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试卷讲评策略

发布 2024-01-06 09:25:11 阅读 4759

复习讲评。

1,同。地理复习试卷讲评策略。

吴华锋/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中学(31

.三进入最后复习阶段,伴随着基础练习、限时训练、综合。

测试、县市统考,高三复习课逐步演变成试题讲评课。因。

’此,讲评策略决定着复习课质量。一方面需要复习基础。

三。知识,提升学生基本能力;另一方面又要帮助学生掌握应试技能,适应综合性试题。

策略一:评讲习题的审题方法。

审题是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一般选择题审题主要从文。

字、图表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明确答题要求和。

限制条件;综合题审题主要审定地理图表类型及承载的知识信息、解答对象和限制条件,明确答题思路和角度。此外,还要结。

合具体试题,告诉学生哪些是题中的关键字、词、句以及地图符号,如何提取图上的有效信息,不断提升学生的命题分析能力。

例题】图甲是某著名湖泊,图乙表示其水位变化情况。读。

图1回答1~2题。

图1.图乙所给的信息说明:

两月的水位差比两月的水位差大。

两月的水域面积差比两月的水域面积差大两月的水量差比两月的水量差大两月的盐度差比两月的盐度差大。

.近年来,①、两线的距离逐渐靠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b.该湖泊夏季水量增加c.①以内湖底泥沙淤积d.①之间湖底泥沙淤积讲评:第1题,乙图的特征为平面图,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水平方向)变化,因此“图乙表示其水位变化情况”可以改为“图乙表示其水位面积变化情况”更为准确,故选择b项。

第2题中“①、两线的距离”所指的是垂直距离,因此需要将乙图的平面图转化为剖面图。

策略二:评讲习题的变式与发散。

高考试题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其灵活性较强,考查的广度和深度都很大,无论考前怎么押题、猜题,均无法“猜中”高考题。但每年所考知识点相对稳定,试题命题人可以随意变换题意、转变角度,转化**表达方式,变换区域背景及在问题的设问方式上推陈出新。因为情景的变换,学生很可能就会由于思维定势造成失分,此时善于分析和应变最为关键。

讲评试题不。

能只就题论题讲完了事,应对考查功能强、能力要求高的试题。

实施“变脸”,即注意习题的变式与发散,将相关知识和题型归纳梳理,并适当拓展。

例题】(2年高考浙江卷,有删节)图2为世界某区域。

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2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

释原因。答案:分布在湖的东、南岸。五大湖地区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冷空气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出现雪带。

该小题全省平均分为2.8分,难度值为0.3这说明学生在“降水”的新情景中,无法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因此在复习。

过程中有必要通过知识扩展、原理迁移,甚至开展逆向思维等方式,巩固并加深学生对于降水成因的理解。

知识扩展。凝结核。

暖流,增温增湿。

靠近海洋i有的因素 /i汽娄。

海洋吹向陆地的风控制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控制。上。升。

凝结。迎风坡地带。

图3原理迁移。

冬季,东亚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但日本本州岛北侧和北海道岛,降水量明显增多,且多以降雪形式出现,请分析其成因。

理轰育201年第6期。

复习讲评。答案:由于冬季干冷的偏北季风经过日本海时,受到增温增湿作用,到达本州岛北侧和北海道岛时,又受地形抬升,降水。

的难点,许多试题都通过文字描。

图形,要求学生通过\一司的视角,完成解题过。

重新构图,选择合适的类型图形程。

量明显增多,且气温低于0℃,故多以降雪形式出现。

逆向思维。策略四:评讲学生的错误原因。

每次考试后,常有学生反映:题目很简单,但得分却不高。因此教师评讲时既不能流水账式地给学生报答案,也不能不痛不痒地简单提示,更不能面面俱到地逐题讲解,而要有的放矢,重点突出。

因为错题往往具有迷惑性、干扰性和思维的缺陷性。如果不从地理概念、地理规律的知识源头上帮助学生理顺关系,从规范解题的思路上指点迷津,就很难使原来答错的学生得到理解,一些糊里糊涂歪打正着的学生也得不到领悟。所以学生一旦大面积出现错误,就需要充分暴露其错误的解题思。

既然学生掌握了有利降水的条件,可让其反推不利于降水的条件或者造成干旱的条件。如中亚的干旱与西亚、澳大利亚。

中西部、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索马里半岛沿岸等地干旱的成因、特点比较分析等,不仅使学生形成全球空间概念,还。

对区域差异有更深刻的认识,其思路更为开阔。

策略三:评讲习题的解题方法。

对习题的选择利用,教师要善于将题型进行分类,并归纳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以引导学生养成在处理地理问题时先从。

大处着眼,不盲目动手的习惯。教师在习题训练评讲中,应将区域定位、信息提取、时空演变等方法和技巧要点通过具体试题。

讲评到位,并针对不同题型的应试策略和特殊解法讲评,如辅助**法、排除法、反证法、逆推法、比较法、特殊值法等,在订正过程中促使学生在技巧选用、解法领会方面做出卓有成效的工作,而不应停留在具体知识的得失上。

例题】图4所示范围全是夜半球,回答p点位于y点的:

图4.正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正东方。

解法一:画侧视图(图5)。首先构建立体图,然后将立体图转化为侧视图,并根据题意,标出y、p点,自此答案一目了然,得到正解:p位于y的西北方位,选择c项。一。

图,转化为从南。

因此p点更。

疗位,因此p点。

\、、一‘/

图6解法~、二都可加深学生晨昏线空间分布的理解,扩展图图转化和**转化能力,提高图形构建能力。地球运动是高考。

理轰育201年第6期。

路,找到其核心点。

例题】(2年全国卷,有删节)图7所示,一艘由太平洋。

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该船即将进入:

图7.巴拿马运河b.麦哲伦海峡c.德雷克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正确答案为b选项。但是测试反馈结果显示选择a选项的学生占34%多于b选项的32%通过充分暴露学生错误的解题过程,教师发现一些学生无法进行区域定位,有些学生则反映因为巴拿马运河和麦哲伦海峡太相似,以致无法正确判。

断。于是教师通过画板图轮廓,帮助学生进行区域定位,在此基。

础上区别巴拿马运河与麦哲伦海峡地理位置的不同并寻找其间的相似性。

学生经过思考发现巴拿马运河与麦哲伦海峡的相似性和重要的差异性:相似性在于经度,巴拿马运河位于西经80。而麦哲伦海峡位于西经70。

学生无地图册帮助,且定位不准确,从经度上的确难以区别。相似度在于沟通的大洋,两者都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通道。差异性在于纬度,巴拿马运河是南。

北美洲的分界线,位于北纬10。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的南段,位于南纬54。因为还有24%的学生选择了c选项德雷克海峡,所以教教又针对德雷克海峡和麦哲伦海峡进行比较。

最终为看似“简单”的题目花费了15分钟时间。

虽然高三进入总复习阶段,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和完善学生的答题技巧,但是仍要贯彻“查漏补缺”原则,营造和谐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勇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帮助学生补上“短板”。最后告诫学生:每完成一道习题,要反思自己的答案,是否按要求作答,是否合乎基本的地理规律,是否表述清晰、条理清楚,这样可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教学设计。郭东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通过试卷分析,对一轮复习中的遗知识点进行补充巩固。以高考地理考试大纲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试卷中的错误率较高的试题进行分析 归纳 总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做题技巧,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对遗漏...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教学设计。郭东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通过试卷分析,对一轮复习中的遗知识点进行补充巩固。以高考地理考试大纲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试卷中的错误率较高的试题进行分析 归纳 总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做题技巧,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对遗漏...

高三地理复习试卷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高三地理同步测试 1 说明 本试卷分第 卷和第 卷两部分,共150分 答题时间120分钟。第 卷 选择题,共90分 一 选择题 共9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 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3分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