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发布 2023-12-25 18:20:08 阅读 9490

考生注意:答卷时必须正确地书写汉字,错字、别字每个扣0.5分。

一、古诗文默写(12分)

1.荡胸生层云,望岳》)

2.天街小雨润如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零丁洋里叹零丁。(《过零丁洋》)

5.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范仲淹的《渔家傲》中抒发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怀国情怀的句子是:

7.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有两句刻画了词人想象中驰骋疆场的英勇形象,这两句是:

8.形容内心复杂情感滋味别样,我们常用李煜的:

9.陆游是宋代伟大有爱国主义诗人,也是我国古代存诗最多的诗人,请写出一组除《游山西村》以外的诗词名句:

二、阅读(48分)

-)文言文阅读(16分)

甲)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问题(10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故不为苟得也蹴尔而与之

11.人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而作者却提出“舍生而取义”的观点,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谈谈你的见解。(2分)

1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作者看来,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贤者”?(2分)

13.第二段写到,面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的“一箪食,一豆羹”,“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什么?(2分)

14.第三段,“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指什么?(2分)

乙)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

景公使圉人①养马,暴死②,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

是时,晏子侍。左右执刀而进,晏子止而问于曰:“尧舜支解③人从何躯始?”

公矍然④曰:“从寡人始。”遂不支解。

公曰:“以属狱⑤。”

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之使知其罪然后致之狱。

公曰:“可。”

晏子数之曰:“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善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杀公马,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汝当死罪三也。

今以属狱。”

公喟然⑥叹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注释] ①圉人:官名,负责养马诸事。 ②暴死:

得急病而死。 ③支解:古代的一种酷刑,分解人的身体。

也写作“肢解”“枝解”。 矍然:惊恐的样子。

⑤属狱:交给狱吏。 ⑥喟然:

叹息有样子。

15.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2分)

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之使知其罪然后致之狱。

16.晏子为什么问景公“尧舜支解③人从何躯始”?(2分)

17.请用较简练的语言概括晏子的特点?(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命的琴弦。

吴志翔。又是一个无法消遣的夜晚,又是坐到桌前,因为没有明确的意图而烦躁不安,目光在书架上游移不定,随手抽出一本书,读不上几行,就搁下了。我觉得日子停留在原处,今天和昨天一模一样。

我对朋友说过这样的话:我不求闻达,只愿生活充实,多一点快乐,多一分情趣,因为在欲望的折磨和自身的匮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我说我认清了自己:

我既不能弹出一串美妙的**,又不能研究出一项造福人类的成果,同样,也不能写出什么划时代的巨著。我没有天赋,太平庸,太寻常。于是,我放弃了自己从前的理想,因为理想终究只是理想,如海市蜃楼,可望不可及。

为缥缈的未来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的——为了未来必须失去现在!所以,我宁愿选择一种自在逍遥的生活方式。

就这样,很长一段时间,我睡懒觉,看风景,听流行**,看闲书,瞎聊天,有时则据案枯坐无所事事直到一天时间悄悄溜走。也就在这段时间里,我每晚躺到床上睡觉时,内心总冒出一阵阵无名的空虚。 自愧自责的情绪使我入睡前的心境非常恶劣。

没有一个晚上我不是忏悔着进入睡乡。如此这般,三番五次,忏悔成为自我惩罚,誓言则仅仅沦为仪式。

瞧,我不再执著,想自在生活,可是得到些什么呢?我解放了,我自由了,可我并未因此体会到生命的欢欣。我没有折磨自己,苦苦追求,没有向往通过奋斗获得什么,我不视“价值实现”为绝对价值,我似乎悟透了财富、知识、声誉、成就的空虚和脆弱,它们不过都是“古来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的东西而已。

钱钟书先生有诗云:“广寒居不易,都愿降红尘。”既然喜食人间烟火,既然热爱红尘亲切、人伦和美,那又何必学嫦娥奔月,过寂寞的生活呢?

我们的很多追求都是不免如禅宗所谓“得鱼忘筌”,或者像蜂蝇往糊着窗纸的光明瞎闯,却不知道返身从门口走出一般。记得梁实秋和钱钟书都引用过这个禅宗讲义。从这个禅宗讲义的道理来看,皓首穷经做学问,或者殚精竭虑干事业,最终都免不了越来越偏离生命的本真。

可是,我想明白了,也同样苦恼和厌倦了。

我有以前劳动时的体会: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被压得龇牙咧嘴,这个时候,我觉得世界上没有人比我更不幸的了。见人家在荫凉下休息,简直要生出恨!

终于,我走到一棵树下,重重地歇下担子,一种突然解放的快感充溢了我的心。我倚在担子旁,懂得什么叫快慰和幸福。但是,这种时间何其少!

闲坐在屋里,一事不干,有电视、有电扇、有吃有喝、我却感到无聊和疲惫。

懂了,为什么劳动不仅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权利!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有一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轻与重,哪个更难忍受?有的人把轻松看作受罪,有的人视重压为人生苦难,并不能一概而论。叔本华说过,人生如钟摆,总是在厌倦和疲惫中摆动。

欲望没有满足,拼命去追求,是疲惫的;欲望满足以后,却只有厌倦,因为欲是无穷的,不会到头,所以便继续追逐。人是这样地为“欲”所累,摆来摆去,永无真幸福。有的人“欲”淡,有的人“欲’’强,因此也便有不同程度的幸福和痛苦。

譬如我就不该强捺下欲望之蛇,否则,心中的大片空白,靠什么来填补呢?更何况,区区我辈,放弃执著,享受生活,这差不多是一种奢望——其实也是一种欲,只是它更其感官化而已。平庸散淡的生活本身并不可厌,如果来之不易的话。

而现在,得之快,则倦也快;得之易,则倦也易。生命之重,给人疲惫;生命之轻,给人倦怠。生命之重,咬咬牙,之后是美丽瞬间;生命之轻,则将何以承受?

就像琴弦,只有绷紧了,才能弹奏出动人的**。人何尝不是这样?只有肩上有分量,他才会想到站起来,才能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正面对着人生,正实践着人生;他只有在重压之下才能发现自己的力量。

黑格尔曾说:只有挫折、风浪才能见出一个人的威力。而古罗马诗人鲁克烈斯这样写道:

如果没有森林的阻挡,大风必定早早地失去它的力量。有多少人,在轻与重之间徘徊,正如法国思想家蒙田所说:“我不断前行,复又折回,反反复复。

”我努力过,也放弃过,现在应该明智许多。我不是个耽于安逸的人,安逸是苦。而我为自我放纵所找的任何理由无不是懒惰的托辞,是自我安慰罢了。

我宁做跋涉长途中的流浪汉,也不愿做一个苍白岁月的寄生者。印度佛教典籍《经集》中有关于“执著”的两段话,一段是魔鬼说的,一段是世尊说的。魔鬼说:

“执著是快乐。”世尊说“执著是痛苦”。我竟不幸与魔鬼同调,悲哉也乎!

还是借韩愈之口来表明我复杂的心迹吧:“悔心怠心往往如水沤石火乍生还灭……匹似转磨之驴,忽尔顿足不进,引吭高鸣,独抒其气,旋复贴耳踏陈迹也。”

2024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答案

2015模拟测试。语文试卷答案。1 3分 矜 b n 伫 2 2分 a 3 8分 1 冷露无声湿桂花 2 沉舟侧畔千帆过 3 自缘身在最高层 4 赢得生前身后名 5 瀚海阑干百丈冰 6 玉盘珍羞直万钱 7 萧鼓追随春社近 8 落霞与孤鹜齐飞。4 2分 1 隆重 调到 举行 前。2 增强 改为 提升 ...

2024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2017年邻水县初三语文模拟试题 二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下面各小题符合要求的选项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殷红 y n 哂笑 sh n 哺育 p 所向披靡 m b 污秽 hu 嗔视 zh n 慰藉 ji ...

2024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一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 积累与运用 满分30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填写汉字。2分 1 休憩2 执拗 3 n 然失色 4 孤 l u 寡闻。2.在下面的括号里改正错别字。2分 1 举止秦然2 顶礼模拜。3 略见一班4 无所是从。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