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发布 2023-11-29 03:30:02 阅读 7698

为规范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以及《重庆市卫生局关于印发重庆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的通知》(渝卫医〔2012〕150号),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进行分级管理。

一、分级原则:①非限制使用级: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限制使用级: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特殊使用级:指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昂贵的抗菌药物。

二、分级管理①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可授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可授予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可授予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②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抗菌药物调剂资格。③医院通过微机系统对各级取得相应资格的医生处方权进行限定。

三、分级使用①抗菌药物**住院患者微生物样本送检率≥30%,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5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检率≥80%。②临床医师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需要合理开具抗菌药物,有药敏试验结果证实时,依据药敏结果结合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抗菌药物。③预防感染、**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选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下列情况可选用限制级抗生素,但细菌培养及药敏证实非限制级药物有效时则应尽可能改用非限制级药物。

a、感染病情严重或症状严重者b、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生感染;c、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的感染。④使用、更改抗菌药物,应在病例中记载选用、更改抗菌药物理由。⑤使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由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并签名。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二 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纳入医疗质量检查内容和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三 检查 考核办法 定期对门 急诊处方 住院病历包括外科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随机抽查。1 门诊 急诊抗菌药物检查考核要点 1 患者基本情况书写,包括年龄 性别 诊断 2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名称 规格 用法 用量 ...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根据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和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 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一 分级原则 一 非限制使用 药物 即首选药物 一线用药 疗效好,小,低廉的抗菌药物,临床各级医师可根据需要选用。二 限制使用 药物 即次选药物 二线用药 疗效好但 昂贵...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xx医院。为规范我院医疗工作,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2011年 医疗质量万里行 活动方案 和 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等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我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一 分级使用类别 根据抗菌药物特点 临床疗效 细...