后,母亲惆怅地说:“现在,收衣裳要自家上心了!”

生活中某样看似平凡的东西,只有在失去之后,才能真切地体悟到它的温馨和可贵。

估计过不了多久,我们这一带就要夷为平地,这里的居民将迁入“各管各”的新楼房。这里发生过的一切,也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会记得沈阿姨,更别说她喊过的声音了。

可是,我记得。非但记得,我还懂得,沈阿姨那曾经回荡于街头巷口的一声声“落雨嘞”的提醒,乃是上海滩一道淳朴的人文景观,也是一道正在消逝的风景。不管来日我心灵的天空下不下雨,我都要把这风干了的“提醒”珍藏于记忆深处,以便随时听听那岁月的回声。

16、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却关不住多年前那些suǒsuì 的往事。

17、仔细阅读6——12段,从沈阿姨三处内容相同的提醒声中,你读到的信息有(6分)

18、第13段划线句的修辞手法是 ,其作用是4分)

19、请选出对第⒄段划线句子作用的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a.划线句通过具体描写“我家”晾晒的衣物被雨淋湿后的尴尬,更体现了沈阿姨热诚善良的提醒的可贵。

b.句子中“晾干”、“浇”、“暖烘烘”、“香喷喷”、“横遭”等词语,更形象写出了雨势的迅猛,让人措手不及,突出了上海天气多变。

c.更能突出“生活中某样看似平凡的东西,只有在失去之后,才能真切地体悟到它的温馨和可贵。”这一感悟。

d.划线句去掉与否,在语段意思的表达上是一致的。

20、阅读第⒆段,思考以下两个问题。(7分)

带点词语“各管各”能否去掉?为什么? 。3分)

联系全文,谈谈你对划线句的理解 。(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26分)

年轻时应该去远方肖复兴。

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做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e-mail,告诉我他要利用这个假期,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的11个州的路线图。出发后的第三天,他从得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兴奋地对我说,那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的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漂泊,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2024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 文言文 39分 一 默写 15分 1 水光潋滟晴方好饮湖上初晴后雨 2无言谁会凭栏意。蝶恋花 3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 4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醉翁亭记 5 香远益清爱莲说 二 阅读下首诗,完成第6 7题 4分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200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本卷共有19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第一部分阅读 70分 一 文言文 共30分 一 默写 10分 1 考生注意 谓任选5句,多选按答题的前5句计分。1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夹岸数百步 2...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阅读 68分 一 文言文阅读 共30分 默写 8分 1清泉石上流。2 夜阑卧听风吹雨。3怡然不动 4 从下列a b两组中任选一组默写 不能两组都做 a组 1 纷纷暮雪下辕门。2衡阳雁去无留意。3 书湖阴先生壁 中描绘山水美景的诗句是。b组 1 可怜身上衣正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