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哲学与人生》期中试卷

发布 2024-01-04 22:05:07 阅读 1275

班级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40分)

、“实事求是”的“是”的含义为( )

a对 b正确c这d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为( )

a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辩证法。

、从主观想象和主观意愿出发是下列哪种思想路线( )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 d辩证法。

、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为( )

a静止 b运动 c矛盾d统一。

、“揠苗助长”的错误在于他( )

a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b尊重了规律的客观性c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定了规律的客观性的作用 d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体现了哲学观点是( )

a孤立 b发展c联系d静止。

、“头疼医脚,脚痛医头”是用下列的哪种观点看问题( )

a孤立 b联系c片面d发展。

8、“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

a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c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d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9、下列属于物质现象是的( )

a党的方针 b城市规划方案c交通规则d水中月,镜中花。

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明( )

a规律具有客观性b规律是主观的c人能发明规律d规则同规律是一回事。

11、人区别于物的根本特点是( )

a主观能动性b客观实在性c物质性d矛盾性。

1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强调的是( )

a .既要学习书本知识,又要参加社会实践。

b .书本知识是浅显的,而且不一定正确,还是要通过实践来验证 c .要真正消化理解书本知识。

d .要获得真正知识,必须事事亲自实践。

13、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 )

a .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 .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 .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 .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14、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 )

a .自己的体质 b.自己的学业基础 c .自己的家庭情况 d.自身的性格。

15、下列选项中,主张积极的人生行动的有(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没有比脚更长的道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实事求是。学而不思则罔。

a .①b. ①

c. ①d. ①

16、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是:(

a.客观实际; b.机遇; c.家庭条件; d.个人的亲朋关系。

17、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18、现代桥梁专家茅以升谈到自己的治学经验时,强调“博闻强记、多思多问;取法乎上,持之以恒”。其中“法”指( )

a.物质的客观性 b.意识的能动性 c.事物的规律性 d.实践的历史性。

19、掩耳盗铃的行为,否认了( )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不可分的。

c、物质现象的可知性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20、《列子·天瑞》记述了“杞人忧天”的故事,这个杞人的错误在于( )

a、否认了世界是物质的b、否认了物质世界是运动的。

c、否认了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d、否认了物质世界运动的绝对性。

二、判断题(30)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

3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4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不同的行动造就不同的人生。 (

5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6有行动才有精彩人生。(

7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

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9要坚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处世原则。(

10世界上有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而有的物质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11我们认识事物不能只看事物的表面现象。(

12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

13学习哲学与人生,可以从中吸取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4想问题,做事情,凭主观愿望,就能成功。

15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根本特点。

三、多项选择(10分)

1、同自然规律一样,社会发展规律也具有( )

a、创造性b、客观性c、重复性d、普遍性。

2、理想是人们(abcd),体现着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向往。

a、在实践中形成的b、同奋斗目标相联系c、符合事物发展规律d、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3、社会理想的特点()。

a、有整体性b、有超越性c、有阶段性d、有客观性。

4、人是以( )求得生存和发展。

a、生理的适应b、交往活动c、社会关系d、生产力。

5、人的全面发展是指( )

a、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

b、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c、人的各方面发展条件在相互促进中实现和谐的整体发展d、包括人的活动尤其是劳动自由展开、人的社会关系全面丰富、人的生活丰富多彩、人的素质全面提高。

四、名词解释(20)

1、人生行动。

2、物质运动。

3、自觉能动性。

4、实事求是。

2024年秋季《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

c 否认了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d 否认了物质世界运动的绝对性。12 孔子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种说法说明了 a 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b 物质决定意识。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13 塑料袋出现百年以后,被人们称为 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之一。目前,我国每天要用掉...

2024年秋季历史期中试卷

2015年秋季九年级历史期中试卷 闭卷 总分 55分,考试时间 30分钟 一 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到题后括号里。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神曲 是人类历史上宝贵的精神遗产,它充满着对教会和封建的谴责,对自由 理性和求知精神的歌颂。这部作品的作者是 ...

2024年秋季历史期中试卷

2015年秋季九年级历史期中试卷 闭卷 总分 55分,考试时间 30分钟 一 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到题后括号里。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神曲 是人类历史上宝贵的精神遗产,它充满着对教会和封建的谴责,对自由 理性和求知精神的歌颂。这部作品的作者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