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徐州摸底第一卷答案

发布 2023-12-29 06:20:12 阅读 3532

徐州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三抽测试题。

语文参***。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3分)b( suō/suōtà/tàchēn/zhěn biǎn/biǎnɡōnɡ/ɡnɡɡuī/ɡuī qiāo/qiāo xīnɡ/xìnɡyān/yān yì/yì)2.(3分)d(“鞭长莫及”比喻力量达不到;“望尘莫及”指赶不上;“顶礼膜拜”比喻对人特别崇敬,用于贬义,“毕恭毕敬”形容对人十分恭敬,前者程度更深;“心照不宣”比“心领神会”多出了“不说出来”的意思,不合语境。

)3.(4分)人脑“时钟”(生物标记)能准确反映真实年龄。(“人脑”1分;“时钟”或“生物标记”1分;“反映”、“确定”或“获知”1分;“真实年龄”1分)4.

(5分)(1)《李尔王》、《哈姆雷(莱)特》(各1分)(2)示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种现象实属正常,奥运赛场就应该新人辈出。(观点鲜明1分;修辞1分;语意通顺1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5.

(3分)c(再:两次)

6.(3分)d (①是称赞苏洵的品行;⑥是苏洵的政绩)7.(3分)b (“责怪”错)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他的两个儿子都中了进士,而且都是很高的等第,也都凭借文学才华被当时的人们称赞。(3分,“举”、“称”、被动句式各1分)(2)回家后感叹道:“这些都不值得我学习。

”于是把自己先前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拿来烧掉。(4分,“足”、“悉”、“所为文”、定语后置句式各1分)(3)因为他们父子三人都很出名,所以称他“老苏”来区别他们。(3分,两个“以”“号”各1分)

参考译文:蜀地有一个姓苏的君子,名洵,字明允,是眉州郡眉山县人。苏君的品行德义在家里修养而成,影响到家乡,闻名于整个蜀郡已经很长时间了。

在至和、嘉祐年间,苏君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共同来到京城,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到了苏洵所写的二十二篇文章并推荐给朝廷。文章流传出来以后,公卿士大夫争相传看。他的两个儿子都中了进士,而且都是很高的等第,也都凭借文学才华被当时的人们称赞。

眉山县在京城西南数千里以外的地方,一天之内父子三人由默默无名而轰动了整个京城,而苏氏的文章于是传遍全国。苏君的文章言辞雄辩,宏大雄伟,读他文章的人都感到惊异而想见到他,等见到他以后,发现他是一位温和似乎不善言谈的人,等与他相处以后才发现,跟他相处得越长,就越感到他的可爱。他间或拿出写的文章给人看,越是问他越是发现他的学问无穷无尽。

唉!可以说是一位纯朴贤明忠厚老实的君子了!

苏君的曾祖父名叫苏祜,祖父叫苏杲,父亲叫苏序,朝廷追赠苏序尚书职方员外郎的官衔。这三代都没有在仕途上显耀。职方君苏序有三个儿子:

苏澹、苏涣,都凭借文学才华中了进士,而苏君最小,唯独(他)不喜欢学习,已经**后还不知道读书。职方君苏序对他放任不管,乡邻和亲戚都感到奇怪。有人问他原因,职方君苏序只是笑笑而不回答,苏君也是依然如故。

到27岁时才发奋努力学习,谢绝了先前交往的伙伴,关起门来读书写文章。一年后,去考进士连考两次都没考中,又考秀才异等也没有考中,回家后感叹道:“这些都不值得我学习。

”于是把自己先前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拿来烧掉,闭门读书越发用功,有五六年时间不动笔写文章,于是深入地**了六经和百家的学说,在**古今安定动乱成功失败的经验和圣贤的人仕途失意得意出仕隐居原因的时候,获得了它们的精华,涵养积蓄丰富,但抑制着不表达出来。这样很长时间后,自己感慨地说:“可以了!

”顷刻之间下笔千言,文章纵横驰骋,思路开阖自如,必定达到深入细微的地方才停下来。大概是他禀赋深厚,所以才华表现出来得晚;他的心志笃实,所以学到的东西精深。从他来到京城,一时之间,年轻人、求学者都尊崇他的贤能,学习他的文章,并当作典范来效仿。

因为他们父子三人都很出名,所以称他“老苏”来区别他们。

起初,我替他将书献给朝廷,皇上召见他在紫微阁考试,他推辞没有去。于是任命他做秘书省校书郎。恰逢太常寺编纂建隆年间以来的礼书,就任命他为霸州文安县主簿,让他领取朝廷的俸禄,与陈州项城县令姚辟一起编纂礼书,编成了一百卷的《太常因革礼》。

书编写好了以后,刚刚上奏朝廷还没有得到答复就因病去世了,确切时间是治平三年四月戊申日,享年五十八岁。皇上听到消息后很悲伤,特地追赠他光禄寺丞的官衔,命令官吏准备船只运载他的灵柩回到四川。治平四年十月壬申日安葬在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

苏君生在边远的地方而且又功成名就得很晚,常常叹息说:“了解我的人只有我的父亲和欧阳公啊!”既然如此,那么除了我谁还适合给他写墓志铭呢?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1)(2分)①雪像胡地的风沙一样茫茫一片,冰像月亮一样明亮(1分),描绘了一幅满地冰雪,天寒地冻的深秋边塞景象(1分)。(2)(4分)①比喻(1分),将冰雪比喻为银、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塞外奇丽风光(1分);②反衬(以乐景写哀情)(1分),以美丽的雪景反衬战况的惨烈(1分)。

(3)(4分)①对边关将士的同情(2分);②对边关将士功名不被天子所知的不平(2分)。四、名句名篇默写( 8分)

10.(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梦啼妆泪红阑干(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4)钟鼓馔玉不足贵(5)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6)佳木秀而繁阴(7)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每空1分,错1字不得分)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11.(4分)建厂前:①蓝天白云;②河水清甜。建厂后:①黑烟遮天,臭气弥漫;②玉泉河成了臭水沟。(每点1分)

12.(6分)意义:①第一处是村主任为显示权威,强调厂子的来之不易和重要;②第二处是表现污染严重;③第三处是既因空气臭,又在为自己想对策作掩饰。

作用:①前后照应;②推动情节发展;③凸显人物形象。(每点1分)13.(4分)①签合同,放弃田地:

贪图安逸;②领奖金:贪图小利;③同意去厂做工人:目光短浅;④听从村主任安排:

易妥协。(每点1分。无情节对应分析的不得分)14.(6分)意蕴:

①大家毁田建厂:揭示急功近利、舍本逐末的现象;②王老板逐利损人:揭示见利忘义、缺失社会责任感的现象;③基层干部(村主任、乡长)重商轻农:

揭示一味追求利益、政绩的现象。情感取向:①对村民的同情和批评;②对基层**、商人的批判;③对美好环境逝去的叹惋。

(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做法的批判)(每点1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15.(6分)①首先,从标语泛滥的现象谈起,指出中国人重形式、作表面的习性;②其次,通过批评建立孔子巨像,剖析当前复兴中华文化过程中的错误心态;③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做法,并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每点2分)

16.(6分)①耗费大量金钱;②遮掉天空,使住家变得阴暗封闭;③逐渐变得肮脏;④使街道拥挤,影响交通;⑤起不到“宣扬”的作用;⑥是心虚、缺乏自信的表现。(每点1分)

17.(6分)①改变重形式、作表面的习性;②勇敢地承认自己的心虚与弱点(敢于承认社会问题和文化危机);③实实在在地去提升自己。(每点2分)七、作文(70分)

立意提示:①面对非议,应淡然处之;②面对非议,应愈挫愈勇;③面对非议,应据理力争;④面对非议,应积极自省,择善而从。

安徽第一卷

安徽第一卷 2015年安徽高考总复习第一轮单元试卷。政治试题 二 提示 1.本卷考查 生产 劳动与经营 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 卷选择题 共44分 一 选择题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

试卷第一卷 试题卷

庆来学校高中部2015 2016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一年级 文 理 科物理试卷。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 将学校 班级 姓名填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注意填上座位号。3 所有试题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4 内容 选修3 1...

MANB W第一卷

man b w 主机说明书。第一卷。701 安全措施和柴油机数据。702 停机期间的检查。703启动 操纵和运行。704 特殊运行条件。705 燃油和燃油处理。706 性能评定和一般操作。707 气缸状况。708 轴承和循环油。709 冷却水系统。710 附录。进入曲柄箱或气缸时必须啮合盘车机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