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师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

发布 2023-12-27 21:35:11 阅读 9377

(2010-04-07 19:13:19)

**。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本题总分30分)

1.属于教师劳动的特点的有( )

a、复杂性。

b、艺术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e、系统性。

2.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第一人,他于2024年出版了其代表作( )

a、《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学与发展》

d、《普通教育学》

e、《给教师的建议》

3.属于德育的特点有( )

a、教育性。

b、社会性。

c、方向性。

d、历史性。

e、相对独立性。

4.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分为( )几个层次。

a、宫廷学校。

b、主教学校。

c、僧院学校。

d、大主教学校。

e、教区学校。

5.19世纪末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依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过程,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属于教学过程的阶段的有( )

a、困难。b、问题。

c、假设。d、验证 )

a、跟踪法。

b、追因法。

c、临床法。

d、产品分析法。

e、教育会诊法。

7、班会的特点主要有( )

a、民主性。

b、集体性。

c、自主性。

d、针对性。

e、权威性。

8.( 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道尔顿制。

e、特朗普制。

9.社会改造课程理论主张把课程的重点放在现实社会问题、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及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上,应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主要代表人物有()

a、布鲁纳。

b、施瓦布。

c、卢梭。d、布莱梅尔德。

e、弗莱雷。

10.学校文化的功能有( )

a、导向功能。

b、凝聚功能。

c、宣传功能。

d、教育功能。

e、规范功能。

11.教育多元化具体表现为( )

a、培养目标多元化。

b、办学形式多元化。

c、管理模式多元化。

d、教学内容多元化。

e、评价标准多元化。

12.属于教育目的的作用的有( )

a、导向作用。

b、规范作用。

c、激励作用。

d、评价作用。

e、凝聚作用。

13. 我国古代提出“教学相长”“启发诱导”“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教学原则的是( )

a、《礼记中庸》

b、《孟子尽心上》

c、《学记》

d、《朱子全书·论学》

e、《春秋》

14.按照研究目的的不同,学术**可分为( )几种基本类型。

a、理论**性、论证性**。

b、综合论述性**。

c、**性**。

d、常规性**。

e、前瞻性**。

15.德育由( )等几项构成。

a、道德教育。

b、政治教育。

c、思想教育。

d、法制教育。

e、心理健康教育。

16.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

a、遗传。b、环境。

c、家庭教育。

d、学校教育。

e、主动性。

17.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的著作《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之中,含有引导学生继续前进并达到预期培养目标的意思。

a、博比特。

b、泰勒。c、罗杰斯。

d、斯宾塞。

e、杜威。18.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 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a、“四书”

b、“五经”

c、“八股文”

d、“国学”

e、“六艺教育”

19.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成熟势力说”,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决定作用,并通过双生子的爬梯试验来证明他的观点。

a、格塞。b、华生。

c、施太伦。

d、霍尔。e、柯尔伯格。

20.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华勒。2024年,他在其( )一书中使用了“学校文化”一词。

a、《教育学》

b、《教育社会学》

c、《雄辩术原理》

d、《人力资本投资》

e、《教学与发展》

21.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有( )

a、加强交流。

b、勇于实践。

c、恒于研究。

d、善于学习。

e、勤于反思。

22.根据课程的任务可以分为( )

a、基础型课程。

b、知识课程。

c、经验课程。

d、拓展型课程。

e、研究型课程。

23.用“课程标准”取代原来的“教学大纲”,新的课程标准发生的明显的变化有( )

a、课程功能。

b、课程内容。

c、课程实施。

d、课程管理。

e、课程核心。

24.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 )原则。

a、巩固性。

b、直观性。

c、启发性。

d、理论联系实际。

e、因材施教。

25.主张用替代性学习概念,建立了观察学习的理论体系来说明个体对刺激的反应和对行为体系的建构。该理论属于德育模式中的(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示范模式。

d、替代模式。

e、社会模仿模式。

26.班级管理的过程主要的环节有( )

a、前期准备。

b、制定计划。

c、组织实施。

d、评价总结。

e、完善提高。

27.教育科研应遵循的原则有( )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d、教育性原则。

e、有效性原则。

28.教育多元化具体表现为( )

a、培养目标多元化。

b、办学形式多元化。

c、管理模式多元化。

d、教学内容多元化。

e、评价标准多元化。

29.在中国,( 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

a、孔子。b、朱熹。

c、孟子。d、董仲舒。

e、老子。30.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 )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效果检验模式。

d、cipp评价模式。

d、cse评价模式。

二.填空题。(共15题,每题1分,根据所学知识将答案填在每题横线上,本题总分15分。)

31.课程设计主要涉及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___三个层面。

32.班级管理总结一般分为全面总结和___两类。

33.素质教育是是以培养___为重点的教育。

34.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35.学生的合法权利包括。

36.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个体社会化与___的统一过程。

37.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38.在西方,对独生子女的看法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消极悲观的观点,二是积极乐观的观点处于主导地位。

39.义务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有综合性、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和。

40.一堂好课的标准: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组织有效。

41.班级授课的辅助形式有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特殊形式是。

42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

43.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教学应该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形成了完整的___体系。

44.美国学者博比特确定了现代课程领域的范围和研究取向,提出了研究课程的。

45.泰勒在2024年出版的被公认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之作。

三.辨析题(共5题,每题5分,请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原因,本题总分25分。)

46.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

47.教材并不等同于教科书,教科书也不等同于课本。

48.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49.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成长,所以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整个教育过程都要围绕着儿童转。

50.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本题总分20分。)

51.中学教学的任务有哪些?

52.什么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3.如何理解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54.中学德育过程的规律有哪些?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本题总分30分。)

55.试述教师的职业素养。

56.有些教师“恨铁不成钢”,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却变成了对学生的体罚、讽刺、辱骂,2010-04-07 19:15:07)

**。参***:

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本题总分30分)

1. acde 2.b 3.bde 4、cde 5.abcde 6.abcde 7、bcd 8.e 9.de 10. abe 11.abcde 12.acd 13.c 14.abc 15.abcde 16.abd 17.d 18.ab 19.a 20.b 21.bcde 22.ade 23、abcd 24.c 25.e 26.bcd 27.abcde 28.abcde 29.a 30.abde

二.填空题。(共15题,每题1分,根据所学知识将答案填在每题横线上,本题总分15分。)

31.教材 32.专题总结 33.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4.文士学校 35.受教育权、人身权 36.社会规范个体化 3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8.前者 39.生成性 40.体验积极 41.复式教学 42.癸卯学制或《奏定学堂章程》 43.掌握学习理论 44.活动分析法 45.《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三.辨析题(共5题,每题5分,请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原因,本题总分25分。)

46.错误。这是对考试的误解,考试包括百分制考试本身没有错,要说错的话,哪就是在应试教育中使用者将其看作学习的目的。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寸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

47.正确。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严格地讲,教材并不等同于教科书,教科书也不等同于课本。

48.错误。这是对素质教育倡导的“学生的主动发展”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误解。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是因为学生是主体与客体统一的人,因而是具有自主发展意识的人;素质教育强调“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因为学生具有与教师平等的独立人格。

这种观点忽略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忽略了学生的特点。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在教育实践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客体,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这决定了教师首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个性的塑造者、人生的引路人、潜能的开发者,其次才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49.错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50.错误。在新课程条件下,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与纸质印刷时代的要求相适应,教材(主要是教科书)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认为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实际上,实际上,课程资源非常广泛,既包括校内的课程资源,也包括校外的课程资源;既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也包括条件性课程资源。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本题总分20分。)

51.(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三)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52.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如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对整个机体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这个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暂时落后或某些方面有缺陷的学生,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都会达到与一般正常学生一样的发展水平;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

2024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五

一 单项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 定类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的性质和类别的指标。b 定序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所具有的不同等级或顺序程度的指标。c 定距指标是反应研究变量在数量上的差别和大小的指标。d 定比指标是反映变量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指标。2 下列不属于设计研究指标的原则的是 d a 以...

河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

通过最新河北教师招聘考试资讯 大纲可以了解到2016年河北教招时间分布比较分散,全年都有招聘,笔试科目一般为 教育综合知识 和 学科专业知识 等,河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河北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l 什么是教育?答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2 教育活动有哪些...

第二套《教育学》模拟试卷《教育学》模拟试卷

教育学 模拟试卷 教育学 模拟试卷 第二套 一 填空 每空0 5分,共15分 l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 阶段 阶段和 阶段。2 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 实现的。3 发现学习模式是 提出的。4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和 5 我国的专职教师大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