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考点梳理11 正确运用修辞方法

发布 2024-01-03 19:40:08 阅读 5957

中华语文网——语文报·高考版。

关口提示—【考纲知识精解读】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d。该考点包含两点重要的信息:一是“常见”,《考试大纲》明确了八种常见的修辞方法,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二是“正确运用”,表明高考试题将在实际运用中对修辞方法进行考查,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方法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等,不会直接考查修辞方法的概念。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高考修辞方法考点的考查,一般不考修辞方法的辨认或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而着重考查修辞方法的实际运用,即根据规定的情境,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或表达对事物的认识。正因为如此,该考点一般单独考查的可能性较少,常常与其他语言表达能力结合起来考查,如有与“仿写”结合的,有与“连贯”结合的,等等;它也常和古诗文的阅读、现代文的阅读相结合,以选择题或简答题的方式出现。

关口金题——【高考金题速传真】

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两个对象,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和比拟来表现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

2024年高考辽宁卷)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

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

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

解析】本题将句子仿写和修辞方法运用考点结合起来考查。审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提示——“两个对象”、“三个句子”、“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这些提示语是仿写时要注意的内容;要注意每个句子的句式特点和使用的修辞方法,也要注意例句中所写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包含关系。仿写时,要紧紧抓住“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切入点,选择恰当的仿写对象和修辞方法。

【答案示例】年轻的母亲和幼小的孩子,就像蓝天和白云一片;白云是蓝天身边的柔弱,蓝天是白云依靠的坚强;蓝天展开广阔的襟怀,孩子就找到了幸福的天堂。

2.仿照下面这句话,另选一种景物进行描写。要求句式基本一致,并运用比拟、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2024年高考四川卷)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解析】本题也是句式仿写和修辞手法结合起来考查,要求仿修辞,仿句式,仿内容。审题时,要注意这段话是一段景物描写——白花,因此,仿写时就不要再选白花了,而可以选择海、云、山等;从句式看,要注意这段话中分号前4句话,主要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写景物的类型;分号后3句话,主要运用比喻和排比,描写景物的情态。仿写时,要回应题中照应和暗示性词语;修辞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其中尤其要注意比喻的恰当性以及它与后面派生句子的搭配。

【答案示例】悠悠白云中,隐约地横亘着一座座青山,有腼腆地躲进雾霭的,有大方地露出真容的;正如一把把直指苍穹的利剑,又如碧空中腾飞的巨龙,又如绵延不断的绿色屏障。

3.请以“梦想与现实”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拟的修辞方法,两个句子之间构成对偶。 (2024年高考全国卷)

太阳热烈、奔放,带着万丈光芒,给生灵以活力;

月亮温馨、宽容,带着无限清辉,给万物以安宁。

【解析】本题修辞手法要求使用比拟与对偶。比拟包括拟人与拟物(示例采用的是拟人),因此答题时考生可以任意选择一种,给考生留有足够的创造空间。从形式上看,示例的上下两句的句式相同,基本格式是“××带着……,给……以……”仿句时严格遵守这一句式的同时,还要考虑主体后面要使用两个双音节词,“带着”后面要使用一个四字词语;从内容上看,“太阳与月亮”是一对相反的事物,而要求仿用的“梦想与现实”也是一对相反的事物,示例把“太阳与月亮”的特点很好地展现出来了,仿句时也要把“梦想与现实”的特点表现出来。

【答案示例】梦想美丽、活泼,带着盈盈绿意,给失败以抚慰;现实端庄、严肃,带着巍巍赤心,给成功以警戒。

4.下面这幅摄影作品展现的是刘璇在自由体操比赛中的精彩瞬间。请从比喻、比拟、排比、对偶中任选两种修辞方法,对画面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不超过50字。

2024年高考山东卷)

【解析】图为2024年9月19日,在第27届奥运会女子自由体操比赛中,中国选手刘璇做了一个高难度的凌空跃起动作。做题时注意要从四种修辞中选两种,围绕刘璇凌空跃起的动作、脸上的笑容、奥运五环等特点着笔。另外,这一题型的考查往往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所选材料往往是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或人们比较关注的事项,所以,考生要多了解社会,多了解现实,多了解生活,做一个关心天下事的人。

【答案示例】像一只凌空展翅的雨燕,腾空飞起,璇美人享受着飞翔幸福,这正是“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理念最美的体现。

通关技巧—【备考方略巧点拨】

1.熟悉常见修辞方法的运用。

(1)要正确理解和掌握《考试大纲》提出的八种修辞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注意几种易混修辞格的辨析。还要理解和明确八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理解和明确其表达效果,是判断其运用正误、优劣和正确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前提。

(2)掌握易混修辞方法的异同。

①借代和借喻异同点:它们都是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但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就是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只代不喻。

借喻的作用是比喻。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

②比拟和比喻的不同点:比拟是仿照被模拟的事物(即本体)的特征来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比喻中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③对偶与对比的不同点:对比的基本特点是“比较”,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

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方法兼类现象。

④设问和反问的区别:设问句有答或提请读者思考,往往在篇首或段首,目的是提请读者注意,且必须用问号;反问句不必答,问中已有明确答案,常常在段中或末尾,目的是加强语气,表示强烈的感情,所以有时可用叹号。

2.训练并掌握答题技巧。

(1)提高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思维的结果。因此,近年来高考对修辞运用能力的考查,与其说是考语言运用能力,不如说是考思维能力。要写得出,写得对,首先要想得出,想得对。

如有些考生写不出恰当的比喻句,不是因为不懂比喻手法,也不是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思维能力不够,想不出恰当的喻体。因此,要提高修辞运用能力,关键是要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联想、想象能力。

(2)修辞试题的一般答题技巧:

①特征对照法。

恰当地运用修辞格,关键是要掌握多种修辞格的基本特点。修辞格的外部形式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必须体现出该辞格的基本特征。原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格,仿造时,我们运用得是否恰当,就要用该辞格的基本特征去对照。

②语境协调法。

恰当地运用修辞格,最重要的是要切合其语境。修辞格运用得恰当与否,要看它与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环境气氛是否相适应。如人物的心情在连绵的秋雨中变得很烦闷,描述此情此景为“秋雨跳着欢乐的舞”则显然不妥。

③事理相符法。

恰当地运用修辞,还要注意其表达的内容,包括事与理,要符合客观实际,要体现事物间的逻辑关系。如夸张,要以客观现实为基础,否则不能给人以真实感;如比喻,喻体选择要恰当,等等。

④文体统一法。

恰当地运用修辞,还要注意和文体相统一。这主要是在写作中,有些修辞方法只能用在某些文体类的文章中,其他文体的文章就不宜用。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甚至不用夸张。

通关雷区——【考场失误细琢磨】

1.把握不准,混淆修辞。

解答修辞方法运用的题目,首先要准确把握每类修辞方法的含义、特征、适用范围,能准确区分每类修辞方法的用法。否则,就可能运用错误。如前面提到的2024年高考全国卷,该题“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拟的修辞方法,两个句子之间构成对偶”,这个要求中就涉及对修辞手法中“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考生若是对“比喻”和“比拟”的区别把握不准,就容易失分。如有的考生在答题中写成“梦想如风、似雨”,“现实像画、仿诗”,这个错误就是考生不能准确区分辨别比喻和比拟的区别,把句子写成了比喻,从而把题目答错了,导致失分。究其原因,这与考生平时的复习落实没有到位、练习不够扎实是有很大关系的。

2.形似神不似。

解答修辞方法运用的题目,还要注意答题时不仅要注意到形似,更要注意到神似,即既要满足修辞方法格式上的要求,符合该修辞方法形式上的特征,更要注意所写内容的事理逻辑,要恰当,形式和内容要完美统一。如前面提到的2024年高考山东题,该题要求“请从比喻、比拟、排比、对偶中任选两种修辞方法,对画面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而有的考生在答题时,虽然两种修辞手法能够写出来,但是关联性不大,或者说在内容、主旨方面不够深刻,不能揭示刘璇在自由体操比赛中的精彩瞬间和精神面貌。比如有考生写成这样的答案:

她微笑着,像是一朵盛开的美丽的杜鹃花;她张开双手,燕子般地展示优美舞姿;她双腿用力,像一只苍鹰全力展示自我。这样的答案虽然使用了排比和比喻,但是却缺乏神韵,不能与比赛的内容很好地结合,不能展示冠军的风采,不能揭示奥林匹克运动的内涵,所以分数就较低。正因为如此,在做此类题目时,考生一定要注意形似更要神似。

通关演习——【高考冲刺大通关】

1.阅读下面材料,写一副对联。

有“打黑英雄”之称的***来渝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对外进行了夏季治安综合整治、打黑除恶、收缴****、捣毁重庆与贵州等边境地带的“地下兵工厂”等重大行动,对内开展“纠偏灭虚”工作,以“一项造假,成绩归零”的方式管理该市警察队伍,得到了公安部和重庆高层的肯定。据了解,***身上大小伤达二十多处,素有“打黑英雄”之称,获过***、公安部授予“全国劳动模范”、“一级英模”等多种荣誉。

2.俯瞰那黄河壶口瀑布,黄河之水千重浪、万重浪,如旌旗飘扬之千军万马飞夺隘口势不可挡;浪击滩底,激起无数浪涛,溅起千条线、万条线,无数条水线织成一张巨大的空中水网,盘旋于头顶数丈之高而不落;但闻涛声震耳欲聋,独见水浪弥漫双眼。水势磅礴,颇为壮观,奇美无比!

下面是写壶口瀑布的一副对联,请对出下联:

黄河昂首天边来,声轰动地;

3.仿照下面画线部分的比喻形式,再续写一个句子,要求内容和画线部分保持一致。

回忆往事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心理冲力,就像夏天来了,暴雨从天而降不可阻止一般; 。

4.请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褒和贬的角度各写一句话,对三国时期的曹操进行评价。

答:①褒: 。

②贬: 。5.请以“生命”、“健康”为内容写一段话。要求使用比喻、排比、反问的修辞方法。不少于70字。

6.在文段中的空缺部分填上恰当的语句,使之分别与画线部分的内容对应。要求:句式相似,修辞相同,字数相近。

巴尔扎克说过“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风雨过后,不幸就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荆棘,不幸就是铺满鲜花的平坦大道;, 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灿烂星空;, 面对不幸,人生要尽全力渡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可轻言放弃。

7.仿照例句,再续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要求语意连贯。

例句:舞台小社会,社会大舞台,演尽人间悲欢离合;

续写: ;

2024年高考语文考点梳理11正确运用修辞方法

2010年高考语文考点梳理11 正确运用修辞方法。中华语文网 语文报 高考版。关口提示 考纲知识精解读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能力层级为d。该考点包含两点重要的信息 一是 常见 考试大纲 明确了八种常见的修辞方法,即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 设问 反问 二是 正确运用 表明高考试题将在实...

2024年高考语文考点梳理11正确运用修辞方法

2010年高考语文考点梳理11 正确运用修辞方法。中华语文网 语文报 高考版。关口提示 考纲知识精解读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能力层级为d。该考点包含两点重要的信息 一是 常见 考试大纲 明确了八种常见的修辞方法,即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 设问 反问 二是 正确运用 表明高考试题将在实...

2024年高考语文考点分类解析考点11名句名篇默写

2016年高考语文考点分类解析。考点11 名句名篇默写。2016 新课标全国卷乙卷 卷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荀子 劝学 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是用心专一的缘故。2 在 出师表 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正是危急存亡之时。3 在 永遇乐 千古江山 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