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安全培训内容

发布 2023-12-12 15:00:06 阅读 9431

日期:2007-05-07]

**: 作者:

字体:大中小]

一、深基坑土方开挖安全技术要点。

1、一般安全要求。

1)土方施工前,必须查明地下有无埋藏物。如有相关管理单位拆迁完毕后,方可开挖。

2)开挖基坑,根据设计文件或施工规范放坡、

一、深基坑土方开挖安全技术要点。

1、一般安全要求。

1)土方施工前,必须查明地下有无埋藏物。如有相关管理单位拆迁完毕后,方可开挖。

2)开挖基坑,根据设计文件或施工规范放坡、分层开挖。

3)开挖基坑时,严禁掏土。

4)人工挖土,多人操作时相互间应保持安全距离。

5)设置上下爬梯,供作业人员上下。

6)基坑周围2.0米内,不得堆放土、料和机具设备。

7)距离构筑物距离较近时,开挖基坑前应对构筑物进行防护后,方可进行开挖。施工过程中,应设施工防护人员进行监控观察土体和路基边坡的稳定。

8)基础、边墙、墩台身施工完毕,拆除加固支撑时,应自上而下,逐段逐层进行。

2、安全施工要点。

1)提出合理的开挖程序及开挖施工参数。这是确保基坑稳定和控制基坑变形符合设计要求的关键,其基本要求为:

1)有支护(锚拉)的基坑要分层开挖,分层数为基坑所设支撑道数加一。每挖一层及时加好一道支撑或设好一道锚杆。当采用土钉墙或喷锚网支扩方案时,应按设计每挖一层土做一层支护、随挖随支护;

2)有内支撑的基坑,每层土的开挖,对同时开挖的部分,其位置和深度,以保持对称为原则,防止基坑支护结构承受偏载;

3)保证支撑、围檩或拉锚的施工质量,科学组织、精心施工;(4)规定施工场地、土方、材料、设备的堆放场地及数量,限定基坑旁边的超载;

5)确保排水、堵水及降水的措施,严防围护墙体发生水土流失而导致基坑失稳;

6)合理确定地基加固的范围、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7)选择满足出土数量和时间要求的开挖设备、运输车辆及道路和堆放条件;

8)提出监测设计,落实按监测信息指导施工防止事故的方案。

2)考虑时空效应的开挖及支撑施工。

基坑开挖的几何尺寸(长、宽、高)和挡墙开挖部分的无支撑暴露时间,对基坑围护墙体和坑周地层位移有明显的相关性。这里反映了基坑开挖的时空效应的规律。考虑时空效应的开挖及支撑施工应根据下述诸因素进行:

1)基坑规模、几何尺寸、围护墙体及支撑结构体系的布置;

2)基坑地基加固和施工条件;

3)选择基坑分层、分块、对称、平衡限时开挖和支撑的顺序,并确定各工序的时限。

4)在施工方案中对如下施工参数进行规定:

开挖分层的层数,每层分部开挖的数量;

分部开挖的时间限制;

分部开挖后,完成支撑的时间限制;

支撑预加轴力(采用钢支撑时);

当采用盆式开挖时,其贴靠挡土墙的支承土堤的每步开挖宽度和高度;

每步开挖所暴露的部分墙体,在开挖卸载后无支撑的暴露时间、暴露的宽度和高度。

3、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变处置措施。

1)围护结构出现渗水、漏泥或开挖面以下出现冒水,应变处置措施:

采取止水堵漏措施;

发现薄弱环节,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2)土方开挖不均衡,支撑施工不及时致使支护系统受力和变化速率过大,应变处置措施:

加快开挖和支撑的施工进度,增加支撑预加轴力的次数;

调整开挖及支撑施工次序,减小每步开挖的空间尺寸,使基坑受载均衡。

3)围护结构刚度、强度不足,变形过大,应变处置措施:

增加临时斜撑、角撑;

对支撑加设预紧力;

加强支撑的竖向间距;

在坑内堆载或坑周卸载。

4)基坑隆起过大,应变处置措施:

在最下层开挖时,采取分块挖、分块浇筑垫层混凝土,以控制墙体位移;

采用中心岛法挖土;

超前在坑底进行块凝压力注浆;

压载。5)支撑支柱桩不均匀沉降或上浮,应变处置措施:

在支撑上加载或卸载;

设置临时拉系构件,以使支撑稳定;

设立竖向十字撑;

调整立柱上支托支撑的支托构件标高。

6)支撑因截面不足,有压损可能,应变处置措施:

在竖向及水平向增设支撑;

加固支撑。7)支撑下垂、挠曲变形,应变处置措施:

对杆件进行加固,设置临时拉系构件,以缩短构件的长细比;②必要时增设水平向和竖向支撑;

地面上对称卸载,坑内堆载。

8)支护体系及土体变化速率突增,基坑有失稳可能,应变处置措施:

放水回灌;对基坑进行局部乃至全部回填;

在采取以上措施,土体得到临时稳定后;着即进行地基或支撑加固。

二、模板工程安全技术要点。

1、模板作业场地。

1)模板作业场地必须符合安全要求,木料、钢模、模板半成品的堆放,废料堆集和场内道路的修建,应做到统筹安排,合理布局。

2)模板作业场地应搭设简易作业棚,修有防火通道,配备必须的防火器具。四周应设置围栏,作业场内严禁烟火。相关人员均应了解防火要求,会使用防火器材,有相应的防火知识。

3)钢模、木材应堆放平稳,原木垛高不得超过3m,垛距不得小于1.5m,成材垛高一般不得超过4m,每增加0.5m应加设横木。垛距不得小于1m。作业场地应避开高压线路。

4)下班前应将锯末、木屑、刨花等杂物清除干净,并要运出场地进行妥善处理。

2、模板制作。

1)制作模板时应细致选料。制作钢模不得使用扭曲严重、螺钉孔过多、开裂等材料木模不得使用腐朽、扭裂和大横节疤等木料。

2)制作钢木结合模板时,其钢木结合部位的强度、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制作中应随时检查工具,如发现松动、脱落现象,应立即修好。

4)用旧木料制作模板时,应将钉子、扒钉拔掉收集好,不得随地乱扔。

3、模板支立及拆除。

1)在基坑或围堰内支模时,应检查基坑有无塌方现象,围堰是否坚固,确认无误后方可操作。

2)向基坑内吊送材料和工具时,应设溜槽或绳索系放,不得抛掷。机械吊送应有专人指挥。模板要**结实,基坑内的操作人员要避开吊送的料具。

3)用人工搬运、支立较大模板时,应有专人指挥,所用的绳索要有足够的强度,绑扎牢固。支立模板时,底部固定后再进行支立,防止滑动倾覆。

4)支立模板要按工序操作。当一块或几块模板单独竖立和竖立较大模板时,应设立临时支撑,上下必须顶牢。操作时要搭设脚手架和工作台。

整体模板合龙后,应及时用拉杆斜撑固定牢靠,模板支撑不得钉在脚手架上。

5)用机械吊运模板时,应先检查机械设备和绳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起吊后下面不得站人或通行。模板下放,距地面lm时,作业人员方可靠近操作。

6)高处作业应将所需工具装在工具袋内。传递工具不得抛掷或将工具放在平台和木料上,更不得插在腰带上。

7)拆除摸板作业时,应制订安全措施,按顺序分段拆除,不得留有松动或悬挂的模板,严禁硬砸或用机械大面积拉倒。拆下的带钉木料,应随即将钉子拔掉。

8)在用斧锤作业时,应照顾四周和上下的安全,防止误伤他人。斧头刃口处应配刃口皮套。

9)拆除模板不得双层作业。3m以上模板在拆除时,应用绳索拉住或用起重设备拉紧,缓缓送下。

三、支架工程安全技术要点。

1)支架所用的桩木、万能杆件应详细检查,不得使用腐朽、劈裂、大节疤的圆木及锈蚀、扭曲严重的万能杆件和钢管等。

2)地基承载能力应符合设计标准,否则应采取加固措施,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3)根据施工季节,支架工程应采取防冲刷或防冻胀等安全措施。

4)支立排架要按设计要求施工,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并要与支保桩连接牢固,防止不均匀沉落、失稳和变形。

5)支立排架时,应设专人统一指挥。支立排架以整排竖立为宜。排架竖立后,用临时支撑固定后再竖立第二排。两排架间的水平和剪刀撑用螺丝拧紧,形成整体。

6)用吊机竖立排架时,应用溜绳控制排架起吊时的摆动。

7)支立排架时,不得与便桥或脚手架相联,防止支架失稳。

四、脚手架安全技术要点。

1)木、竹脚手架的捆扎材料,应使用8~10号镀锌铅丝和直径不小于l0mm的三股白麻绳或水葱竹篾。水竹脚手架采用质地新鲜、坚韧带青的新水竹劈制而成,厚度为0.6~0.

8mm,宽度为5mm左右为宜。断腰、大节疤和受潮发霉的竹篾不得使用。

)钢管脚手架连接材料应使用扣件,接头应错开,螺栓要紧固,立杆底端需使用立杆底座。铅丝和白麻绳不得连接钢脚手架。

)脚手板要铺满、绑牢,无探头板,并要牢固地固定在脚手架的支撑上。脚手架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与模板相联。

)脚手架要设置栏杆:敷设的安全设施应经常检查,确保操作人员和小型机械安全通行。

)脚手架的材料和工具要堆放整齐,积雪和杂物应及时清除;有坡度的脚手板,要加设防滑木条。

施工现场安全培训内容

日期 2007 05 07 作者 字体 大中小 一 深基坑土方开挖安全技术要点。1 一般安全要求。1 土方施工前,必须查明地下有无埋藏物。如有相关管理单位拆迁完毕后,方可开挖。2 开挖基坑,根据设计文件或施工规范放坡 一 深基坑土方开挖安全技术要点。1 一般安全要求。1 土方施工前,必须查明地下有无...

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四川金鹰通信建筑工程 遂宁项目部安全教育。四川金鹰通信建筑工程 遂宁项目部施工人员必须熟知施工现场规章制度和遵章守纪教育。一 施工人员需熟知三不伤害 1.不伤害自己 2.不伤害他人。3.不被他人伤害。二 施工作业前,一定要仔细的检查人员作业面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高处作业时,要检查作业面是否牢固可靠,安...

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1 安全生产与广大职工的利益息息相关。2 本工程地处于北京市中心城区,地段繁华,来往车辆行人较多,要求严格遵守交通安全法规,施工区域设标识牌和护栏围挡,夜间施工设红色警示灯。3 施工车辆严格按交通法规及公司规章制度操作,施工中确保文明 环保及安全生产,严格对铲车司机和运土司机进行交底,必须持证上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