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试卷

发布 2024-01-06 07:35:09 阅读 6290

台州市六校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联考试卷。

地理 2013年4月。

命题:阮利燕审题:林雪梅。

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有25小题,共50分)

网上流行的一张帖子这样写道:北京人说他风沙多,a地人就笑了;a地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就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b省人就笑了;b省人说他地势高,**人就笑了;**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帖子中a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资源贫乏,经济落后b.草原面积大,有斑点状荒漠化圈现象

c.属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d.河流补给以高山冰川融水为主。

2.关于帖子中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地的城市化水平比较高b.新疆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内部

省的烟草业突出,现在花卉种植业发展很快

d.**海拔高,太阳能丰富,城市大多分布在地势高的高原上。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由“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向建成载人空间站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太空发展事业的一个重大里程碑事件。读图1,回答3~4题。

3.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省区与省会的搭配,正确的是。

a.①—甘肃—兰州

b.②—黑龙江—沈阳。

c.③—山东—合肥

d.④—云南—昆明。

读图2四幅图,回答5~6题,5.山脉①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a.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 b.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

c.东侧为内蒙古高原,西侧为东北平原 d.东侧为黄土高原,西侧为华北平原。

6.关于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条山脉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b.四条山脉都位于两省交界处。

c.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降水比较丰富 d.四条山脉两侧的农业类型都不同。

7.仅根据气温和流向判断,图3所示地区河流中最有可能发生凌汛的是。

abcd.④

图4表示108°e的地形剖面图与气候要素图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①~④条曲线表示地形剖面、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其中表示年平均降水量的曲线是。

abcd.④

9.图中乙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b.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c.**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d.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

读图5“我国某水库2012年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图”,回答10~12题。

10.该水库的流入水量最大值出现在。

a.5月b.6月

c.7月d.8月。

11.该水库蓄水的最低水位大致出现在。

a.3月下旬 b.7月中旬

c.9月上旬 d.12月下旬。

12.该水库可能位于。

a.海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

13.图6所示的湖泊或湖群,为咸水湖的是

14.读图7我国局部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区太阳年辐射总量比ⅳ区高,主要因为ⅰ区

a.天气晴朗且海拔高。

b.年平均气温比较高。

c.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d.夏季大气逆辐射强。

图8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最适合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

abcd.④

16.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a. 径流年际变化小 b.补给以降水为主 c.水量向下游增大 d. 夏季流量小。

图9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回答17~18题。

17.有关甲区域军马场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受东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较多b.地形平坦开阔。

c.水源充足,牧草茂盛d.有常绿阔叶林分布。

18.有关图示区域内河流的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祁连山北侧的河流既有内流河又有外流河b.祁连山南侧是外流区。

c.祁连山南侧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大

d.祁连山北侧水网稠密,河流支流众多。

读图10,回答19~21题。

19.与a地区土地盐碱化的形成无关的是

a.大面积灌溉b.气候干旱

c.植被覆盖低d.地势低平。

20.b地区进行大规模的露天煤矿开采,可能导致。

的环境问题有。

水土流失加剧 ②产生构造**

瓦斯**风沙危害加剧

土壤盐碱化加剧 ⑥耕地面积减少

abcd.①④

21.c山脉可能是

a.省级行政界线b.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d.暖温带和**带的分界线。

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不仅能使土地生产力不断恢复更新,而且能使土地永续利用。据此回答22~23题。

22.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考虑,在我国下列几组地区中,前者应整治土地,提高单产,后者应退耕还牧,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组是

a.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b.黄淮海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

c.长江三角洲和黄淮海平原d.江南丘陵和太湖平原。

23.黄淮海地区在发展经济和进行国土整治工作中,应该注意解决的问题是

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产合理排灌,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③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兴修水利,克服旱涝灾害

改良盐碱、涝洼、沼泽、沙荒地、红黄壤,使黄土地变黑土地。

abcd.③④

最近,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噪音地图。假如图11为某城市噪音地图的局部,图中曲线为等噪音量线(单位:分贝)。据此回答24~25题。

24.图中主要的噪声污染源可能是

a.工厂和交通 b.建筑和娱乐业

c.网吧和歌厅 d.采矿和伐木。

25.图中a和b两处噪音量向外迅速减少。

的原因可能是

a.城市严格的噪声管理制度。

b.城市绿化带的作用。

c.修建隔音设施的结果d.噪声声波传播过程中自然减弱。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0分)

26. (11分)图12为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示区域西部7月份等温线大致呈

走向,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2分)

a.纬度b.海陆

c.地形d.洋流。

2)从等温线的数值变化、凸向、走向和疏密程度等方面描述图中1月份等温线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

3)分析甲地冬季气温比乙地低的原因。(3分)

27. (18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

1)青海馆外墙的色调由明快的绿、白。

两种颜色构成,绿色代表着江河源头的生。

命气息和净土特色,白色象征着高耸的昆。

仑雪峰。“青海省地理简图”上甲、乙、

丙三条山脉中表示“昆仑山脉”的是 ;

图中a、b、c三大江河分别是指 、

和4分)2)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3分)

3)世博会青海馆以“源出青海”为核心概念,展现了三江源对三大流域的城市和文明的养育功能。分别写出a河流和b河流流经的两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名称。(4分)

4)面对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青海省深感作为“中华水塔”所肩负的责任,确立了“环保立省”的发展之道。简述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方面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应该采取的有效举措。(7分)

28.(10分)图14为某区域的>10°c年积温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读出图中m、n两地>10°c积温线的数值,并简要分析这两地积温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6分)

2)崎岖不平是p所在地形区和n所在地形区地表特征的共同点,试分析其成因。(4分)

29. (11分)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5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16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17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结合图17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4分)

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3分)

高二地理试卷

龙游二高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地理。命题人 钟张梁戴周丽。考试时间 90分钟总分 100分。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 试卷 和答题卷,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 答题卷上交。2.试卷共6页,有2大题,34小题。3.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卡 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试卷 请用2b铅笔将...

高二地理试卷

2015 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地理。命题人 韩金荣谭晓红李玉兰校对人 韩金荣。注意事项 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 卷 选择题共60分 1 选择题 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新加坡素以空气清新而闻名,但近年来常...

高二地理试卷

周口中英文学校09 10学年上期第一次月考。命题人 宋玉杰审核人 程树芳。考试范围 必修3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它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 下列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