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期末试卷

发布 2024-01-01 12:15:03 阅读 7375

长乐一中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地理科必修2考试试卷。

完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 月日。

出卷教师:杨美容复核者:裘天云、周振海。

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并不得写在密封线内,否则不得分)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题)共50分。

1.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只与出生率有关

b.一个地区人中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c.一个地区的自然增长率等于该地区的出生率。

d.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的出生率除以人口的死亡率。

2.目前,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主要处于 (

a.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过程

b.由“原始型”向“现代型”转变过程。

c.由“传统型”向“原始型”转变过程

d.由“现代型”向“传统型”转变过程。

3.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生产力大发展后,人口再生产的类型是。

a.原始型b.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过程

c.传统型d.现代型。

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裁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中国***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回答4~6题:

4.目前,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是( )

a.快速增长 b.负增长 c.接近零增长 d.零增长。

5.21世纪下半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a.人口数量过多b.人口数量过少

c.人口年轻化d.人口老龄化。

6.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受到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

a.生产力水平 b.社会福利 c.文化观念 d.自然环境。

7.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因素 b.婚姻家庭因素 c.经济因素 d.政治因素。

8.造成南斯拉夫科索沃地区人口大量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干旱,水资源紧缺,人们被迫迁往他区。

b.战争频繁,社会不稳定,人们为生存被迫迁移。

c.经济发展,收入增多,人们有条件外出旅游。

d.经济落后,生活贫困,人们想法外出打工谋生。

三峡工程于2024年正式开工,2024年开始通航发电,预计2024年全部竣工。到2024年三峡工程完工时,库区移民人口将突破113万。根据材料完成5~7题。

9.影响库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原因 b.交通发展 c.国家政策 d.文化传统。

10.对库区人口迁移方向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第三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b.由农村向城镇迁移。

c.由城镇向城市迁移d.由农村向农村迁移。

11.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是 (

a.**放松了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控制 b.大型工程建设的需要

c.压缩城市人口规模的需要 d.地区间的经济差异。

12.下列关于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

b.不同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特点相同。

c.19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d.世界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是平衡的。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请读图1回答4~5题。

13.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65岁以上。

人口的比重约是 (

a.93% b.23% c.13% d.60%

14.与 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

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但总人口仍然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

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15.若某城市人口出生率1.02%,死亡率0.62%,自然增长率是0.4%,其人口增长模式是。

a.原始型 b.传统型 c.现代型 d.以上都不是。

16.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广东省人口数量增长高于全国其他省区,其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人口自然增长快 d.人口迁移造成的。

17.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是( )

a. 山东的大学生毕业后由长沙到北京工作。

b. 中国的学者到美国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访问。

c. 华裔科学家回国探亲

d.国庆节到外地休假。

自然环境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影响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据此回答18—20题。

18.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最直接的原因是( )

a. **采用措施强制移民 b. 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c. 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化d. 海外的就业条件好。

19.影响美国第四次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耕地充足,土地生产力潜力大

b.西部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

c.西部、南部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

d.西部、南部光照充足,空气洁净环境优美。

20.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导致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

a.深圳、珠海经济条件的改善 b.深圳、珠海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c.深圳、珠海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d.深圳、珠海自然条件的改善。

21.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

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b.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是永远不变的。

c.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利用率提高,地球环境人口容量是无限的。

d.确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22.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理容量就是人口容量

b.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

c.人口合理容量是是一个理想的,难于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d.人口的合理容量就是目前世界上的人口规模。

2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

a.科技发展水平 b.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c.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 d.资源。

24.原始社会的环境人口容量( )

a.比现在小得多 b.比现在大得多 c.与现在相当 d.无法比较。

25.目前上海面临的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是( )

a.卫星城镇人口比重大

b.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赡养照顾众多老人负担过重。

c.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

d.人口年龄构成轻,生育高峰压力大

26.环境对人口容量的限度一般用来表示 (

a.环境人口容量 b.环境承载力

c.人口合理容量 d.适度人口。

27.一般来说,外部形态比较规整的城市往往分布在( )

a.平原地区 b.山地丘陵地区 c.暖湿的气候区 d.内陆地区。

28.城市地域形态与成都相同的是( )

a.洛阳 b.合肥 c.重庆 d.兰州。

29.条带式城市地域形态的主要优点是( )

a.方便居民生活,便于行政管理

b.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c.便于集中设置生活服务设施,节省市政投资

d.各片之间彼此分隔,利于环境保护。

30.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内在原因是( )

a.城市规划的需要 b.经济活动之间的空间竞争和集聚。

c.交通条件的发展 d.人口的消费需要。

31.主要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的城市功能区是( )

a.商业区 b.住宅区 c.行政区 d.工业区。

32.工业企业寻求近河流、近铁路、近公路的低平地带布置的原因是( )

a.环境优美 b.交通方便 c.能源丰富 d.人口众多。

33.有关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 )

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 ②同类活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区 ③一个城市只有一个工业区 ④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34.直接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因素有( )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②收入与知名度 ③种族、民族与宗教团体 ④交通运输的通达性。

abcd.①③

35.印度半岛上工业区和居住区布局最合适的形式如下图中的( )

36.城市功能区是指( )

a.提供城市职能的地区 b.城市人口生活和工作的区域。

c.相同功能活动集中建筑区 d.由交通线路分隔出的各类区域。

37.下列关于一个城市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仅指这个城市 b.范围通常是固定的 c.有明确的界限。

d.除这个城市之外,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

38.关于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

b.城市等级越低,提供的职能种类越多。

c.低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被高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包括。

d.相同级别的城市,其服务范围是相互重叠或嵌套的。

39.下列关于上海市区位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发达的铁路网②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③长江的出海口④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

40.美国西部城市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唐人街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历史因素 b.经济因素 c.行政因素 d.种族宗教因素。

41.下列不属于城市化发展中拉力的是( )

a.就业机会多 b.文化设施齐全 c.交通便捷 d.自然灾害。

42.下列关于城市化水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一般用城市用地规模表示。

c.可以改变聚落形态变化 d.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高一地理期末试卷

长乐一中2006 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地理科必修2考试试卷。完卷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 月日。出卷教师 杨美容复核者 裘天云 周振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并不得写在密封线内,否则不得分 第 卷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50题 共50分。1 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一地理期末试卷

第四中学2013 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题。命题人 王铭魁审题人 李翠仪考试范围 必修一 模块考试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 答卷前,同学们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班级 学号填写在答题卷上。3 ...

高一地理期末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a 资源 b 科技水平 c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d 生活消费水平。2 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政治因素的有 a 时期知青 上山下乡 b 我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民工潮。c 人类社会早期的人口迁移。d 新大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