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考试物理试卷分析

发布 2023-12-26 05:55:09 阅读 3264

2024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本试卷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计算与推导题。其中选择题为单选题。

1.试卷的结构(表一):

2.试题分布大致为(表二):

3.知识点考查覆盖率(表三):

4.试题的基本特点。

1)今年的试题内容力求创新,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有用性”原则,在小题的设置中更多地体现新课程理念,较好的渗透“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注重课程的三维目标,同时试卷考查的范围有较广的知识覆盖面,减小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

(2)今年试题考查的重点仍放在力学、电学两部分,占满卷分的80%,声学和原子物理的知识在试卷中没有出现,光学热学也仅出现了两题(第题),占分比是5.6%,能量部分仅一题,占分比只有3.3%,反应出初中物理的知识结构。

3)试题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考查学生对初中物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学生的水平检测为主,适当兼顾升学选拔,使得两考合一得到体现。

4)与时俱进,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试题加强或渗透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和教育。在试题内容中渗透丰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素,使知识的考查和情感的体现有机融合。许多试题都重视发掘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为一体,如第2题科技奥运的理念,第8题以上海外白渡桥的搬迁为背景;第14题关于**堰塞湖的问题等等。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抽样294份)

1.成绩分析表(表四):

2.各题得分情况(表五):

3. 主要错题得分情况(表六):

4.答题中反映出的问题。

1)对物理概念没能很好的理解。从表六可以看出,有不少题的正确率小于一半,说明很多学生对一些基本知识都没有掌握,对物理概念仅仅是记住了却没能理解,更谈不上正确应用。如第7题,考察了“力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并结合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进行计算,学生在解答时,由于对力臂的概念理解不透,做图错误严重,还有一些同学图是画对了,可计算又出了问题,结果本题失分较重。

再如第15题,考查了学生对光、磁场、光线、磁感线的认识和理解,可是学生们对“光是一种电磁波”不敢肯定;第16题考查学生对惯性的认识,学生对什么是惯性和惯性定律记得很熟,但是对惯性由什么决定没能理解,应该是导致错误的主要原因。

2)日常教学中的**实验流于形式。对于实验,学生平时是做了,如果让学生重现实验的过程,可能不会出错,但是要是让学生根据实验提出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学生就存在一定的难度了。这说明日常的教学中,学生实验的**过程并没有真正开展起来,而是很多实验仍然变成验证性试验,这反映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新课程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比如18题,学生对这个实验都知道该注意什么,也都清楚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但是本题所问的不是这些,而是问“设计方案”的正确与否,也就是“过程”是怎么的,假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是真正按照**实验的要求来开展的,就一定会正确回答;同时,本题是看似简单的一道选择题,但却是多少年来在物理考试中未曾出现过的多项选择题,这也是本题失分的另一重要原因。本题是全卷中得分率最低的。对于第20题的“误差分析”,应该是平时教师强调不够,学生训练不足,学生在考试时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去考虑,同时也反映出学生不能灵活的应用所学知识,对知识的掌握僵化、呆板。

3)计算题缺乏规范训练。在计算题中,首先反映出学生们对相关物理概念不十分清楚,如第23题,电功、电能与电热的概念,不少学生就区分不清;对w=uit=i2rt这个公式的物理意义理解不透,将其与q=i2rt混为一谈,结果错误严重。其次,答题中暴露出学生审题不仔细,如第22题(2)中要计算牵引力f和所受阻力f,但不少学生漏算一个。

第三,在第一大题中也有不少通过计算来填空的题,从其中还可以看出不少学生对物理单位的换算不是很正确,如第2题,就有不少同学没有将450g进行换算,导致结果错误。

三、几点建议。

1、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强化学生对概念及规律的理解,在课堂上实现真正意义的**性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事物,关注社会热点,了解科技发展动态,这些有利于学生正确的科学观、价值观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

2、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资源。教材中的图、表、小实验、课外实践活动等等都是可以加以很好利用的,而现实中教师们往往忽视了这些唾手可得的课程资源,反而一味的去拓展,去搜寻。

3、在教学过程中,还是要加强基本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提出的“三维”培养目标并不排斥“双基”,“双基”训练可以认为是“三维”培养目标的第一个维度——知识与能力目标,这是指这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学习的基本能力,包括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可见培养最基本的学习能力,掌握最基础的知识是教学活动的最低要求。

学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新课程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必将会在物理毕业学业考试中进一步渗透,而素质教育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要求,也将会使物理毕业学业考试进一步加强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考核。因此,学校物理教学必须与时俱进,遵循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地改进物理教学方法,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培养目标。

长庆初中 宁夏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0年至2011年宁夏中考物理试题分析。宁夏长庆初级中学 物理组 1 试题内容 按 课程标准 中规定的学习主题,八年级学习内容占41 九年级学习内容占59 物理共19道题覆盖了初中物理 力 热 声 光 电 磁 能源 等内容,物理总分为85分。2.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21分,选择说明题10分,填空...

初中物理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一 试题范围及难度 这次考试的考查范围是初三物理的前四章,内容包括 内能及内能的利用 电流和电路 电压和电阻 欧姆定律的一部分知识。考查的难度偏简单,因为欧姆定律还没有深入地练习,同时考虑到学生这一段学习可能不太适应,所以我们打算以基础题为主,注重知识过程的考查。题型以概念 物理含义 定性...

初中物理试卷分析

第一次物理月考试卷分析。本次试卷出处是大连市以往中考中的模拟试题,及部分省市中考试题,再结合本学期前两章及十三章力和机械的前三节内容重难点进行了适当修改,编排而成,试题按照大连中考格式命题和赋分。力求做到7 2 1。本次月考命题思路 1 考查学生前两章的学习效果 2 警示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