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期中测试卷

发布 2024-01-06 11:35:13 阅读 3278

双峰三中高二地理期中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 b.太阳辐射强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2.符合长江三角洲土地条件特点的是( )

、水稻土是生产力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3.造成我国南北方楼房房间距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a.太阳高度 b.地形c.降水d.建筑材料。

4.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原因是( )

、同属温带地区气候的大陆性强。

、同属东部季风区都是平原地区。

5、造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季风强弱不同造成的b.海陆位置不同造成的。

c.气温随经度位置的变化造成的d.海拔高低悬殊造成的。

读图 “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6—7题:

6.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a.草原 b.苔原

c.硬叶林 d.针叶林。

7.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土地沙化

d.臭氧层破坏。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8~10题。

8.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由于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9.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

a.地表反射率下降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10.防治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扎设方草格沙障固沙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

c.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d.改善荒漠区局部小气候。

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据此回答11-13

11.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a.6月b.7月c.8月d.9月。

12.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

a.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b.从上中游向下游方向迁移。

c.往返迁移d.向两侧迁移。

13.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读我国某区域沙漠沙地和草原分布示意图,回答14~16题。

14.图示地区的草场载畜量相比较的规律是。

a.西部高于东部 b.东部高于西部

c.东、西部相当 d.南部高于北部。

15.导致该区草场载畜量呈现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①年降水量 ②海拔高度 ③荒漠化程度 ④人口密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6.下列符合该地区国土整治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a.实行划区管理,提高草场载畜量

b.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

c.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d.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

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17—18题:

17.“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吸烟除尘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d.净化空气。

18.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19.交通道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

放氧除尘、吸毒杀菌降噪隔音、减轻污染

③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④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⑤划分车道,隔离交通提神醒脑、减少事故。

abcd、①②

20.有关森林的砍伐导致的环境变化,不正确的是。

a.生物物种资源减少b.水土流失加重。

c.全球变暖d.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储量增加。

21.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是一个地点的位置 b、区域的范围有大有小,边界有虚有实。

c、区域内部的特征性质绝对一致 d、东北平原属于三江平原的一部分。

22.下列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温带季风气候——黑土。

b、江南丘陵——**带季风气候——黄土。

c、内蒙古东部——干旱区——温带草原。

d、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生长期长。

23.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就是指发生在干旱地区的土地沙漠化。

b我国东北地区是土地荒漠化问题最突出的地区。

c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d荒漠化主要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造成。

24.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的途径不合适的是。

a开发太阳能资源b推广省柴灶

c兴建沼气池d修建核电站。

25.在干旱地区绿洲与荒漠的演替是双向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荒漠变绿洲十分容易b绿洲变荒漠非常容易。

c水资源的枯竭是绿洲消失的主要原因 d过度开垦是荒漠化加剧的人为原因

26.湿地破坏后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a湿地面积扩大,土地荒漠化加剧 b气候湿润,盐渍化土地面积缩小。

c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上升 d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资源减少。

27.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水能、生物能、石油b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c煤炭、潮汐能、太阳能d风能、水能、天然气。

28.田纳西河流域属于美国农业带。

a棉花带b玉米带c小麦带d乳畜带。

29.田纳西河水源补给主要是。

a高山积雪融水补给 b大气降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d湖泊水补给。

30.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域开发的核心是提高航运能力。

b流域是全国第二大电力**基地。

c流域内水运的通航效益和陆路差不多

d流域内已经建立自然保护区。

31.煤炭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能源原因是。

a储量大,开采成本低b煤炭对环境污染轻

c燃烧效率高d运输过程中没有损耗。

32.2024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中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下列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措施有。

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 ②加强“节能减排”宣传

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

⑤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abcd①②⑤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山西省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b山西省逐步形成了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c目前山西省产业结构中采掘工业占主体地位。

d山西省充足的水资源为燃煤发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4.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

a.干湿地区 b.自然区

c.高原区d.热带雨林区。

35.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36.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模式是指。

a.高产农业 b.生态农业

c.绿色农业 d.机械化农业。

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回答37~39题。

37.在图2所示的四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8. 6h后,该飞机到达西6区的芝加哥,芝加哥的区时是。

a.8日14时 b.9日2时

c.9日20时 d.8日8时。

39.该季节能够看到的景色是 (

a.长江流域寒梅绽放

b.巴黎盆地小麦黄熟。

c.南极中山站终日斜阳

d.赞比西河流域草木葱茏。

40造成沙尘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气旋、冷锋b气旋、暖锋

c反气旋、暖锋d反气旋、冷锋。

选择题答案框(每题1.5分)

二、综合题:

41.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图所示的是我国地区;

乙图所示的是我国平原地区。

2)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高二地理期中测试卷

双峰三中高二地理期中测试卷。一 单项选择题。1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 热量充足 b 太阳辐射强 c 水资源丰富 d 土壤肥沃。2 符合长江三角洲土地条件特点的是 水稻土是生产力较高的土壤 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3 造...

高二地理测试卷

湖山高中高二地理试卷 中国地理部分 第 卷。一 单项选择题 共25小题,每题2分,合计50分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据此回答1 5题 1 我国疆域的四个端点中,位于北温带的有。北端南端东端西端 abcd 2 关于下图中四个省区叙述正确的是。a 四个省区由北而南的排序是b 四处省区...

高二地理测试卷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测试卷。第 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 单项选择题 共 50 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 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 1 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b 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易造成水灾。c 孟买是最大的城市和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